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点燃儿童健康的“定时炸弹” !


一提到营养不良,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是因长时间饥饿导致瘦骨如柴的身影。
在肥胖率以惊人速度增长,连医生都口口声称大多数人营养过剩的今天,还在谈营养不良,是不是太落伍了?
那么...
什么是隐形饥饿?
如何判定孩子是否“隐形饥饿”?
如何改善孩子的亚健康饮食状况?
 
今天,小编主要根据儿童“隐形饥饿”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为各位家长详细普及什么是隐形饥饿,并提供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报告:
全球一半儿童处于“隐形饥饿”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9年公布的《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全世界约有1.1亿儿童,都存在“隐性饥饿”。
因缺乏必需营养素,“隐性饥饿”已然成为广大儿童身体健康的“定时炸弹”。
许多家长一听到饥饿,想到的第一个就是非洲,实际上这一亿多的儿童,却并非大家所想象的全都生活在贫困、落后的非洲,而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在欧美,在明明早就摆脱了饥饿威胁的国度。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都感觉难以置信:
我的孩子每天吃那么多营养品,他怎么可能还饥饿?

殊不知,很多日常生活中人们深信不疑的“营养食物”,实际上都是“假营养”,孩子表面上吃饱了,实际上身体内的营养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遭到了“隐性饥饿”。
不仅是孩子,大人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亿人正在遭受隐性饥饿,中国更是有3亿人面临隐性饥饿!
想要远离隐形饥饿,首先我们就要了解食物的营养密度。
营养密度是指食物中以单位能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是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参考指标。
计算公式:
营养密度 = 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同量该食物的热量(100g)
同等热量下,营养密度越高,食物中所含营养就越丰富;
营养密度越低,食物中所含营养就越少。
简单来说就是:食物和食物是不一样的!

有些“坑货”只能带来一肚子热量,半分钱的营养都没有!
要知道,0~14岁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高峰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给娃补足充分的营养,很可能造成娃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异常等严重后果!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妈一定要懂得按照营养密度的高低科学喂养宝宝!
低营养密度的食物吃进宝宝肚子里,除了占“内存”外,没有任何营养!


“假营养”重点代表
以下三种就是食物界最没营养的“占肚”专家!
01
骨头汤
骨头汤是最受家长追捧的“低营养密度”食物。
骨头汤、菜汤、鸡汤等其他汤类的主要成分就是水,不仅没什么营养,很可能还会吃下很多脂肪。
很多人常念叨“喝汤补钙”,但其实骨头汤中所含的钙也就比白开水高那么一丢丢。
要靠骨头汤补充一天的钙,咱家宝宝得喝下一卡车的汤。
饮食建议
喝汤可以,但真正的营养都在“汤渣”中。
多给宝宝吃汤里的肉,只有肉才可以补充宝宝需要的铁、锌、以及蛋白质等营养元素。

02
白粥
白粥是典型“低营养密度”食物,75%以上都是碳水化合物。
宝宝的胃很小,每一口都珍贵。
很多宝宝一碗粥灌下去就饱了,无法再进食有营养的物质,怎么可能长得高呢?
饮食建议
可以在米粥中加入红薯泥或菜肉碎,不仅好消化,还增加了铁、锌、维他命C等营养素的含量。
另外,在孩子咀嚼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要开始增加固体主食,避免孩子只吃了个水饱。

03
水果汁
经美国儿科学会研究:一岁以内的婴儿,绝对不能喝果汁。
这是因为:
水果榨成汁之后,破壁出来的营养素会在氧化后迅速会流失,膳食纤维等重要的营养素还会被丢弃,营养密度将大打折扣。
如果喝太多果汁,不仅没有营养,还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增加肥胖和龋齿的发生风险。
饮食建议
吃完整的水果比喝果汁更有营养。
刚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先从水果泥吃起,再慢慢过渡到水果片。
等宝宝再大一点,就可以让他自己来啃咬、咀嚼吃水果了。


宝宝是父母无尽的牵挂。
养娃的道路上,谁不是为了宝宝长肉、长个儿操碎了心呢?
但办法千万条,营养均衡是基础!
只要科学养娃,合理膳食,每一位宝宝都能健康长大!

往期推荐
1.教育部明确!周末寒暑假可以给孩子补体育课!
2.家长、教练、校长必点:你想了解的“运动育儿”全在这里!
3.教育部: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4.运动育儿观 || 男孩可以平躺,但不可以躺平!
5.重磅!“双减”政策落地,重视体育,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6.教育部正式通知!除了体育类,其他9类科目不得补课
7.钟南山: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8.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领取
《运动育儿100问100答》


点击“阅读原文”,投稿分享您的运动育儿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