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
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
要讲儒家的思想,
首先便要研究孔孟的学术;
要讲孔子的思想学术,
必须先要了解《论语》。
忠信者多 好学者少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虽然如此,孔子并不灰心,他希望把他的这种学问传续下去给后代的人们。
所以他说,学问之道,并不太难,而且为学的人和忠信之士,也处处可见,只是不肯沉潜下来如我一样地力学而已。
如果人能肯加力学,希圣希贤,本来也只是一件平常的事,绝没有什么特别的难处。
因此下面又说: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从这一则话中,同时可以看到孔子对于人才的看法,他是认为人才随处可见,只需加以力学来培养就好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天下何患无人才,只患不知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不窒塞人才耳!
但是孔子为什么在讲到人才时,提出“不如丘之好学也”这句话?显然认为好学才是培养人才的要务,这是什么道理呢?须知能够成为一个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条件,就是才、学、识三种。
才,就是包括了天才的智慧和德性的忠恕,这个条件,大多是属于先天性的。
但是虽然有了天才,如果不加上力学,纵有天才,也很容易成为偏才,而且更难有深远的见识了,
所以见识胸襟大半都从后天的学养中得来。可是如果没有天才,即不能成学,更难求其有远大的见识。所以他在《为政》篇中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这个意思。
史称汉昭帝时代的霍光“不学无术”,这“无术”两个字,是说他缺乏学养和远大的见识。
我们在过去的历史上,都很佩服诸葛亮的才具,而他的才识,就是从儒家道家的学问修养中,有湛深的造就得来。诸葛亮在才与学的方面,曾有一篇《诫子书》,说得非常清楚,现在把它摘录在这里,作为本篇好学的参考: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
【敬请关注以下备用号】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