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已经是安徽一家医院院长退休的盛海琳,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其中的一员。
2009年大年初六,盛海琳永远记得这一天,天寒地冻,她站在路口等车,回忆起昨夜的梦,感到一阵阵眩晕和恶心。
梦里,女儿婷婷穿着球鞋和牛仔裤,套着松松垮垮的毛衣,来到她的床前,就这样看着她。女儿怎么会穿成这样呢?她不是去婆家过年了吗?
为了让婷婷在婆家有范儿,盛海琳还特地给女儿买了韩国进口皮草大衣,她怎么可能收拾成这样子回来?
“女儿,你在婆家过得不好吗?是不是他们欺负你了?”
婷婷一副委屈的样子,走到她身边,挨着她躺下。母亲想要摸摸女儿的脸,刚一伸手,醒来了,身边什么也没有。
很快,亲家公的电话打过来,晴天霹雳,女婿没了,女儿在医院也没抢救过来,罪魁祸首是煤气中毒。原来昨晚,女儿的魂魄是专门来告别的。
女婿家住在一个老房子里,因为女婿不常回家,春节里,父母将新婚的小两口安排在常年不开窗的次卧,刚好在厨房和浴室中间。次卧插销生锈卡死了,不关是烧饭还是洗澡,煤气全部灌进了次卧。婷婷洗完澡回到卧室,一会儿就窒息了。
就这样,在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盛海琳失去了最爱的女儿,天塌下来了。
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熬?如果就这样空空荡荡地活下去,盛海琳明白自己撑不了多久。她知道,接下来自己和老伴,迫切需要一个孩子。
为了这个目标,她各种办法用了。哀求亲朋好友,能不能多生一个过继给我?我一定好好抚养。找自己的医生同事帮忙注意,医院有没有收到被遗弃的小孩。甚至到孤儿院、福利院去领养,始终没有实现心愿。
万般无奈下,盛海琳和丈夫老吴谈:“我要做试管。”
丈夫一开始不同意,但怎么能拧过妻子呢?何况,如果不给她一个孩子,她会疯掉的。
但是,一走进医院,盛海琳就遭到了打击。
医生说:“你自己也是医生,你和我们一样清楚,医院明确规定,做试管,前提条件是女性不超过45岁,你已经60多了,我们怎么敢拿你的命来赌?”
盛海琳不放弃,一家不行,找另一家,甚至连北京的大医院都去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拒绝。
最后,盛海琳回到安徽合肥,找到婷婷出生的那家医院,和医院开始了漫长的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盛海琳说:“正因为我是医生,正因为中国还没有60岁高龄试管成功的经验。如果我成功了,必将激励无数的高龄失独人群。如果不行,我及时终止,绝不连累你们。”
最后,盛海琳哭着说:“我的女儿婷婷,就出生在你们医院,我想她如果在天有灵,也不希望她的妈妈就这样孤独终老,她一定希望有个弟弟或妹妹,替代她陪着爸妈。求你们了。”
盛海琳的不幸和坚决,让医生们备受震撼。最后医院领导拍板,同意盛海琳做试管。
2010年5月25日,医院里响起两声清脆的啼哭。顽强的六旬老人盛海琳,在失独一年多后,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一个叫智智,一个叫慧慧。出生的时候,智智和慧慧,分别只有三斤和两斤。
生了一对双胞胎,盛海琳一下子跌到了社会底层。
盛海琳已经退休,生孩子没法用生育险。虽然是失独老人,但因为又生了,没法领取失独补贴。生女养女,一切都是自费。光是从双胞胎出生到出院,大几十万就花掉了。
为了自己的一对双胞胎,盛海琳重启了工作。孩子才三个月,她就全国各地飞,到处开展讲座,一年近300天都在外奔波,只有请人带孩子。
有一次,电视台带着专家来采访盛海琳,专家质疑她:“你一年到头70%的时间都没有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怎么健康成长?”
盛海琳说:“谁不知道陪伴的重要,问题是,没有钱,我怎么陪伴他们?”
专家说:“孩子需要的并不多,自己带孩子没那么复杂。”
盛海琳忍住自己的愤怒:“我不是不想带,问题是,我带不动了,我吃药、开刀、全麻、浮肿,已经没有了什么力气。我只能拼命挣钱,找适合带孩子的人来带他们。”
孩子三岁时见不到妈妈,打电话给她,喊妈妈赶紧回家,孩子在电话那头哭,盛海琳在机场这头哭。哭完后,还要劝她们别哭,妈妈要挣钱养宝宝。
后来,姐姐懂事了,也会安慰妹妹,妹妹别哭,妈妈要挣钱养宝宝。
2015年,以盛海琳为主角,纪实图书《你还在我身旁:中国最高龄产妇盛海琳为爱重生》出版,感动了无数人。
再艰难的日子也会过去,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一晃都五六岁了,就在盛海琳感觉负担轻一点的时候,丈夫老吴中风偏瘫了。
中风之后,老吴坚持了6年,还是走了。2022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盛海琳与智智和慧慧,送走了老吴。这一年,盛海琳72岁。
回想2010年做的那个决定,盛海琳始终觉得自己是对的。如果没有做试管,她根本不可能熬过当年,更别说活到70多岁。然而,看到她这一路走过的艰辛,很多网友都唏嘘不已,盛海琳真的太难了。
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女性,盛海琳当之无愧。我们也衷心祝愿盛妈妈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祝愿智智和慧慧快乐成长、长久陪伴在妈妈身边,不让她们的妈妈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