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霸留美年薪154万,为绿卡拼命加班,因为一个差评,38岁从顶楼纵身一跃


2019年9月19日,正午,美国加州门罗帕克的Facebook总部大楼,突然间,“砰”的一声巨响,Facebook总部工作的程序员们一抬头,好像什么东西从窗外掉下去了。
几分钟后,地面挤满围观的人群。一位Facebook员工大胆凑过去,盯着看了一会儿:“怎么看起来有点像那个中国来的陈勤?”
曾经的浙大计算机系高材生陈勤,就这样血溅当场、命丧美国。

1981年,陈勤出生在福建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到大,他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努力,学习上勤勤恳恳,是班上公认的学霸。18岁那年,在高考中陈勤考出高分,原本可以选择清北,为了离家人更近一点,他选择了浙江大学,成为浙大计算机系的一名高材生。
考上985大学,是很多人梦想的新起点,陈勤万万没想到,这其实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分。   
浙大毕业,和那个时代很多学子一样,陈勤怀着出国深造的梦想,申请了美国南加州大学,他成功得到南加州大学的奖学金支持,去那儿攻读硕士。陈勤觉得他的人生又翻开了崭新一页,怎么会知道,将来他为此付出命的代价。
南加州大学,是全美排名第25名的重点大学,校友及教职工中一共产生了10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1位图灵奖得主。从南加州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顶着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光环,以此为跳板,他获得了留在美国互联网界发展的机会。
积极上进的陈勤,他有自己的野心。这从他换工作的频次,就可以看出来。在美国,陈勤平均每两年跳槽一次,思科公司、外包咨询公司Ryzlink,都曾经是他的东家。2018年3月,他加入大名鼎鼎的Facebook总部,在广告组工作。

大家知不知道,在Facebook上班的陈勤能拿到多少呢?154万,这是Facebook给陈勤开出的高薪。
直到现在,北大清华的同学毕业,初始月薪超过2万的也不多。而陈勤早在2018年,就能拿到超过12万的月薪。   
为了这份高收入,陈勤死心塌地为Facebook卖力。陈勤的家人这样回忆:
“他简直是拼了命工作,尤其是近半年,没日没夜地忙项目,经常半夜三更都还在加班,好不容易回趟家,待不到半天又走了。问他去哪儿,回答都是加班。”
这样一个人如其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中国学霸,是什么原因让他被逼到跳楼的地步呢?
陈勤死后,Facebook前日裔技术主管Patrick Shyu,讲出了真相:
“Facebook的恶性竞争文化太恶劣了,在Facebook,你随时都得承受高压。陈勤付出那么多,他的上司一点都不讲信用,在最新季度评级中给他打低分,因为这个差评,陈勤没法转到其他组,意味着他会被放入PIP(待努力)项目。这么做的后果就是:陈勤很可能被开除。”
Patrick Shyu补充道:“陈勤在美国持的是工作签证,他还没拿到绿卡。如果被开除,他的美国合法身份也岌岌可危。”
陈勤的同事透露了更多内情,就在陈勤出事当天,他在公司与上司激烈争吵。上司大声嚷:“你给我滚出去。”陈勤愤慨地回答:“这不公平。”    

陈勤在Faceboo总部顶楼徘徊很久,想到自己这一生的经历,家境贫寒,天才少年勤奋刻苦,在人生每一阶段都不敢犯错,获得了留在美国的机会。因为一个差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美国找工作其实很难的,陈勤的H-1B签证根本没法支撑他在60天内找到工作,这意味着,他和他的父母,将被迫从美国撤退。
陈勤在天台上问自己:“我这么努力,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结果?不是说这是个自由的国度,更看重个人奋斗,更强调自由竞争吗?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个笑话。”
绝望至极的陈勤,就这样从Facebook顶楼跳下来了。
这一跳,值得吗?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Facebook发言人发声明,表示对于陈勤的跳楼“感到悲伤”。让人寒心的是,在Facebook内部,陈勤之死,被作为一个不可讨论的禁忌,大家都被禁言了。   
陈勤的遭遇,让更多人进一步认清了,美国不是你想象中的黄金天堂。美国的商业社会,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般完全靠实力说话、靠本事赚钱,它同样充满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即便你是公认的技术人才,即便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也不一定能换来对等回报,有时还会承受委屈和不公。

陈勤的一个浙大同学,就很为他感到惋惜:“像他这样的学霸,又有留学背景,回国轻轻松松进个互联网大厂,一开始起点和待遇可能低一点,多锻炼几年,拿到年薪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个突如其来的差评蒙蔽了陈勤的理性,他,没能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计算机产学研发展前景,倒在了硅谷的石屎森林间。
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圆。与其在异国他乡艰难适应文化差异去打拼,不如把目光投向脚下的这片大地,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