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性教育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处于初始阶段、探索阶段、推动阶段。国人在家里是完全不谈性的,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大家都觉得性这个事似乎对孩子不好启齿。孩子提出各种各样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大人也不知道怎么说,而且常常以大人之心度孩子之腹,觉得谈这个话题太不好意思,还是能回避就回避了。
还有些宝爸宝妈可能以为“避而不谈”是所谓的保护,但有的时候,包裹得越密封,越有可能变质发霉。
如果一开始就将两性问题设定成“潘多拉的盒子”,那么一旦被突然打开之后,可能就是悲剧。
如果性教育不能红着脸,将来肯定红着眼。
当孩子缺乏两性知识的时候,就更容易让恋童癖有可乘之机。
因为他们不懂,所以可能不知道自己受到了侵害;因为他们不懂,受到侵害后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如果受到侵害要告诉父母,却没有想过,他们会不会表达。
“如果性教育都不能红着脸,将来肯定红着眼”
即使小的时候被保护得非常完美,缺乏两性教育的女孩子长大后,因为对安全措施的不重视而受到伤害。
每年寒暑假都会迎来一波“学生人流”高峰,那些花季少女,有的是被家长强行带去,有的是自己悄悄前往。无论什么原因,伤的都是那些年轻的身体。
儿童心理专家建议
性启蒙教育:不同年龄性教育内容是不同的,各位家长可以对号入座。
0-2岁:
正确了解男女性的区别,分清身体各部位。
2-5岁:
引导孩子明白“宝宝是爸爸妈妈结合后才降生出来的”,以及“宝宝是在妈妈的子宫中孕育的”。此外,这个阶段还要让孩子明白何为“隐私部位”,以及隐私部位是不允许他人触碰的,也不要触碰他人的隐私部位。
5-8岁:
此时孩子已对同性或异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该阶段关于“出生教育”要继续进行。此外,应让孩子了解社交中涉及隐私时的一些基础原则,且适当增加青春期教育。
9-12岁:
强化之前的性教育内容,增加关于性交安全及避孕的内容。该阶段孩子应能够分辨外界关于性话题的正确与否。
13-18岁:
该阶段孩子已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若早期性教育得当,在该阶段当孩子有困难时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
很多时机,都很适合
比如: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看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吻戏或者床戏,妈妈立刻用手捂住了一旁孩子的眼睛。本着情色内容、少儿不宜的宗旨,坚决不让孩子接触这类“黄色”知识。
其实,错过了一个性教育的好机会。因为遮挡,孩子的好奇心占据了内心,他可能会从其他途径上,获取相同的知识。情爱是人的本能,与其抑制天性,不如就事论事,顺势引导。
再比如:超市的避孕套。小孩子如果非要拿,这个时候,父母的回答很重要。不论怎么回答,都会影响到孩子。
如果说那是药或者有毒的东西,孩子信了也就罢了。但孩子哭着吵着非要买,岂不是很难为情?与其撒谎,不如照实说,适当告诉孩子,这就是避孕用的,有了它,爸爸妈妈就可以不用再生小宝宝了。
关于如何描述?
童话大王郑渊洁是这样做的。在他儿子3周岁的时候,性教育就是生日礼物,而道具是面包圈和黄瓜…将过程通过童话的形式讲给了孩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往期推荐
1.教育部明确!周末寒暑假可以给孩子补体育课!
2.家长、教练、校长必点:你想了解的“运动育儿”全在这里!
3.教育部: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4.运动育儿观 || 男孩可以平躺,但不可以躺平!
5.重磅!“双减”政策落地,重视体育,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6.教育部正式通知!除了体育类,其他9类科目不得补课
7.钟南山: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8.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领取
《运动育儿100问100答》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分享您的运动育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