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多年前,山东泰安老照片,南天门十八盘玉皇顶,和现在不一样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llishituguan
历史图馆
山东泰安,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泰安位于泰山脚下,素有"泰山安则四海皆安"的美誉,蕴含国泰民安之意。泰安的美,与生俱来。
泰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下面分享一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泰安的老照片(黑白照片AI上色),通过这些照片,共同来感受八九十年前泰安的独特之美!

这座高大雄伟的四柱三间式石牌楼,就是泰安著名的岱宗坊,位于岱庙北门外。岱宗坊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清雍正八年(1730年)间重修。牌楼左右各立一通石碑。
关于岱宗坊,民间流传有许多美丽的神话。相传姜子牙带着“封神榜”来到泰山,占据泰山的碧霞元君嫌地界小,与姜子牙打赌,自己的鞋子扔到哪地界就画到哪。姜子牙在鞋子落地之处修了岱宗坊,坊以上归碧霞元君,坊以下归泰山神。

40年代的泰安岱庙老照片。岱庙,也叫东岳庙,始建于汉代。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因此,其建筑颇具帝王宫城的样式。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岱庙历经火灾和地震,数次毁建。主体建筑有:遥参亭大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中寝宫、厚载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站在山顶上俯瞰碧霞祠全貌。碧霞祠始建于宋真宗时期(1009年),原名叫昭真祠。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碧霞祠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在明朝弘治年间进行过扩建,到了康熙三十五年(1770年),碧霞祠被大水冲毁而重修,从那时起,名字由昭真祠改成了碧霞祠。

在40年代,几名男子正推着独轮车赶路,车上装满了货物。在几十年前,泰安当地这种独轮车很普遍。既可以拉货,又可以载人,是一种多用工具车。
独轮车载货量很大,因此推这种车既要有力气,还要有一定的技术。因为它只有一个轮子,需要掌握好平衡。

岱庙内一处高台前,有一棵大槐树,据说是唐朝时期栽种的。树枝遒劲,犹如数条飞舞的苍龙。粗壮的树干,几个人都抱不过来。
当时,这棵大槐树已经枯死,为了保留下这棵树,人们专门在树下修建了一圈矮墙,并留有一小门。1952年,人们在枯死的槐树干里种下新槐,如今已郁郁葱葱,俗称"唐槐抱子"。

这是泰山著名的十八盘,1600多级石头台阶,沿着山势曲折上升。两侧是陡峭的山峰,走在台阶上,犹如走上了登天的云梯,令人震撼。
泰山十八盘,可以说是登临泰山的道路中最险要的一段。明朝祁承濮曾有诗句描写十八盘的壮美:“拔地五千丈,冲霄十八盘。”足见其险峻。

1931年的泰山南天门老照片。南天门,始建于元中统五年(1264年)。城门高大雄伟,为阁楼式建筑。题额“南天门”三个大字。门口
南天门,又叫三天门。位于十八盘的尽头,是登泰山顶的门户。明清时期历经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

登泰山途中,有一个地方叫回马岭。有一座石牌坊横跨台阶之上,题额“回马岭”三个大字。一名游客乘坐滑竿,由两个人抬着从山上下来。
关于回马岭,民间有很多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登封泰山时,在此回马,因此留下了"回马岭"这个名字。

几名当地老百姓,正挑着扁担往泰山上面运送货物。他们戴着斗笠,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他们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夏日骄阳似火,这里却绿树成荫。在山路的旁边,沿着山势修建有一些民房,掩映在树丛中,别有一番清凉意境。

在玉皇顶东侧的日观峰上,有一块外观非常奇特的大石头,倾斜着指向北方,因此被称为“拱北石”。
这块矗立了千万年的石头,好似正要起身望海,惟妙惟肖,故又名“探海石”。这块石头也成为泰山的标志之一。

1931年的泰安府西升平街面貌。一座石牌坊横跨街道,题额四个大字“凤章荣赠”,下面一行字写着“诰赠兵部尚书萧胜萧乾”十个大字。
街道上铺着青石板,干净整洁。街道两侧为中式建筑,古色古香,街中行人来往穿梭。

这张照片,拍摄于泰安府财源街。一名白衣男子面前摆放着一摞粉皮。旁边一名光头男子,也在街边摆摊,他正在介绍自己的商品。
这种用红薯粉手工制作的粉皮,现在还能见到有卖的。一张一张晒干摞在一起,能放很长时间。

站在碧霞祠的山门前,仰观远处的玉皇顶,那里也是泰山的最高主峰。在山顶之上,有一座玉皇庙。主要建筑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东西配殿等。
玉皇庙始建于何时,没有人知道。不过,在明成化年间进行过一次重修。庙门前矗立有一座石碑,高6米,宽1.2米,厚0.9米,上面却没有一个字,令人称奇。

站在泰山之巅,俯瞰泰山云海,青山、巨石、白云,汇集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泰山云海,壮美无比,是山东泰山顶峰的特有自然奇观之一。尤其是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之时,景色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1931年,泰山五大夫松树下。一名路人坐在凳子上休息,另一名路人买了一碗粥。五大夫松,也叫"秦松","秦松挺秀"为泰安八景之一。
五大夫松可不简单,它是泰山唯一受帝王封赠的植物。当年,秦始皇游泰山,在此松树下避雨,于是封该树为“五大夫”爵位,后来松树遭雷雨摧毁。清雍正年间,人们在该处种下五棵松树,历经风雨,最终只剩下了照片中这两棵。

照片中,一堆石头被一圈石栏围起来。这里就是“古登封台”。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的前面。
清光绪年间《泰安县志》记载:“古登封台在岳极巅,为七十二君封台,台右有碣,题此四字。”

30年代的一个冬日,一名老人穿着厚棉袄,坐在庙门口的太阳光下。他面前的几个箩筐里,摆放着一些小吃和食品。正等着上山的游客前来购买。

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崖,就是泰山上著名的御帐崖。人工开凿的石头台阶,沿着山势曲折上升。很多游客正沿着台阶向山上走去。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被尊为是“五岳之首”。御帐崖的瀑布最为出名,飞流溅沫,珠迸玉溶,很是壮观。

在通往泰山的道路旁,有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在他面前放着一个小竹筐,他望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希望能给他一些吃的。真是太可怜了。

照片中这座山峰,背靠苍茫云海,山梁高低起伏,怪石嶙峋,给人一种亘古的粗狂之美。这就是泰山著名的狮子峰。在狮子峰看日出,美轮美奂。

这张照片,拍摄于中天门附近的倒三盘。在整个登山的盘道中,山路始终是向上的,但过了中天门,却有一段下坡道,俗称“倒三盘”。这是一段平整的土路,走上去很轻松。路旁有很多茂盛的树木,石刻碑文众多。

在泰山一座寺庙前的空地上,坐着一些休息的士兵。他们把身上沉重的子弹包取下来放到地上。天气炎热,他们都撑着遮阳的大伞。
看到这些三四十年代山东泰安老照片,让人感慨万千。几十千年前的泰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想不到竟然这么美!时过境迁,再看现在的泰安,是一座更现代、更时尚、更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繁荣,百姓幸福安康。我们有理由相信,泰安的明天会更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 lishituguan2022830
探寻历史长河最耀眼的瞬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