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需要测哪些项目啊?
标准又是什么呢?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和标准吧!
测试项目:
一二年级学生:肺活量、50米跑、 坐位体前屈、 一分钟跳绳
三四年级学生:肺活量、50米跑 、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
五六年级学生: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注:身高体重必测)
一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
二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
三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
四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
五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
六年级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
练习方法
50米跑:
1.斜坡跑练习
●抬腿送髋、后蹬。
●一组8次,上坡跑在加速跑后进行
2.高抬腿或摆臂练习
● 利用原地6-10秒快速高抬腿或摆臂的练习,来训练反应能力和肌肉收缩能力。
3.放松能力练习
●练习变速跑30-50米快,30-50米慢。
坐位体前屈:
1.压腿练习
●弓步左右扭动腰身。
●循序渐进后可以尝试正压腿
2.分腿立位体前屈练习
●下蹲姿势,将双手手指放在脚尖下方,保持稳定。
●慢慢抬起臀部直至最高处,膝盖要尽量伸直,但不超伸锁死。
●大腿后侧有拉伸感,保持1秒,下蹲,继续循环。
3.压腰练习
●坐在地上,双手平伸。
●保持腰背挺直,从髋部开始向前折叠,双手轻轻拉着脚尖。
●身体继续向前折叠,鼻子慢慢靠近小腿。
一分钟仰卧起坐:
1.直腿两头起练习
●躺于垫上,手臂伸直放于头部两侧,腹肌发力起身。
●起身时腿与上身同时抬起,后背卷曲,手触碰小腿前侧。
●下放时保持全身紧张,不能一下子放松。
一分钟跳绳:
1.甩绳练习
●双脚前后站立,上肢进行模拟跳绳。
●大臂尽量夹紧身体两侧,肘部稍外展,小臂接近水平。
●手腕发力,减小运行周长。
2.步频练习
●双脚移动速度须快,
●保持重心的稳定,上身晃动幅度不可过大。
●完成2~3组,每组30秒。
3.直腿跳练习
●踝关节发力向上。
●落地时注意屈膝缓冲。
●完成2~3组。每组8~12次。
4.双脚左右跳步练习
50米*8往返跑:
1.间歇跑练习
●慢跑50米+快跑100米+慢跑50米+快跑100米。
●增加心肺耐力。
2.短距离折返练习
●以3~5米的距离练习。
●转身技术练习,降速降重心,右(左)脚蹬地转身,转身后迅速蹬地加速。
3.短跑能力练习
●50米起跑快速跑练习,休息时慢跑返回。
●50米,跳跃快速跑,休息时慢跑返回。
●50米高抬腿跑,也可距离由50米逐渐增加到60米,休息时慢跑返回。
小编有话说
运动中防止扭伤的自我防护:
1.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剧烈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
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2.要正确掌握各种运动的动作要领。学生在运动或比赛中应根据老师教导的动作要领,认真体会和掌握,切不可盲目随意,自行其事。
3.做好场地设备的检查,加强安全防护。运动或比赛之前,老师应对场地设施进行认真检查,运动或比赛时,在各个环节配置人员做好互相防护。
运动中几种情况的自我把握:
1.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
2.注意剧烈运动后的“重力休克”。此种情况主要是剧烈运动中的突然停止引起,多是跑后立即坐下或躺下,造成脑部和其他部位缺血、缺氧。因此,赛后必须以逐步减少运动量来过渡,用慢跑、行走、放松体格及深呼吸运动来达到这一目的。
3.在运动中,如发生面色苍白、嘴唇发绀、高度呼吸困难、胸闷、脚痛、背痛、以及严重的四肢无力、头晕、气短、出冷汗等,或出现对自己的动作难以控制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或禁止运动的进行。
4.运动或考试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测试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考试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往期推荐
1.教育部明确!周末寒暑假可以给孩子补体育课!
2.家长、教练、校长必点:你想了解的“运动育儿”全在这里!
3.教育部: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4.运动育儿观 || 男孩可以平躺,但不可以躺平!
5.重磅!“双减”政策落地,重视体育,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6.教育部正式通知!除了体育类,其他9类科目不得补课
7.钟南山: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8.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9.教育部传来消息:中考体育将与语数外同分值,2022年将全面实行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领取
《运动育儿100问100答》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分享您的运动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