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我们吃点啥?





青团
馓子
子推馍
......
人间至味
最能抚慰心灵
亦是情感与思绪的寄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在人间四月天里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
人们难免忧思与哀愁
似乎,只有美食
能够熨帖心灵
让思念在纷纷细雨中得以安放

清明时节的一茶一饭
是春日最好的馈赠
也成为了我们
慎终追远、思念先人的载体

青团
清明时节的美食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青团了
它是诞生于祭祀仪式的传统食物
吴江诗人徐达源曾写下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
描述了当年人们
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的场景
 
清代散文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
也有对青团的描述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
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
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
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清香扑鼻,老少皆宜
成为了大家清明时节必吃的美味

清明捏青团
春味在人间
如今,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但它悠长的清香
却永远留在人们春天的记忆里

润饼
清明前后
在闽南、潮汕等地流行吃润饼
薄如蝉翼的熟面皮
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
包卷成枕头状
嫩脆甜润,醇香多味
每一口润饼里
都能品尝到春天的味道

润饼馅有胡萝卜丝、肉丝、香菜
虾仁、肉丁、油煎蛋丝等
可谓琳琅满目
透亮的润饼皮包裹着里面的馅
也有心地大度、宽厚包容的寓意

子推馍
相传,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
下令民间禁火、只吃寒食、祭扫坟墓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
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由于寒食和清明在时间上相连
寒食逐渐融入清明
并丰富延展了清明节的内涵
寒食清明时节
在山西、陕西一带
人们会制作“子推馍”以纪念介子推
并以此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祭奠
和对祖宗先辈的缅怀

子推馍又称“老馍馍”
是源自于山西一带的传统美食
外形非常别致
看上去就像是“盛装打扮”的馒头
造型多姿多彩、活灵活现
有的是花鸟鱼虫、文房四宝
有的是上古神兽、十二生肖
装饰越华丽
代表的感情越深重

馓子
寒食节禁火时
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
这是一种油炸食品
香脆美味
各地的馓子
品种繁多,风味各异
北方馓子
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
南方馓子
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虽然禁火寒食的习俗
已在大部分地区不流行了
但馓子这种节日美食
却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

乡土拴系在舌尖上
便使食物成了
人们割舍不去的一种情怀
这些春天的滋味
在清明的传统中
和对亲人的思念混合在一起
通过舌尖
直抵内心深处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用风味独特的清明小吃
传承着
对家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追忆过往
缅怀先辈
别辜负那些逝去的人
也别辜负了春天
宝藏青年愿你:
珍重过往
珍惜流光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部分动图来自于CCTV纪录片《餐桌上的节日》)
策划:刘洪
监制:牟彦秋 梁甜甜
监审:程淼
统筹:董静雪
编辑:谷朋 
校对:严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