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5种奇怪变化,可能是“胃癌”到来的警报,该做检查了




点击“名片”关注重庆焦点,享受健康人生!
小李今年才28,大学一毕业就进了家挺有名的IT公司。因为干得不错,没两年就升成了部门经理。
可是啊,升职后工作就更忙了,老加班,熬夜也成了家常便饭。
说起吃的,小李总是有一顿没一顿的,晚上加完班还经常跑去吃夜宵,吃得还特别杂。

今年年初,他就觉得胃有点儿不对劲,去医院医生建议做个胃镜。但他一想到那玩意儿就害怕,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肯定没问题,就让医生随便开了点药。
可后来呢,胃痛越来越频繁,体重也直往下掉,吃药都不管用了。这时候小李才开始慌,赶紧又跑去医院。
医生一看他这情况,脸都变了色,非得让他做胃镜不可。结果一出来,小李直接傻眼了——胃癌,都已经中晚期了。

医生也挺遗憾的,说要是早点来做胃镜,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小李一听就哭得稀里哗啦,想到自己去年体检就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根本就没当回事……

01
我国胃癌高发,“祸根”是什么?
胃癌在中国的高发情况备受关注,根据2020年最新的癌症数据,全球胃癌新发病例约109万,而我国占了48万,约占全球的44%。这一数字凸显了我国胃癌的严重问题。

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导致我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柳叶刀》杂志发布的研究,我国约有7成新发胃癌患者检测为幽门螺杆菌阳性。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率在我国群众中普遍较高,约在40%到60%左右。这意味着每2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关系紧密。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会在胃部内不断繁殖,破坏胃部正常结构,导致胃部发生炎症。

胃癌本身就是从炎症逐渐演变而来的,若炎症未得到及时干预,会逐渐发展成不可逆的癌症。
需要强调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并非一定导致胃癌,仅有约1%的感染者最终会演变成癌症。
但是,感染后胃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尤其是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02
身体出现5种变化,可能是胃部受损了

早期发现胃癌对于治疗和生存率至关重要。以下是五种身体变化,可能是胃部受损的警示信号:
01上腹部疼痛
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初始时可能表现为轻微不适,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或加剧的疼痛。疼痛感常被误认为是胃炎或溃疡,但应引起警惕。
02反酸、烧心
饭后出现频繁的反酸、烧心感,可能表明胃部发生了异常,食物反流引起食管受损。

03体重突然下降
胃癌会影响消化吸收能力,癌细胞也会消耗身体营养,导致体重迅速减轻。如果在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10%,应引起重视。
04拉黑色大便
没有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但出现黑便,可能是因为胃部溃疡出血或癌变引起。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05腹部肿块
在腹部出现坚硬、有压痛感的肿块,特别是在心窝位置,可能是癌症的信号。这种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的风险。

03
牢记3个方法,消灭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以下是三种有效的方法来消灭幽门螺杆菌:
01标准四联疗法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采用标准四联疗法。这种疗法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以及两种抗菌药物。
通常情况下,治疗周期为10至14天。具体使用哪些药物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02采取分餐制
分餐制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用餐,都应该采取分餐的习惯。
使用公共餐具,避免相互夹菜,定期消毒餐具,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0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和粪-口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进食前后、如厕后。

同时,避免口对口喂食,注意食品和水的卫生安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重庆焦点立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