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大将张广泗和军机大臣讷亲联手,打大小金川打了一年多,一直毫无进展,军饷却已花了上百万。这天,终于盼来他们胜利的捷报,可一看写字的纸,傅恒就说:完了!他们打了大败仗!
01
先接到捷报的是大臣刘统勋,他看完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他不太懂军事,就去找傅恒看。
傅恒看着看着,就看出来了不对劲,向刘统勋说了,刘统勋还不太相信,说:“听着有理。可太危言耸听了吧?我们不是还占着松岗和下寨呢!”
傅恒说:“大本营都没了,刷经寺是运粮屯军最重要的地方。讷亲不是三岁孩子,怎么敢轻易弃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傅恒又说:“看看他写折子的纸、墨就知道了。有用这种记账用的麻纸、臭墨写报捷折子的么?”
刘统勋也有点信了:“你是说……”
傅恒答:“我说他们败得一塌糊涂,是仓皇逃到松岗去的,连奏折本子都没带上!”
俩人不敢怠慢,马上去见乾隆。
等待过程中,刘统勋想着官军大败,困守松岗的惨景,又想乾隆为筹粮调饷连黜湖广十二个州县官,日盼鹊噪,夜卜灯花,巴望捷报的心情,热辣辣一片心,倾这么一桶冰水,该有多么伤情……想着,自己的心也是一缩。
乾隆看折子,看得很慢,看着看着还往前翻一下前后对比,渐渐脸上的神色不好看了。
刘统勋和傅恒顿时明白,皇帝也看出了不对劲。
02
事实确实如他们所料,讷亲和张广泗真的打了大败仗,想着后边有可能找补回来,就对上边说了谎,明明败了却说胜了。
当时,讷亲和张广泗商量怎么上报,想了很久,说:“我军失陷刷经寺,可以请罪;北军占领下寨,可以报功。只要最后打赢,仍旧是无罪有功。这要看文章怎么写。"
“怎么写?”张广泗眼中也放出光来。但想了想,又说:“海兰察和兆惠这俩人恐怕不肯替你我瞒着。”
讷亲咬咬牙说:“刷经寺被困,海兰察救援不力,使莎罗奔佯攻得逞。兆惠是随中军行动的护军将领,不能预防敌人偷袭,致使我军伤亡惨重。都是可杀之罪……”
两个会打仗的下属就这样为他们背了黑锅。
03
这是二月河“落霞三部曲”之一《乾隆皇帝》里的一段故事。
讷亲和张广泗作为主将,指挥不利,却讳败报功,还想杀掉下属灭口,却不想一个细节出卖了他们——用记账的麻纸写捷报,被乾隆看了出来。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胜败乃兵家常事。打了败仗,如果能汲取教训,重整旗鼓,也不见得就不能转败为胜。可他们却对上隐瞒,一错再错,不可收拾,这也为他们将来受到重处埋下了伏笔。
可见,他们自以为聪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
图片来自网络,若不妥,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