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哺之星 | 周娴
- 愿为热爱,发莹莹之光 -
周娴,安徽安庆人,家乡是安徽省太湖县,2013年开始成为顺丰莲花学子。
本硕均就读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8级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本科生,现为2022级出版发行学硕士研究生。
01在热爱的专业里深耕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选专业时,周娴选择了她所感兴趣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四年的学习让她对出版学专业有了深刻的认识。谈及所学专业,她说:“人类进行编辑出版的实践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历史,但出版作为一门学科其实是很年轻的”。基于此,周娴本硕皆就读于武汉大学,并打算在出版学专业沿着自己的兴趣一步步深耕。
本科时,周娴担任过班级组织委员,研究生期间为了丰富自己的校园经历,又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她说她的学生干部经历不算丰富,她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大学期间大胆尝试担任学生干部。大学竞选学生干部不同于中小学时期,中小学看重课业成绩,可能还存在“成绩好才能担任学生干部”的潜规则,大学的评价标准更加多元、氛围更加包容开放,只要勇敢争取、具有做好学生干部工作的责任感与服务意识,那就可以勇敢尝试!
02在充实的学习中沉淀
学姐刚刚结束的研一生涯,是以课程为主,在科研方面学姐自谦还算是“小白”,仍然处于“探索期”,然而她已经多次参加学术科研活动了。如参与“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转型路径研究”等科研项目的申报,负责撰写开放科学论证课题的子课题一“全球开放科学现状和我国面临的挑战”的项目报告初稿,深度参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团体标准“古籍(书画类)资源数字出版应用指南”项目等。2023年6月,学姐还参加了首届出版专业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并在研究生分论坛做论文报告。
从第一次加入科研项目团队、第一次参与申报课题、第一次以发表为目的撰写论文、第一次参与编写教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尝试。学姐说,这个阶段最大的困难也就在于全新的体验,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难免会胆怯:这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工作我真的能做好吗?那么如何克服没有经验导致的“没有底气”呢?很多时候科研最大的困难在于迷茫、不知道如何推进下一步工作,所以要积极与导师沟通,导师的点拨往往能明确前进方向。在此,学姐很感谢她的导师,导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是极有耐心和责任感的,很愿意在有疑难时为学生指点迷津,所以尽管研究生生活比较辛苦,总体来说学姐的体验感还是蛮好的。此外,学姐建议如果导师比较忙,学弟学妹们也可以考虑向师兄师姐请教。
学习之余,学姐也有自己的爱好。学姐说,羽毛球是她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本科期间选课,她的体育课也选择的是羽毛球课。此外,学姐的另一个爱好是阅读,这也是她选择出版作为专业的重要原因。书籍陪伴着学姐的成长,阅读贯穿了她的整个人生,每一本书除了作者,背后的编辑、校对、设计人员也功不可没。学姐阅读的范围很广泛,有经典的专业类书籍(比如《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书籍的秩序》等),有大众化的文学作品(比如《活着》《我与地坛》),也有通俗至极的网络小说,不同的读物带给了学姐不一样的收获。
03在有爱的公益里奉献
学姐以前一直认为公益活动就是为别人服务,是一个奉献与付出的过程。大学期间学姐参加了几次公益活动,去过武汉的社区陪小朋友们学习和玩耍,疫情期间为医护人员子女辅导过功课,也参加过顺丰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公益行活动……
比起付出,学姐说她收获了更加难能可贵的东西,从小朋友们的笑声里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独特美好的回忆和组织活动的经验,并且从活动过程中结识了很多朋友。
学姐是2013年开始成为顺丰莲花学子,与顺丰的缘分很早就开始了。上了大学之后学姐就多了一重身份——反哺学子。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学姐参加了顺丰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市八只脚丫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的“顺丰湖北公益计划—同心陪伴”云教育公益服务项目的志愿服务活动,2023年参加了广西都安站的公益行活动,报名了反哺会客室项目。未来,学姐希望可以有机会多多参与顺丰公益活动。
在学姐的记忆里,广西都安公益行活动是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公益活动。因为第一次到离家一千多公里外的地方参加活动,期间多次辗转换乘,这是很特别的经历。“都安的风景太美了,‘大美瑶山,来者都安’,良辰与美景,总是令人念念不忘的。”
学姐认为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活动前的议程安排、活动过程中的进度控制、活动后的复盘总结都做得很好,作为志愿者学姐的参与体验很好,感觉很充实、很有收获。
学姐寄语
席慕容说:“每一条走过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选择的方向”。不抱怨来路的艰辛,谨慎选择前进的道路,难行能行,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反哺计划正在搜寻榜样力量
扫描下方二维码
期待你的加入
文案 | 李年宝
排版 | 李月
审核 | 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