诺亚的故乡在哪里?挪亚方舟从哪里启航?【王蓝道力论场】原创
诺亚本来就是中东人吗?从现有的记述来看,诺亚好像不是中东人。诺亚一家只是洪水灭世后,乘方舟在茫茫大海上漂浮了一年,最后落脚在中东。诺亚方舟最后停靠在哪里?在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交界的大阿拉腊山上,挪亚方舟搁浅。因为那时候洪水开始消退,大阿拉腊山的山尖已经快露出来了。应该是还在水下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诺亚方舟触碰到山尖而搁浅下来。
诺亚一家从这里出的方舟,他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的后代,从这里向北到高加索地区,向南进入西亚再到印度再到中国,向西进入欧洲、非洲等地繁衍生息。西亚是诺亚一家出方舟的地点。但是,诺亚的家乡到底是在哪里?你要去想:《圣经》记载,诺亚一家8口人,从洪水开始在大水上漂流。大雨如注,一直下了40天。地上到处都是水,地球上大河的源头也全都打开了,地下的洪水喷涌而出,地上的水位迅速增高,把地球上最高的山也淹没了。这时候真的没有幸存者了,只有诺亚方舟在茫茫大水上漂流。
过了很久,雨停了,诺亚先放出了一只乌鸦,很快不见踪迹,这是第1次试验;第2次,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飞了一圈,它又回来了,因为到处都是水,没有落脚之处;又过了210天,又放出一只鸽子,鸽子衔着橄榄枝回来了,证明地上的洪水开始消褪,陆地显露出来了,有了植物。诺亚一家,才决定出方舟。
《圣经》记载,整个过程前后是一年的时间,说诺亚一家在大水上漂了一年。那么,在水上漂的距离有多长?会只是在地中海地区漂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当时所有的陆地全部淹没,所有的山也被淹没,地球上最高的山也淹没到水下77米。这是《圣经》上的记载。当时地球上全部是汪洋。不光是下大雨,还会刮大风,挪亚方舟在茫茫的大水上漂,能漂出多远、能漂到哪里、最后落脚在哪里,已经没有什么参照物可以领航,只是听天由命漂行。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离着诺亚一家的家乡已经非常远了。
那么,诺亚的家乡会是在中东西亚这一块吗?我们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你想一艘巨大的船在水上漂的时候,不会原地不动。尤其是有洋流有大风,原地不动的可能性,比其漂得更远的可能性要小很多。最后落脚的地方,肯定不是出发的地方。离出发点一定是很远的。所以,诺亚一家不太可能是中东人。会是再向北的高加索地区、欧洲大陆这些地方的人吗?也不会是。诺亚一家会造出如此巨大、高性能的船舶,应该是沿海地区的居民,应该是靠近大洋的。而高加索地区是大陆,欧洲也是大陆。不会在陆地上造大船,陆地人也没有这样的造船技术。会是环地中海沿岸的人吗?也不会是。地中海周围,洪水前文明大概就非常繁荣,但这里是内海区,造不了如此大的船。造船用的大树,这些地方也不见得能出产。挪亚方舟是非常大的,依上帝耶和华给出的尺寸,是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肘”是古时候的一个计量单位,是从胳膊肘到中指尖的长度,约是0.445米。换成现在单位,诺亚方舟应是长150米左右,宽近30米,高约13米,长度和高度比例是6:1。这样一个现代造船比例造出来的挪亚方舟,它相当于泰坦尼克号的一半大。挪亚方舟分成上中下三层,并且最后造成把门封起时,它是完全密闭的。它的内部每一层,约有3000多平方米。
这样一艘巨大的船,必须是在沿海区域造成。而且应该是面朝大洋背靠大陆的环境。如此既能找到造船用的大木材,造好的大船也容易出海。而不是狭小的环地中海内海地区能完成。所以从这一点上,你可以知道:挪亚方舟,不是中东环地中海地区的人造的,这是其一;诺亚方舟非常巨大,是靠近大洋地区远洋航行的船;诺亚一家,在水上漂行了一年,会漂得非常远,一定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荡到中东。
《圣经》上记载,挪亚方舟,最后是搁浅在大阿拉腊山,因为那时候水已经退去一些,高山的山尖开始露出或接近露出水面。现在的大阿拉腊山海拔是5000多米。洪水浸泡会让地球上绝大多数山体有垮塌。所以当时的大阿拉腊山应该是更高一些,这个时候它快要露出水面来了。诺亚方舟船底触碰到了大阿拉腊山的山顶,搁浅在了这里。现在,人们发现了大阿拉腊山顶上,有一艘巨形船的遗迹。在山顶上被泥沙掩埋,露出来的一个形迹,非常像一艘大船。据说考古人员,已经从这里挖掘出一些大船的遗存物。现在阿拉腊山隶属于土耳其。阿拉腊山北边的亚美尼亚人,一直奉阿拉腊山为圣山。
因为亚美尼亚人世代传说,诺亚方舟停泊在阿拉腊山山顶,他们要守护方舟。并且为了争回阿拉腊山的归属权,他们与土耳其不断进行流血抗争。
出方舟后,诺亚的子孙,从大阿拉腊山向北进入亚美尼亚,再向北进入高加索地区。他们走的是一条游牧的路线,闪和雅弗的后代开始走的都是游牧路线。向南进入了两河流域,含的子孙在这里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苏美尔文明,从七八千年以前开始进入了繁荣时期。苏美尔文明,是建立了城邦、文字、政治制度成熟的定居文明。可是,苏美尔人有一个特点。在当地,他们被叫做”黑头”,可见他们的头发是黑的。他们则自称是“来自东方的黑头”,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黑头发人。那么这就知道了他们的来处,他们的家乡是在东方。
这个传说听起来很奇怪,它至少说明了几个问题:这里有很多种肤色的人。难道,当时西亚,还有诺亚一家以外的人种?苏美尔文明兴起,应该是洪水之后几千的事了。西亚这里,难道不全是闪、含、雅弗三兄弟的后裔吗?东方是哪个东方?是指我们亚洲吗?是指我们中国吗?亚洲西部翻过青藏高原,这里是我们中华大地。我们中华大地是大陆,航海没有那么发达。并且有青藏高原,还有一系列高原山脉所阻断。这些山脉都非常高,方舟不可能越过这些地方。所以不太可能是来自中国大陆。那么东方是指哪里?再向南,从欧亚大陆向南进入印度,南亚次大陆印度地区。这里你来看,印度人和我们中国人一样,也是黑色的头发。还有一点,诺亚方舟从印度南亚次大陆进入印度洋,从印度洋漂流进入中东,它的路程并不远。当时陆地和山被全部淹了以后,直线距离就会更短一些。并且,从南亚次大陆进入西亚地区,隔着印度洋,没有特别高的山,诺亚方舟是比较容易漂行到西亚地区的。再有一个,诺亚一家的故乡是印度,是在印度典籍中记载的。在印度神话里,诺亚的名字叫摩奴,摩奴造了一艘大船。在大洪水中乘船逃生的摩奴一家,被搁浅不能动。应该是被水下的高山搁挡。大天上的维护之神毗湿奴,变成巨大的灵龟,推动方舟,使他们一家化险为夷。再一个,“肘”的计量单位,在古代印度一直用得非常广泛。诺亚方舟的尺寸,就是用“肘”来计算。
印度文明,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因为有青藏高原阻隔,和地中海的文明,长期并不是很流通。而考古发现,印度的古文明,却是最发达的。它有比苏美尔文明更早更成熟的哈拉帕文明。这样的可能性是什么?说明洪水以后,印度有幸存者?不只是诺亚一家,洪水时因为造诺亚方舟而存活,高山区域也有一些人,能幸存下来的?洪水后他们在南亚次大陆,又发展起自己高度发达的城邦文化?这是印度的文明。由此可知,诺亚的故乡,在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可能性多。这里背靠大陆,面临广阔的印度洋,航海技术发达,才可能制造出诺亚方舟这样的巨型船,并且很容易出海。诺亚一家洪水时登上方舟,在水上漂行了一年,搁浅在了西亚的阿拉腊山上,从这里向四方辐射,开始繁衍人类。南亚次大陆,它是一块非常神奇之处。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是非常古老的文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建立起成熟的城邦国家,每家房屋独门独院,有院子有水井,房屋规模一致。连建城所用的砖,整个印度河流域,都用的是同一规格的。并且这个文明它没有中央特权,只有城市中心一个大粮仓,没有神庙,也没有行政部门。是这样一种高度发达,没有统治阶层,也没有神权的文化。
印度次大陆有着很多神奇之处,它的文明从哪里来?是延续的洪水前的文明吗?它是什么形态的文明?我们有待研究。但是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对。因为诺亚这一家人,他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他们繁衍的每一支支系里,包括后来所有的传承,都不具备印度本土的梵教传统。可以说自始至终,无论他们繁衍扩张到哪里,他们都没有体现出梵教的修养。他们在技能技术,学习能力上,甚至在统治方式上,都非常有一套。但是似乎不带自身传承的文化和修行传统,他们不带传统。这是什么原因?诺亚的后代洪水后在地球上的扩张繁衍,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他们游牧到一些地区,开始时是与当地人友好相处融合,等繁衍得势力足够强大后,它会扩张,会发起战争,把原住民打败驱逐或者是毁灭。最后他们打断了所有的原住民文明。你像是早期古中国的伏羲女娲文明,古希腊神祇繁衍的文明,古埃及的文明也给灭绝。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三千多年前他把古印度的文明打败驱逐,最后统治了印度;最近几百年殖民扩张到美洲,把美洲全部收入囊中,美洲繁盛的原住民文化被打得近乎毁灭。
他们在扩张、统治方式上都十分有一套。就像有一套重复运用的模板。但是他们秉持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修行的内核吗?他们秉持的精神内核就是扩张,所有的技术生存手段和文化手段,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们秉持的是上帝的旨意,他没有自有的深厚的文化修行。但是他们非常善于学习。所到之处,会和这一方的文化相融合,吸收了别人的文化,学习吸收古希腊的、古中国的、古印度的文化,借鉴而成为他自身所用的东西。最后,以他们学来的本土文化来统治这些本土之地、本土之人。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秉持的文化内核,就是扩张,秉持着上帝的旨意,在地球上扩张行统治权。他们所有的生存技能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他们从来不是被同化,而是不断学习借鉴,全部变成为他所用,这一点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这是诺亚子孙的精明厉害之处,比各方人都强悍都精明都厉害。那么诺亚这一家人,到底是来自于哪方世界,来自于什么传统?在洪水前他们是什么文明?这是我们要继续探究的。
解悟于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