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从成都开往武昌的K148次列车上混入76名歹徒,乘客们个个胆战心惊,4名乘警束手无策。
在紧要关头,一位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仅用一招轻松制敌。
这位英雄就是南京军区某连的战士,卢加胜。
奇怪的是,卢加胜在解救群众过程中表现的英勇,但将歹徒抓捕后,他却神奇地消失了。
人民群众苦苦寻找6年,都没发现他的踪迹。
这是怎么回事?
2001年春节,卢加胜正在家中享受短暂的假期,不料,一个电话打破了此刻的宁静。原来,卢加胜接到上级命令,要去参加部队组织的一项特殊训练。
来不及多想,卢加胜告别家人,马不停蹄地奔向了火车站。
他上了一辆开往武昌的K148号列车,准备在车上小憩后,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然而,一场危机正在悄然来临。
在拥挤的火车上莫名混入了一批持刀带棍的地痞流氓。
他们借着酒劲,在火车的4、5号车厢内大耍威风,先是时不时的拿刀恐吓,又霸道的向乘客们索要“座位费”,不配合掏钱者,还对其进行暴打。
乘客们看着这群膀大腰圆、凶神恶煞的土匪,知道此时火车已开动,前无铠甲,后无援兵,如果这时和他们硬碰硬,那绝对是拿鸡蛋碰石头,自讨苦吃。
眼看着土匪猖獗,乘客们只得默默忍受。
火车上的4名乘警也在紧锣密鼓地商量着对策,但是无奈实力悬殊,他们既没有配枪,又没有用得上的武器,为了保证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只能等待救援。
就在大家焦灼万分时,列车乘警长灵光一现,激动地说:“此时正是春节返工期,人民子弟兵肯定不少,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定能将歹徒顺利抓捕。”
于是,在几位乘警的动员下,召集了列车上19名战士,其中就有准备归队的卢加胜。
车上一共23位士兵,有解放军、有武警、还有民警同志,他们天南海北凑在一起,虽然互不认识,但为了同一个目标,他们不分彼此,仅用一秒钟就成为了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战友和伙伴。
得知歹徒有76名,武器是砍刀和木棍后,卢加胜倒吸一口凉气,他皱起眉头,脑袋开始迅速运转。
敌多我少,这样的局面不利于公开作战,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很快,卢加胜给出了作战方案:擒贼先擒王,只要将为首的人拿下,剩下的就是一盘散沙。
他们决定逐步瓦解这个作恶的团队。
一名乘警走到4号车厢,做低姿态对为首的匪徒王岗说道:“大哥,人多又吵,不如去餐车休息会,那有吃的也有喝的。”
王岗见状以为自己占了优势,开心地跟着乘警去了餐车。
在卢家胜的部署下,王岗一进入餐车就被战士们迅速拿下,丝毫没有给他反应的机会。
然后,乘警又用相同的方法去吸引土匪小头目,才成功拿下。
再然后,战略被识破,一个较为机智的土匪察觉出异样,说什么也不进餐车半步。
卢加胜知道已经打草惊蛇,招呼其余战士们主动出击。
在土匪们一顿毫无章法的乱砍后,七十多名土匪被制服大半,就在即将大功告成时,那个机智的土匪出其不意的朝卢加胜额头砍了过去。
卢加胜迅速躲闪,额头还是留下了一道4厘米长的刀口。
鲜血不断往外流,将衣领染红了一大片,卢加胜顾不上伤口继续作战。
终于,列车停靠在四川万源站,特警们冲上来将76名土匪全部擒获,火车乘客顺利获救。
就在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声鼓舞时,卢加胜悄悄地离开了人群。
后来,人们齐心寻找这位无名英雄,《解放军报》甚至发表一篇文章,向全世界搜寻穿绿军装的英雄。
然而,卢加胜看到这篇寻他的文章,也只是默默地记在心里,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直到6年后,南京军区的政委看到卢加胜额头上的刀疤,在紧紧逼问下,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人们苦苦寻了6年的无名英雄。
被问到为何“深藏“6年,不主动公开接受表彰时,卢加胜是这样说的:“一个军人,绝不能本着个人目的去做事,看到歹徒猖獗,脑子里涌现的就是如何将他们拿下!”
卢加胜有勇有谋,该出手时就出手,做完好事不留名,这样优秀的品质,是我们人民群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