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四种执着
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
若执己目的,则失菩提心,若执取生起,则非正知见。
不管怎样,如果你不能几个月或几年长期的勤于修持这些法门,你的心是无法永保平和的。你所谓的禅修将会是不清明的,而且你的生命也将终老于这种浑沌的情况。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的事。你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的方法呢?"如同佛所说的:藉此禅修及忆持,即使是成熟的五无间业也能被清静。
修持圣观世音菩萨,能够清静任何及所有的不善业,即使是成熟的五无间业。当我们于禅修心的本性时,同时观想本尊的像及口诵真言,如此则能清静累劫所积的恶业。当恶业及障碍被清静时,禅修的证量会自然的现起,你不可能错失它。在不断持诵《嗡嘛尼呗美吽 》时,无论是否以念珠记数,你观想你自身为观世音菩萨本尊,白色,一面四臂。此刻,要用你心的眼睛清楚的看见本尊的全部形貌,可能会有点困难。
尽管如此,你的禅修是不会有危险的。你可以只想(我是观世音菩萨)并且保持着这种想法,慢慢地当你比较熟悉此项修法时,你将可清楚的观想。如你能专心一致的思维(我是观世音菩萨,明亮且空的像彩虹般的显见),当你不断地持诵咒语,慢慢的,平和的心就会出现。然后,把自身观为观世音菩萨的这种专注放开,让心很自然的,并且尽可能长久的,止于它的本质上。从此,大手印的体验将会展开。当你在诵咒时,让心专注于不断的咒声上。不要想(这是悦耳的声音)或(这是不愉快的声音)、(这声音太吵了)或(这声音有气无力),只是专注于声音的本身上。心的平和将展开。
不但如此,正如佛所说的:“藉禅修或忆持它,即使是成熟的五无间业也能被清静”。禅修观世音菩萨的形、声,可清静无量的不善业或障碍。身为禅修的初入门者,当我们的心住于自然、无念且不断持咒下,可能会发现我们的心变得不安宁。遇此情况,可以停止持咒,尽量持久且不分神的,将心专注于其本然的样子。很重要的事是应向无二无别的上师与观世音菩萨祈求,请求帮助我信服上师及观世音菩萨,对众生发展出慈悲心与证得大手印。最后应念诵功德回向及利益众生一祈请文来结束修持。
当你作大礼拜时,你应清楚的观想三宝及三根本显现在你面前的虚空中,并充满整个宇宙。为了长养强烈的信心与恭敬心,你身作大礼拜,口念皈依祈请文,意保持信心与恭敬心的态度,这些为大礼拜的修行重点。
当你献曼达供时,你再次地观想三宝及三根本,以全宇宙无论是外形上、味觉上、触感上、嗅觉上或声音上的美妙珍品供养他们。你观想这些供品无量无边,三宝与三根本也全然的接受与享用。这是修持的重点应牢记在心。
如你正念诵百字明,你就想你的根本上师以金刚萨埵的外型呈现,坐于你的顶上。你向他忏悔,请求他清静你自无使以来所造的深重恶性循环业。然后,你一边观想甘露自外形为金刚萨埵的上师流出,一边念诵若干百字明。甘露充满你的全身并溢出,你的恶业和罪障像煤炭水或污油般的流出体外。这种个过程将使你清静。你观想上师、金刚萨埵的身、语、意和你的身、语、意和而为一无二无别。这些为金刚萨埵的修行要诀。
当修习上师相应法时,你可以以曾授予你最重要的灌顶、口传、解释及一般心灵指引者,为你的根本上师。或以曾对你的心提供最大帮助者,是你的上师。这个上师的本质显现为金刚持,并为本初佛金刚持及灌顶传承、口传及讲解的喇嘛所围绕。深具信心与恭敬心地念诵上师相应法祈请文。然后请求并接受四灌,并将你的心与根本上师的心合而为一。
无论如何修,俗义谛和胜义谛皆是相依而存在的,就如同方便与智慧、经验与空性。修习加行即是方便。在最后上师相应法中,上师与你合而为一,禅修安于万法究竟的本质上。上师能指出道,并为修行道上的所依,因此在修习任何法之前,我们要先顶礼上师。
然后观人身是难得、自由与暇满,人身是解脱道上的根本。其次观无常与死亡,万法不离无常并趋向死亡。一个人即使死了也无法解脱,必须继续轮回,一次又一次的出生,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之苦的原因。再来我们深思这些,不管造了善业还是恶业,因果业力是不坏的。以上称之为“罗道南余”:四种转心向道的方法,目的在于使我们厌离轮回,转向修行。因此了解这些对于加行十分重要。就好像播种之前必须先犁田一样。
此际,你所播的种子便是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献曼达以积聚福慧,修持金刚萨埵以得清净。前述四种转心向道知见的建立,就如同要是有田地才能够播种一样。
欲了达胜义谛是必须建立在俗义谛之上的。没有这个俗谛的人身做基础就无法了达心最真实的自性。同样地,没有俗谛的修持、俗谛的善巧方便,便无法理解空性的本质。俗义谛与胜义谛是无二的,了解这点非常重要。
以皈依为例,就外而言,“恭确森”指的就是三宝佛、法、僧。珍贵的佛是法的来源,任何佛所显示的都是珍贵的法。佛就如向导,法就如道路,全心投注于这条道上的是僧宝。
因为我们尚在轮回之中,因为我们有迷惑和苦恼,为离苦所以我们皈依,由于未见自性而无名烦恼伴随而来,造就这个色身。在未了达万法自性之前,我们将这色身视为实有,将苦恼当作真实存在,亦视所皈依的三宝为实有。因此就外而言,我们要虔诚地皈依佛法僧。从外来说,佛、法、僧也是一种像征,一种引导我们超越轮回的善巧。就胜义谛而言,佛、法、僧就在我们内心之中。究竟来说,心是空性与光明的胜义空本觉,具有本觉一心本身即是珍贵的佛。就外地人而言,藉由声音与意念传达使我们闻法后能够加以修持。
从内的层次来看,它亦是空性的。本质上空性不曾有过间断,遍在无碍是本觉光明的显视,是心最原始的境界。就外而言,僧宝是将心安住于佛法的人,但就内而言,僧宝是遍一切处,含摄一切的显现。
但是由于我们无法体认出本俱的圆满,所以必须皈依外在的佛、法、僧。修习加行时,以殷切虔诚的[意]来观想皈依境,以谦恭的[身]做大礼拜,[语]则持诵皈依文,拜完后静坐,融入自己的观想之中,并了解到主体、客体,及所做之事本身就是[本觉]。静坐的那个人是自己,皈依境也是自己的创造,仅将心安住于本觉的本质,除了本觉无处可觅。
佛在贤劫经中说到:[我如梦来示现,如梦来演绎佛法,究竟而言,却未曾说法,也未曾来过。]从这个观点看来,一切都只是对外境的觉受。
关于修习皈依仪轨,俗义谛就是你虔诚顶礼的皈依境,胜义谛就是不作意,融入观想安住于自然。发菩提心意思是,如果所行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便不是追随佛陀全知的道,并且会有障碍产生。由于一切的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为了帮助他们解脱,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佛陀思想。
众生就像虚空般不可数,他们皆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深受轮回之苦,欲救度他们免于轮回的想法就是发菩提心。菩萨如是誓愿:“我愿度如父如母众生直至轮回空尽”。从俗义谛来说,是有一个“我”在发菩提心,是有“众生”待救度,这个开启慈悲心的方或是由佛陀亲自宣说,这是俗义谛菩提心。
就俗义谛的方法修习发菩提心,你观想一切众生,开展你的慈悲心,欲救度他们直至轮回空尽,直至证悟成佛。依仪轨要求的次数持诵发菩提心文。另一种教授是以自己的快乐和别人的苦恼交换,呼吸时观想将自己的快乐、功德及乐因给予众生,带走众生的苦恼,使他们免于受苦。这样的修习非常重要。练习自他交换法,若没有培养菩提心、没有免除对今生的执着,便无法证悟成佛。这是由于不对别人慈悲,对自己执着、对今生执着,所以无法解脱。以上这些是修习俗义谛的菩提心。
关于胜义谛的菩提心,佛告诉他的弟子:“一切法皆如梦幻”。因为所能表示的都会改变、消失,没有生来就恒常实有的事物。我们视这个世界为实有,欲望驱使着我们,就像是一条绳子紧紧缠住我们,因而有了种种行为,没有止尽,这便是轮回无止尽的原因。或许我们会这么想:虽轮回亦如梦,证悟成佛才是恒常实有,但佛却说涅槃本身一如梦幻,没有任何名相足以表达,也不是任何实质可触的事物。
佛说:“色即是空”,打个比方来说,月映于水,但水里并没有月亮,从未有过、无形色、是空性的。佛亦云:“空即是色”,空以“色”的形式显现,但你不能把“空”从“色”分离出来,两者是不可分的,不能视为不同的个体。月虽映于水但水不是月,月不是水,你无法将映月与水分开。一旦你超越了轮回,即是波罗密多,无有涅槃,其中亦无轮回。
或许你会说:“那里明明有啊,不信你看!”但如果你真正地检查,那里并没有。然后你会问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事实上一切都是来自于因缘和合。什么是因缘和合呢?映月与水并非各自存在,月会显现在水面上就是因缘的和合。清澈的水是主因,月是次因,两者和即为因缘的显现。这就是主因和次因相遇发生的现像。
更直接来说,主因或说轮回的根本就是我执,一切幻化的显现是次因,和合后就是三界轮回的显现。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不离因缘和合,这点一定要确定。龙树菩萨说道:“离因缘和合,法也不复存在”。当你进一步检查因缘和合的本质时,将发现其本质为空,因此无“空”时亦无“法”大乘最究竟的见地就是“空性”的知见地,空性的见地不存于小乘的教法之中。
如果你详查的话将会发现一切都是空性的把戏,所有的法门学到最后将发现他们的本质也是空性。或许你会说,如此说来,我们应该不需要任何事物。但须不须要是取决于你的心,光说空性是不足的,唯有真正地去实证才能明白。如果你的心真的空了,就不会有希求、恐惧、欢乐、苦恼、恶业,吃和穿不再是必要的,因为心已不受他们的束缚,就像是在天空里挥手,毫无一点阻碍。
禅修的目的在于安住在空性的自然境界,了解外境的一切都是空性的,禅修就是为了要清净一切是空的本质,坚固对空性的了达。首先我们必须了解究竟为何,明白一切事物最自然的境界就是空,并且了解空性是如何显示于俗义谛上。
观音祈请文
秋喔眷吉玛贵咕多嘎 作桑杰吉吾拉件
尊者无暇白净身 阿弥陀佛顶上尊
土杰间吉卓拉西 间热西拉香擦啰
慈眼悲悯视众生 观音尊前我顶礼
嗡嘛尼呗美吽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精彩开示
佛法就是人生的地图。。。
《远离四种执着》简释。。。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