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这件事。



娱乐界有句话,小红靠捧,大红靠命。能不能红,怎么红,红多久,是一件很玄妙的事。
俞敏洪从传统公司转型过来,他肯定是不喜欢这种玄妙、悬浮之感的。
他信奉的是“管理、流程、复盘、可复制”,就那种常见的公司运行宝典,任何岗位都不能过于依赖某个人,更别说整个公司了。
但孵化了李佳琦的美one公司,其老板思路清奇。
在看出来“下一个李佳琦”无法被复制之后,他果断解雇了公司其他100多个主播,把公司的运行逻辑,从根上改了,变成一切资源围绕着李佳琦放大。
最后,李佳琦成为公司合伙人,在两家与美one合开的公司中,他占股都在40%以上。
当然,东方甄选是不屑与这些MCN公司相提并论的。他们有不一样的思路。
这几天越来越热闹的“内讧”纷争,很明显,“去董宇辉化”的意图,只差明晃晃刻他们脸上了。
无论公司怎么做,这是他们选择的商业逻辑和经营策略。
可他们对待董宇辉的一系列骚操作,的确让普通围观者觉得不舒服。
卸磨杀驴这个词,可能有点重(何况董宇辉是他们的千里马,前期以一己之力冷启动),但他们真不必要这么快,这么明显,对整个公司的头部主播,来如此难看的一场围攻。
有个点评说得犀利,普通打工人究竟还要怎么做呢?做得不好,没话说,可已经做成万人瞩目的销冠了,“还要被叫小孙的孙子似的对待”。
东方甄选下定决心,要变成一群20瓦的灯泡,也要卸掉一颗最闪亮的明星。这个思路……行吧,其实商战也说不清楚当时哪个决定对,反正就瞎碰,最后赢了就可以随便说。
但大多数人对董宇辉的支持,可不仅仅是东方小孙们故意说的“饭圈”。不要小瞧人们朴素的爱与憎,有董宇辉的路人粉说,看不惯老实人被欺负。
董宇辉的走红,天时地利人和。他就是被人们喜欢。
俞敏洪从教育界走出来,信奉成功可以学习,可以复制。可是,有些“天选之人”,有些“机缘巧合”,就是一种偶然,一个迸发。
复制不了董宇辉,害怕平台被个人捆绑过深,就干脆把他捅下来。很奇怪的商业思维——难道一群人的平庸,就比一个人的闪耀更安全吗?
东方甄选也太没有安全感了吧。
就像一段情侣关系里,没有安全感的人就喜欢作,喜欢闹,还喜欢装高冷。一般最后就会玩砸。
董宇辉本来是东方甄选刮出的一张彩票,可以有更精彩的后续故事慢慢想。可东方甄选就是想要证明,没了你,我还是可以过得很好。
可以这么做,但,没必要……
有些现象和人物不是可以轻易复制的,平台不是万能的,要真正尊重和爱惜个人的才华。
比如,多少年过去了,资本有复制出第二个李子柒、李佳琦吗?是他们不想吗?……
对了,我刚才看到一个公众号,“教育”董宇辉什么什么的,我直接取关了。
看,人们喜欢不喜欢一个人,就这么简单,没那么多可被“教育”的。
董宇辉的下一步很多,前途很光明。东方甄选的下一步,无人真正有兴趣。
 the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