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大剧《人世间》正在江苏卫视热播,口碑收视爆棚,不少网友感慨,在这部跨越50年的故事里,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用真实感人出圈,引发全民讨论,这有赖于原著本身的实力,但更少不了导演的眼光和判断。近日,江苏广电总台艺术总监李路接受了江苏广电总台的专访,以总制片人和导演的视角,从内容到生产,回顾了整部作品的创作之路。
▲李路谈梁晓声(《人世间》小说原作者)
客串法官角色
···············
李路采访实录
问:听说这部剧原本剪了88集,后来压缩到58集,其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能讲讲其中的过程吗?
答:我们压节奏压到了72集,按道理72集是精剪版。送审送的是66集,节奏也做了调整,现在央视一套和江苏卫视呈现的是58集,也算是破例了。
央视一套一般36集,这是近十多年播出最长的一部剧,但是播出后观众希望有100集,这个挺好玩的。这也不是一个注水问题,有话多说没话少说。原来的小说115万字,说明作者有话,他写了50年,不是注水,不是为了长而长。但我们也尊重规定,自纠自查,把电视剧压缩到了无法再压缩的程度,感谢审查部门和播出平台。
问:要把原著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浓缩成58集的电视剧,涉及很多取舍、提炼,您觉得这种文学影视化改编,有哪些难点?
答:这么大部头的小说改成电视剧有很多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平平的案例。但我觉得《人世间》是长篇小说改成电视剧的成功案例。这个有编剧的功劳,也有我们整个前期策划团队的功劳。
昨天江苏作协主动找我们召开了“文学还有什么可能性”的电视互动,其中江苏的一些作家都觉得《人世间》这种相对晦涩、相对不太好读的小说改成现在全民热议的电视剧,相对一些其他名著改编来说是成功的,我觉得从作家兼影视人的角度,他们给予第三方的评论让我还挺欣慰的。
问:很多时候,导演和编剧在内容上,不可避免会有分歧,那您和编剧在整个创作中磨合得怎么样?
答:在《人世间》播出后我发了个朋友圈,就是每一部戏播出完都收获了一个编剧。比如《人世间》刚播出一集,《巡回检察组》的编剧给我发了一条消息,说一集封神。在《巡回检察组》的时候,我们和编剧的讨论很激烈,最后他看到成片说这是我所有片子里最好的,谢谢你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具体要求规范我们。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结果是好的。
这次也一样,和王海鸰老师我们也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包括对剧本打回票的,这对编剧来讲是挺大伤害的,但这是必须的。海鸰老师不太想写周蓉,她作为军队编剧,觉得当年周蓉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太多了,不像一个典型人物,但我们坚持周家三个孩子都要写。小说写到了2008年,我们拍到了2016年,后面有很多是海鸰老师的再创造。
问:为什么要从08年延续到16年?
答:我们要写到新时代,写到当下,我觉得要和观众的互动时间更长一些。
问:周蓉这个角色,网上有点争议,相比周家其他孩子,她是比较追求自我、任性的,您对这个角色怎么看?
答:观众是被剧情带进去的,我觉得有争议才是人世间。对于周蓉这个角色各有评说,宋佳自己也说“不是我演就被骂惨了”。我觉得这是人物,不是演员本身。
可能观众觉得和周秉昆、周秉义比较下来,周蓉是不是比较自私。其实周蓉是跨越时代的,包括我在第一集加的镜头,让秉昆把她抱起来,左边亲一下右边亲一下,后来说那时候哪有这么亲的。周蓉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她是当下的人。她的观念很超前,敢爱敢恨,不然也不会去贵州嫁给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很有主见。
李路谈宋佳演周蓉▲
、
问:但剧中蔡晓光对她一直很痴情,您觉得周蓉吸引他的点是什么?
答:蔡晓光是广大女性观众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他也是跨时代的。爱恨都发自内心,可以为一个女人守候一生。
蔡晓光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整,原著里他有一些其他的情感,我们做了一些删减。他就是单纯干净的,只有那次考北京广播学院政审没过,找秉昆帮忙,他软弱了一点,其他时候他都是站在社会最主流的位置。
问:听说您在拍摄过程中瘦了30斤,因为拍摄太辛苦吗?
答:肯定是。我原来是个胖子,后来生了病,现在也还在喝中药调养。写这个50年的过程中,见证太多的生老病死了,很多正常死亡、非正常死亡,写了太多,我觉得可能这个是生病的最主要原因。
问:剧中很多实景、画面包括一些老物件等,都体现了摄制团队的用心,听说拍摄也是辗转到了贵州、东北很多地方,其中的过程可以展开讲讲吗?
答:前期我们筹备了很长时间,也到东北三省做了些考察。到底在哪拍,是在北京郊区的棚内搭景,还是在黑吉辽找一个地方。
他叫城中村,还不是郊区,是城里一个未被拆迁的地,我们在各个大小城市找,发现都不对。后来我们也认定是在北京拍摄还是真正在东北拍摄是有很大差异的,空气质感、阳光照射,包括群演的基本素质之类的点点滴滴,真的假不了。
问:选角上您也是亲力亲为把控,您觉得演员的最后呈现符合您最初期待吗?
答:这次的演员只要我们几个合作方能想到合适的,不管多少钱、有没有时间都要谈下,所以这次的演员用其他业内人士的话说,任何的两三个拉到其他组都可以撑起一台戏了。豪华的阵容也是费了很大心力,这是一个群像戏,很多人要在别人之下来配合。
雷佳音是我读小说时候的第一人选,正好我当时在看《长安十二时辰》,觉得这个演员不错。他很朴实,老幼皆宜,有种邻家男孩的感觉。他不怎么去演,但实际上演的很好,他很生活化。辛柏青是话剧王子,表演不留痕迹。连续剪完他的戏,觉得他的表演对细微之处的拿捏非常的稳。
宋佳我一年前就去找她了,她和周蓉的吻合率极高,她们公司也对剧本进行了评估,觉得她演特别合适。殷桃我们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是重庆女孩,要去演一个东北的女性,但她本身也非常想演,磨了我很长时间。后来发现她是全剧组最认真的,在剧本上写的密密麻麻的,经常也会有很好的想法与编剧沟通。
问:梁晓声先生也在剧中饰演了一个法官的角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
答:法官是我强迫他演的,因为第二天就要拍这个戏,演法官的演员年龄偏小。正好梁晓声来东北探班。我让他演,他说不行他害怕演,很多导演都找过他演戏。我说就让他来演,几句台词紧张了一夜。他是个认真的人,倒不是害怕,他没演过戏很紧张。冯小刚的《手机》也找过他演,但他的第一次荧幕形象献给了《人世间》,演得也很好。
问:谈到几位女性,她们在剧中对爱情的追求是非常率真、直接热烈的,您觉得那个年代的爱情,和现在年轻人是否不一样?
答:有点不一样。真善美当然是统一的标准,只是表达方式和思考的逻辑层级发生变化。其实从七零后到零零后都不一样了,思考坐标不一样。
以前写封信一个月才能寄到,现在微信一秒就到了。时代是在进步,我们要跟着年轻人节奏,但我们可以传递我们的经验给年轻人。《人世间》就是起到了这样的功效,这样一个破圈层的电视剧,东北的剧情跨过长江来到南方,几代人都主动接受。
年轻人通过看这个剧想更多的了解历史,这也是《人世间》的一个贡献,归根到底还是内容高不高级,好不好看,不要想教化谁。
问:剧中泪点密集,我在网上看到,您在拍摄秉昆和父亲那场戏时也哭了?
答:我昨天晚上在家回看49、50集又哭了。其实那边没有什么泪点,就是赶超过世,于虹一个人在家,郑娟劝她还有孩子呢,于虹坐在床上一句话不说,闭着眼睛一滴眼泪流下来。每个人感动的点都不一样,可能某个细小的点,我们觉得没什么,但是他经历过,就一下被触动。很多观众说两三天没停过一直在哭,还有一些观众发来的消息,我看了都挺震撼。
问:赶超死了这场戏打动您的点是什么?
答:也是为他的命运,太不容易了。用一些闪回镜头,赶超抗家具、忙工作,为了生活努力前行。前几天任仲伦发表了一篇文章,好好生活就是幸福生活。我觉得题目特别好,每个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上、层级上,都要好好生活。你看六小君子也好,周秉义也好,什么层级的人都为了自己好好生活,去努力,不一定为了什么目标,但都好好生活。赶超为了孩子上学多赚点钱,拼命打工,孩子也很懂事。
问:《人世间》中每一个人都有遗憾,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整体基调是温暖向上的,您是想给观众传递什么?
答:我觉得每个人的三观是不一样的,但真善美是一致的。我们这部片要是在国外播出,能不能打动西方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衡量这部片能不能跨越国界、感动其他民族的标准。
问:迪士尼购买版权会不会给您带来一些压力?
答:倒也不是压力,我觉得是会更注意了。入到画面中的人物都要更加鲜活有生气,倒不一定要多漂亮,就像很多军旅题材,纸片人在演军人,他扛不住,能不能呈现我们中国人的气质很重要,播出去之后他们会看到中国人是这样说话的,形象是那样的,他会有感动,会感觉到中国真的强大。
问:剧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折射着时代变迁的缩影,个体与家国命运之间的关系,您在剧中是怎么体现的?
答:其实家和国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思考的问题,中国是很厉害的,四大文明古国唯一还原生态存在的,其他都重新组合了。若干个小家组成国家,没有国家没有小家,大概是这么个因果的关系。这次我们没有喊口号,而是写了若干个小家在为国家做什么。老工人那一代人,最长一次八年没有回家,在西南大三线建设。他不想回家吗?他也想回家,里面还有金月姬、曲秀贞这样打江山的人,守江山更难,他们要培养年轻人,让他们读书、教他们做人等等,这里面是以小家、个人折射出国家的发展变化。
记者:郑杰 陈泓儒(实习生)
摄像:顾琨 顾新刚
编辑:刘升
视频制作:姜沛远
扫码添加“江苏影视频道”官方小编号
——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