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不信命,生活却告诉我,冥冥之中有定数;
这个定数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 规则 ,也是唯物论反对的宿命论
任何人 包括所谓的领袖 都不是神, 不是神,就逃不过自然规律,哪怕是被捧上神坛的神
这个自然规律 具体体现在人类社会就是人与人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而在竞争与合作中,竞争更容易被人重视,因为有竞争必然有伤害,有伤害就有报复,有报复就有战争的升级,有升级就有毁灭
而合作恰恰是不被人所重视的,其实,人们所说的运气就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中;但是 合作往往平淡无奇 而且 让人认为是吃亏,结果是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合作的力量,最终失败了 不知道是怎么失败的
江湖类的片子无非是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竞合关系--不过是竞争大于合作而已
这大概就是人的社会性
咱们就从一个赌片,而且是连续剧 开始聊聊人的社会性
这个赌片算不上是精品,好在,我意不在片子本身,而是人性;影视不过是心理学的一个模型而已
这个片子叫做《胜者为王》 咱们就慢慢聊吧

咱们从一句台词开始说起吧

这句“我要靠自己的实力,不要任何人的帮助” 这个台词太常见了,几乎任何人都听到过
很多人都知道 这个观点是错的
问题在于 你能系统化地说出 错在哪里吗?

作者:舒了服 回复日期:2012-08-25 12:43:29
为什么这句话是错的?
================================================
银行培训员工鉴定假钞时 都是让员工反复看真钞,因为真钞是唯一的 而假钞是千变万化的
只要你抓住了真钞这个本质,你就不怕假钞的千变万化了
那么 这句话的反面是什么呢?
这句话 其实就是告诉你成功的手段是什么
那么 成功的手段是什么呢?
牛顿说过一句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这句话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未必了解真实的含义

牛顿的这句话不是一句谦虚的话,其实还有一个同类型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这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名言。
这里就要牵涉到一个原理:杠杆原理
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博大

有人说过,就算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一个人的能量根本不足以成事,无论你是经商 搞学术 搞政治
哪怕你种地,也要借助于社会的力量 比如说锄头 就来自于社会
而要动员社会,你必须有动员能力 而这个能力 就是撬动社会的这个杠杆

学过金融的都知道一个著名的原理:金融杠杆(leverage)
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X).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金融杠杆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
据说,上世纪的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就是因为"杠杆"交易.
我这里要说的是就是成功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原理: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 在政治上,就是社会动员力;在学术上,就是利用全人类的知识
在经济上 就是利用社会的资源,比如集资
打架的时候 你能喊多少人帮忙,就是你有多少动员力
在村子里面,你的家族大小就决定了你在村里的社会地位
在江湖上,你的威望就是你的社会动员力
这个社会动员力 就是撬动地球的杠杆。
任何一个政治领袖,都是有社会动员力的人---但是杠杆与众不同,
政治领袖的杠杆是威望
江湖老大的杠杆不同于政治领袖,江湖老大的杠杆是义气与利益
那么 一个人要撬动社会,需要哪些条件呢?
两力 两点 一棍

立足点就是你的人品
支点就是你的实力
一棍就是杠杆,就是撬棍,具体就是人性
记住 人性的范围很广,包括科技 创新
知道了杠杆的原理 你就知道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靠个人的实力,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有两个含义
第一 靠能力 不靠资源
第二 靠个人 不靠团队
具体就是两对关系 靠能力还是靠资源 靠个人还是靠团队
很多人 其实根本理解不了这两对关系之间的关系
就是说 你要撬动社会,你自身必须要有本事,否则 别人怎么愿意跟随你
即使是黑社会的老大 你必须能给小弟带来利益 否则 就没人愿意跟你
这个本事就是你的立足点与支点
比如说 你要融资,你自己必须要有本钱,没有本钱,谁敢借给你?
而个人能力就是你的本钱
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 是根本不能调动社会力量的
比如说 刘邦跟张良
张良有智慧,但是没有操作能力,所以 调动的社会力量就有限 只能投奔刘邦
同样的道理,韩信能打仗,但是却不懂政治,他的社会动员还是有限,就是杠杆不是铁的,而是木头的
很多的人有野心,却能力不足,关键的是 不懂如何地球是如何撬动的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雪形成的时候 必须需要一个凝结核 否则即使天气再冷,水汽再多,也形成不了雪
这个凝结核就是个人能力 而雪就是水汽就是社会资源,通过个人能力将水汽凝结在一起,就是你的社会动员力
要是能将一个雪粒滚出一个雪球,那就是你撬动了地球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 就如一个微尘所凝结的雪球大小
其实就是杠杆能撬动物体的大小

利用好杠杆原理的人就是神,就是我们所说的领袖

其实 前面说的杠杆原理就是当老大的第一个条件:必须系统化地将社会资源充分调动起来 你才能成事
任何个人英雄主义 必定成不了老大

现在说说第二个条件:老大都是天生的
这点很多人会给我戴上一个血统论的帽子,或者说我信迷信
其实我说的天生的,未必只是指龙种还有环境与经历

受长期的马列主义的唯物论的影响,我也不信命---后来发现,唯物论在恶意地扭曲社会
命,其实就是基因,就是人的先天性条件
比如说,某个人天生下来就是个瘸子,或者天生就是瞎子,或者是傻子,比如说赫赫有名的毛傻子,这就是命;
命中注定了 你比别人起点低

一个人的性格是受三个条件决定的
第一 先天性要素,比如遗传 生长环境
第二 经历 尤其是重大事件与创伤性事件,
比如说有句赫赫有名的话:最能树立一个人价值观的地方是监狱,最能摧毁一个人价值观的地方是同学会。监狱就是创伤性事件,而同学会就是你的经历的总结
第三 就是学校教育
而学校教育其实影响最低,但是中国人却最强调学校教育
上面所说的三个条件,都是心理学教材上的原话,但是吊诡的是,恰好符合算命的所说的一句话:人的一生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决定的
命运与风水恰恰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性格的形成条件
命就是先天性要素,运就是一生的经历,风水就是我们所说的生长环境
心理学还有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换句话说,心理学层面已经承认了风水 预测 算命等关于命运的说法
我这里要说的不是给风水大师宣传,而是这类说法在民间影响更大,所以,顺便用民间的说法来解释我的理论:老大都是天生的
金大中说过一句话:人在决定做什么的时候,要充分论证这件事是否符合自己的天性
天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性格
就是说,当你做事的时候,你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自己的性格与事情是否相合
你看所有的种子一模一样,但是,当种子成才之后,你才发现,这个种子是树,那个就是草,就是因为基因不一样,
草的种子可能比树看着大。后面的阳光雨露,能让它长的快一点,长的好一点。但是决定它是树还是草的,是种子
同理, 人是有品种之分的,有的人做销售最好,而有的人就非常适合搞设计
注意 我说的基因论与血统论无关,也与种族的优劣无关,我只是说,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不是靠人的主观意志就能改变的

前面说了 一个老大的形成是天生的
那么 这个天生的究竟能帮助老大做什么?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考上了医学院,结果退学了,原因是晕血
在医院实习的时候,看见血就晕倒了,这样的人就是天生的不能当医生
反过来,我老家隔壁的一个杀猪佬,一个人一天可以杀五头猪,刀捅进喉咙的时候,一点不手软
这也是天生的能杀猪

我就曾经销售过大型医疗设备,怎么也习惯不了
关键原因就是必须压抑自己,比如说客户发脾气,无论对错,你得忍住;
比如你得巴结客户,将自己变成一个服务员的身份;对了,我不是贬低服务员,服务员不会兼顾业务与服务的,问题在于,你的客户无非是凭借关系上去的时候,但是却在你面前颐指气使,飞扬跋扈的时候,你心态会好吗?
但是有的人心态就非常好
客户歧视自己,但是自己却是视若罔闻的人,至少具有销售员的基本素质,很多的情况下,这样的人其实是天生的
最典型的是北大毕业的人去杀猪
无论是文化环境的角度,还是从投资的角度,或者是从成本的角度,北大毕业的杀猪都是错误的决策
何况还有一个心理障碍你克服不了,就是你长期坐在书斋里面,突然干体力活,你能承受了这个巨变吗?
问题在于,有人就能承受
这是特例,假设这个北大毕业的真的能杀好猪,卖好肉的话,只能说是天生杀猪的
只要他能适应这个转变,加上高素质的文化素质。他可能是杀猪行业的老大了
换句话说,天性可以帮助老大积累
这个天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兴趣
每个人未来要干什么,小时候兴趣是有很大导向的,当你的兴趣与职业结合的时候,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天”指两个
第一 就是你的生存环境
第二 就是你的天性
人指你的性格 职业以及所从事的工作
第二个就不会采取投机路线
强烈的兴趣使得你坚持到底,从而不会东一榔头 西一棍子
从发展来说,从创业来,机会主义分子永远成不了气候,最典型的是被李渊消灭的李密
李密的功败垂成,原因很多,就其个人而言,是领导工作出了问题。领导是干什么的?
毛泽东曾总结过两条:一个是出主意,另一个是用干部,
后来有好事者又加了一条,叫做办实事。
毫无疑问,李密在这3个问题上都出了毛病。他有很多大主意好主意,但紧要处却不自信,时常自我否定
他有很多大主意好主意,但紧要处却不自信,时常自我否定;其实就是决策出了问题
用决策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多谋,但是不善断
为什么多谋不善断?
就是目标不清晰
为什么目标不清晰
就是没有能抵御任何外来压力的信念
咱们假设,此人是个天生的野心家,从小就想当头,就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他在决策的时候肯定会选择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决策,哪怕是丢掉自己的性命---就是说他既多谋也善断
就是说李密根本就不适合当老大,但是,当一个军师绰绰有余
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否当老大,首先不是他的智力是否合适,而是他的天性
他是否胆大,他是否坚持
一个人决策做事的时候,如果自己不喜欢,就会痛苦---比如说做菜,老子看见要将一个大萝卜切成一片片的 就头疼 说明我就根本不适合做大厨
但是 我隔壁的一个小伙子乐此不疲 居然可以将一个罗卜雕花,老子看见就头大
这说明什么
这个小伙子天生适合做大厨,可惜他没有去学厨师
所以,衡量是否合适的关键就是 是否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比如我每次出门见客户的时候,就需要给自己打气,每次给客户打电话,就需要自我鼓励
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不适合做销售,哪怕业绩很好
因为痛苦会让你抗拒
我们反过来看看朱元璋
放牛的时候居然将财主家的牛杀了给小伙伴吃,记住,这件事 可以说任何人都不敢做的
原因有
第一 没有人有这个胆子,因为至少要挨打,甚至被杀,而且是天经地义的被打,被杀;丢了牛,地主肯定要追究责任;而这头牛是你朱元璋负责的,所以,无论什么原因,牛不在了,都会找朱元璋算账
第二 没有人如此大方;杀了牛不是自己吃了 而是给朋友们吃了;换句话说,按照成本收益计算,划不来
但是 朱元璋居然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这就是天生的领袖;
第一 他很讲义气,因为他杀牛了,不是去卖钱,也不是自己垄断了,而是分给了小伙伴
第二 他没有出卖朋友 ,没有告诉财主是大家分吃了
第三 他一个人将责任扛起来了,他说牛摔下悬崖摔死了,这就是说 责任还是在自己
但是 同样的情况下,李密却不是这么做的
李密生来就不该当主角,自从挑头唱戏之后,其生性多疑、不够自信的弱点便显露无遗。他就像个医生,为别人治病得心应手,替自己疗伤却顾虑重重,拿不准病在哪里,不知道该下哪味药。
他固然思路清晰,遇事也有主张,但在关键时刻又常常自我怀疑,甚至迁就他人意见,做出错误决策。
比如,在根据地选择上,他始终看好长安,拒绝洛阳。他认为占据长安才能成就霸业,而获取洛阳只能让自己四面受敌。但事实上,他却一直在巩洛地区转圈儿,一心想拿下洛阳。有人曾建议西进长安,到关中图谋发展,他内心赞同,却不敢操作。他的顾虑在于,部属多来自本地,未必愿意随他到长安冒险。他的自我矛盾,成就了李渊父子。就在他游移不决的时候,人家已从太原起兵,顺利攻占长安,竖起了大唐的旗帜。
再比如,618年,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自家也遭受重大损失,“劲卒良马多死,士卒疲病”,部队急需休整。洛阳的王世充看透了李密的破绽,集中精锐急于决战。李密决定坚守,拖垮对方。但是,李密的部下不干,大家刚打了胜仗,心骄气傲,纷纷请战。李密脑袋进水,“惑于众议而从之”,轻易放弃了坚守方案,结果招致偃师大败。
还比如,与王世充作战失利后,李密本想收拾残局,东山再起,但部下却持不同意见。很多人对前途悲观失望,极度消极。李密受了影响,志向摇曳。他不做凝聚人心的工作,不再坚持一统天下的梦想,甚至说“孤所持者众也,众既不愿,孤道穷矣。”说完话,就想自杀,被劝阻后,便率众跑到长安,投到唐公李渊门下。
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他的部队虽遭重创,但领导班底还在,兵力和地盘也不缺乏,缺的只是信心,是不怕挫折直面困境的坚强意志。正如论者所说:“苟去猜忌,疾趋黎阳,任世绩为将臣,信魏征为谋主,成败之势,或未可知。”
李密在关键的时刻不敢承担责任,不敢下狠手,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不是做领袖的料
咱们 再来看看《胜者为王》李密的赌王,分为两种
一种是希望长期盘踞在王位的赌王,这是反面角色,大多心狠手辣
一种是功成身退的赌王,这是正面角色 而且是自然而然地成功的
第一种老大,就是反面角色的老大不择手段,甚至将自己的老婆当筹码,甚至根本不考虑老婆孩子的生命
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的人,是做不到的
第二种老大,一般来说都非常仁义,因为仁义,所以很多人帮他
另外,就是因为具有天赋,一学就会,师傅稍微点拨一下,就心领神会
所以 反面的老大往往战胜不了正面的老大
无论是正面的老大 还是负面的老大 都有一个心理特征,就是做事的时候,自然而,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比如说《胜者为王》第一部的那个黑老大,居然将利用自己的女儿来操作赌局
黑老大跟自己的女婿赌,眼看胜利无望,于是将女儿叫过来,女儿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以自杀威胁,但是黑老大居然无动于衷,而女婿却因此而影响了情绪
所以,女婿输了
反过来说明 女婿不适合当老大
咱们 再来看看 刘邦
逃跑的时候,一脚将儿子与女儿踹下车子,而且连续几次,试问,有几个老大做得到?
虎毒不食子啊
这就是当老大的心理素质
注意 ,我不是赞成刘邦的做法,我是说当老大是天生的
是教不会的
咱们再来看看 张良
张良当老大的条件远远高于刘邦,原因有
第一 张良胆大,你看看 张良敢于谋杀秦始皇
第二 张良家有钱,可以组织人马。博浪沙的那个甩大石头的杀手就是请来的
第三 张良多谋善断
但是 为什么张良当不了老大?
关键在于 张良的出生。
张良出生贵族,这样的人必然没有狼性,没有狼性有两个意思
第一 没有野心;你看看汉初三杰,只有张良功成身退,就是因为张良没有野心 不贪婪
第二 没有驱动力;想得到做不到,这就是李密的弊病;比如说,要消灭一股敌人,但是自己吃不起苦,红军长征的苦,多少人吃得起啊
所以 贵族出身的人是当不了领袖的
李密 张良 还有以前的范蠡 都是贵族出身,尽管有很好的点子,但是他们的出生决定了他们成不了气候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狼性
就是说天性限制了他们
所谓的流氓与书生讲道理,书生肯定输,关键的原因是:书生缺乏一种狼性
记住,狼性是天生的
咱们再来说说 赌王的另外一种,就是正面角色的老大
这样的老大人缘好,所以,不会轻易树敌,不争强好胜,所以 没有人反感
但是技术好,注意 这个技术好,大多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具有天赋,不需要后天的培养
正因为这样的老大能获取大家的好感,所以变成了正面的角色
负面老大之所以失败,关键的原因在于心狠手辣
那么 为什么心狠手辣的人不招人喜欢呢?
关键的原因是 伤害了人类的生存
任何人类群体,都不会允许影响自己的生存的人存在,这就是群体潜意识
而 负面老大恰恰是违反了这个人类的潜规则
换句话说负面老大的成功是建立在群里的痛苦之上的,本质上,这样的老大等于在与整个人类为敌,被全面围剿是早晚的事情
正面老大恰恰遵循了这个潜规则,不到万不得已,不杀人
而杀的人恰恰是为人类除害,而非是为了一己之私
所以,正面老大的存在恰恰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所以,他的天性是善良与赌术的精湛,负面老大的天性是心狠手辣与不择手段
记住 一个人能否关键时候掉链子,是天性决定的
所以 有的人只能功亏一篑,比如黑老大,有的人功成身退,比如说 正面老大
一个人要成为老大,首先必须造福于社会,至少不会伤害社会,否则即使你的手段再高明,也是会被消灭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黑色老大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手段;正面老大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大方向;
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道与术的关系
黑老大胜在术,但是注定不长久,甚至会功亏一篑
正面老大胜在道,取胜的路上很艰难,但是一旦成功,必定是通吃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
李渊跟刘秀都是贵族出身,他们怎么夺取了天下呢?

还是因为出身,他们都出身于名门望族,所以,当他们生出来的时候,就代表了这个集团的利益
换句话说,他的出身本身就得到了有产阶级的支持
比如说李渊,本身就代表了关陇贵族的支持,而刘秀,得到了本来的皇族的支持
正因为他们的出身,所以 朱元璋让小明王韩林儿充当旗帜;还有项梁让楚怀王充当造反的旗帜
另外,还有就是汉献帝给曹操当旗帜
那么 楚怀王 还有汉献帝 韩林儿 为什么没有能打下天下呢?
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有旗帜,但是没狼性
那么 为什么刘秀与李渊打下了天下呢?
他们既有旗帜,也有狼性
这里 我就要问一个问题了,项羽是贵族出身,肯定是有旗帜了,能打仗,说明也是有狼性的,为什么项羽没有夺取天下呢?

项羽的失败还是因为出身
项羽尽管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不是名门望族,所以,号召力不够,不然的话,项梁不会让楚怀王当旗帜了,所以,项羽其实只是一般的贵族
正因为是一般的贵族,所以,天生有一股傲气,而傲气恰恰是成大事的大忌,因为你无法撬动将社会资源
一个傲气的老大,是没有号召力与凝聚力的
这就是 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
狼性 就不用解释了,就是我们所说的执行力
人性就是社会动员力,就是老大的号召力与凝聚力,而号召力与凝聚力的关键就是人性,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范围的社会的人的需要
任何老大,无论是正面老大还是负面的老大,都必须两者兼备
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有的老大可能执行力强一些,有的老大可能号召力强一些
但是 缺一不可 否则 不能成事

而号召力与狼性 大多是天生的,学不来的--比如说,皇帝的儿子肯定教育很好,学了很多的东西,但是为什么还是丢了江山?
比如说,崇祯皇帝出身于皇族,他学的东西还不多吗,怎么丢了明朝江山?
由于长期的唯物主义教育,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天定’的概念,
就是说,当你出生之后,你的一生的大部分基本上就被定下来了,因为你的出身本身就规定了你的天赋,你的性格
而天赋与性格恰恰决定了你的命运
不要不相信命运,更不要相信人定胜天
很多人不信命,结果害了自己一生
比如说,有的人天生是发散思维的人,根本就不适合学理科;但是因为升学率的限制,不得不选择了理科,结果就害了自己一辈子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人的日后似乎也是正常人的生活,好像没有不如意的地方;
其实不是,
咱们假设,如果他选择了符合自己天性的职业,他起码过得舒畅,
这就是机会成本太高
问题在于 多少人有这个机会成本的意识啊
前面说了 两个问题
第一 老大是天生的,不是想上就上的,所以任何勉强自己当老大的人最终都会掉脑袋
第二 老大的工具就是社会动员能力,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杠杆原理
这里说 老大的第三个条件:个人能力
这个个人能力具体在赌博上就是赌术,在武打片上就是武功,黑社会里面的老大所以强调的个人的打斗能力
前面说过,任何一个老大必须要有道与术两手。只不过其中的一个权重大一些而已
为了通俗,我就从赌术开始说起

要说赌术就必须说赌本身
其实赌就是典型的同质化竞争;那么什么是同质化竞争?
同质化竞争其实是商业术语,是指同一类系列的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外观设计、理化性能、使用价值、包装与服务、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价值逐渐趋同的现象。
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产品竞争”。
赌就是典型的同质化竞争;别人换牌,你也换牌;你的听力好,别人的听力也不差;
同质化竞争强调的无非是两个:效率与成本
对于赌博来说,成本差距不大,而且即使你想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成本,你也不可能知道怎么操作,因为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别人知道的,你也会
这就如农贸市场上卖菜的,大家进货的渠道差不多,服务水平差不多,所以,你的生意不可能比别人高出好多
但是 卖菜的与赌博有个质的区别,就是说卖菜的可以同行共存,比如说一个菜场可以有上百个卖肉的肉摊,卖菜的可以说是合作性的竞争
但是赌桌上,就一定要分出输赢,这就是对抗性竞争,
所以,对抗性竞争就比合作性竞争来的惨烈与残酷---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看赌片的原因
赌在本质上相当于赛跑--强调的是速度
赌博的基本功是抓牌,抓牌首先强调的是眼力,就是看的准,然后就是抓的准;
记住,这个准是有前提的,就是在洗牌的时候,你要看牌与记牌
洗牌本身就是快速的,一闪而过,你要在速度中看到牌,而且要知道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54张扑克牌每张是什么
这就是速度
还有 就是听力
对听力要求最高的就是掷色子
就是在摇色子的过程中,听出每个色子的点数
色子又叫‘乱数产生器’,就是产生的数字其实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你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
记住 摇色子的时候 也是靠速度,就是通过快速要避免你听出色子的点数
所以,赌术的基本要求是速度
赌术与赛跑的区别是:
赛跑是以速度对速度,就是以快制快
而赌术是在快中抓准,就是在速度中找准目标,就是在不确定中找确定
所以 更强调天性,比如你的眼力 听力 还有记忆力
所以 有天赋的人是一定比没有天赋的人强的
换句话说,速度是同质化竞争的基本要求,在赌博中的要求更高
赌博有点跟对抗赛中的小球比赛差不多,比如说羽毛球 乒乓球
都是强调在乱中抓准

咱们继续一个话题,就是人的很多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这个话题有点偏题了 但是 偏题不远
我的几个堂弟在做生意,奇怪的是,生意都做不大;尽管心很大,我就告诉他们命中注定的
那么 大家可能不服,你这不是血统论吗
我慢慢跟大家聊
十年前,我跟几个堂弟从外地回家,每个人都带有东西,东西不多,但是也不少;
我当时就想叫一个搬运工帮忙,奇怪的是,没有一个堂弟响应;
我叫了搬运工之后,也没有一个堂弟让搬运工搬自己的东西,其实我叫搬运工已经考虑了大家的东西,而且 打算自己出钱的
我当时感觉特别别扭,感觉几个堂弟特别没有人情味,但是却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
好像他们不产生反应是人之常情啊,因为他们用不着搬运工,我就这个问题想了很久,终于明白过来,他们命中注定不能发财
那么 我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呢?
关键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协作意识,那么,
为什么说他们没有协作意识?
协作意识对人的一生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他们没有协作意识?
所谓的协作意识,就是相互合作,产生协同效应,就是1+1>2 就是我们所说的抱团
人在困境时,抱团是条件反射 是本能
是对抗恶劣环境的最佳选择
那么为什么我说他们没有抱团意识呢?
第一 我的堂弟最小的都是20岁了,最大的也就28岁左右,但是,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糟老头,同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居然没有一个堂弟帮我
第二 当我叫搬运工的时候, 就意味着我已经发出了信号:我搬不动东西;此时的堂弟们居然都没有想到 我体力不行
第三 我叫搬运工,其实就是让搬运工将所有的东西一起搬送,居然没有一个人将东西交给搬运工
或许,他们不让搬运工搬运是不愿意自己掏钱,因为不掏钱不好意思啊,掏钱也不值得
所以,这就是两种意识的较量
我一直在考虑群体利益,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群体意识;如果他们有协作意识的话,我根本不用叫搬运工
结果是钱花了,却没有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说,如果大家的东西都交给他搬,我也没有遗憾,毕竟这证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比如说,有人帮我搬运,我也没有遗憾;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是一群乌合之众
就是说当大家都没有协作意识的时候,即使极少数有协作意识,也会被冲淡
那么 我就要问了
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协作意识呢?
这就是出身决定的
为什么说是出身决定的呢?
道理很简单,当所有的人都采取步调一致的意见的时候,肯定是文化或者是价值观在发挥作用
他们 究竟是什么价值观导致了他们没有协作意识呢?
就是小农意识
为什么说是小农意识?
我们看看 小农意识的定义
指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简称小农意识。
心理素质上表现为求稳、怕变、盲目和狂热,从而形成很大的保守性,本能的排斥变革,缺乏主动进取精神;
在价值观念上,自然经济使得人们形成以自足、患得患失、平均主义为特点的观念体系;
在思维方式上自然经济的规模狭小导致人们的活动范围狭窄和认识水平低下,从而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方式的经验性、直观性和不系统性。
产生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
换句话说 他们出身于农村,农村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培养了小农意识这个群体潜意识
通过他们的长辈与亲朋好友,还有他们的左右邻居,自然而然地灌输给了他们
农村的土壤培养了他们的小农意识
而小农意识决定了他们是不能发财的
因为现在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关键就是交换,就是协作
换句话说,小农意识与合作意识是不能共存的
你有小农意识,你就不能做生意,即使做生意,你也赚不了大钱
所以,我当时就想到,我这几个堂弟或许能做小生意,但是绝对不能发大财
道理很简单,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
所以 他们辛辛苦苦地做生意,到处贷款,到处拉生意,结果就是赚不到钱
他们甚至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其实就是他们的出身决定了的
命中注定的
假设你要摆脱不能发财的命运,你就必须克服小农意识
问题在于 多少出身于农村的意识到这个问题?
协作意识就是我开篇所说的合作意识,就是撬动社会资源的一个杠杆
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之所以延续了两千年,最关键的原因是小农意识
而小农意识的本质就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而最终造反成功的人恰恰是那种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比如说朱元璋,我前面就说过的,小时候杀财主家的牛给小伙伴吃
这就是强烈的抱团意识
就是发自内心的一个本能,帮助小伙伴吃饱肚子
咱们看看刘邦
据《史记 楚元王世家》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常呼朋唤友去兄嫂家吃饭,嫂厌其常来,故意敲锅以示“羹尽”。
刘邦的嫂子是个寡嫂,其实还是比较大方的,至少接待过几次刘邦的朋友啊
但是刘邦对于嫂子的行为非常不满意
刘邦建汉统一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唯独不封嫂之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怀着情绪封刘信为“羹颉侯”。
颜师古注:“颉,音戛,言其母戛羹釜也。;所以,“羹颉侯”这个侯是个戏谑,嘲讽性的封号
羹颉就是饭勺子刮锅的时候发出来的声音,相当于“吱吱呀呀”
所以,羹颉侯是个侮辱性的称号
这就可以看出刘邦的大气与潜意识的抱团意识
而嫂子恰恰就是那种小农意识
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摆脱骨子里面的与身俱来的东西
否则,你的命中注定了你根本发不了大财

羹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