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计算微信发布消息称,5月10日,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2024成功举办。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表示,今年全面启动基于鲲鹏、昇腾的原生开发,将从开发套件、使能计划、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加速原生生态构建。
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在会上表示,华为今年已全面启动基于鲲鹏昇腾的原生开发计划。该计划将从开发套件、使能计划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着手,以提升应用开发的效率和性能,进一步加速原生生态的构建。
据了解,华为目前已经发展了超过610万的开发者,并与6700多家合作伙伴携手,共同认证了18700多个解决方案。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鲲鹏和昇腾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影响力。
鲲鹏、昇腾未来三年计划
每年投入10亿元来培育生态
据了解,面向原生开发,鲲鹏、昇腾未来三年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来培育生态,全力支持原生开发的普及和推广,发展超过1500家原生应用伙伴,覆盖80%以上算力场景,使基于鲲鹏和昇腾原生开发的应用达到80%。
2019年,为了满足智能世界对计算多样性的需求,华为首次发布了“鲲鹏+昇腾”的计算战略。至今,鲲鹏、昇腾已发展开发者610多万名,合作伙伴6700多家,解决方案认证18700多个。
华为计算产品线总裁张熙伟认为,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坚实可靠的算力底座。去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提出了全面智能化的战略。全面智能化,要基于鲲鹏和昇腾,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
3月29日,华为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华为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042亿元,净利润870亿元。其中,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健。
2023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64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3.4%,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1100亿元。
上市公司积极开展适配研发
随着鲲鹏、昇腾生态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基于这些软硬件平台进行原生开发。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已经入局鲲鹏、昇腾生态圈,并加速与平台的兼容适配及原生开发。
中国长城近日宣布,旗下长城信息服务数智化解决方案成功完成华为鲲鹏兼容性测试,获得华为鲲鹏技术认证,双方将持续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国产化进程。
任子行子公司亚鸿世纪表示,将基于鲲鹏硬件、欧拉、鲲鹏工具链开展原生应用开发,持续发布鲲鹏平台商用软件版本,支撑鲲鹏原生开发联盟的打造。
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汪镭表示,国内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原生开发,可以打造软硬生态协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对原生平台的整体掌控能力及自主可控,加快数字化创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