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电影这十年,一次温暖的光影之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电影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十年,电影照进现实,银幕塑造着英雄群像,闪动着凡人微光,讲述着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这十年,工业巨制轮番登场,中国电影市场跃居全球首位,一个个票房奇迹,谈笑发生,一次次骄人记录,争相打破,中国电影百舸争流,世界瞩目,这份荣耀背后,是无数个“我”的合力托举。
十年风华,光影流转,人与银幕互相感应,有人离场,有人入局。秉承电影之爱,《光影世界》特别推出“我和电影这十年”主题策划,探寻中国电影十年发展脉络,勾勒人民十年美好生活图景。
篇章一:跃升
“最近十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张永祎: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电影评论工作,那么应该说我时常游走在影像画面和故事情节这样的一个气质中,常常会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最近十年来,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电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黄斌:中国市场从2012年开始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期,到2022年就是今年已经有8万多块屏幕,就已经是整个北美的两倍。就拿2014年来说,前十票房的电影就有一半是进口大片,尤其是宽银幕,全景声,甚至影响了中国电影投资。但是为什么14年进口大片是票房冠军,15年以后就不是了呢?

杜闻伟:2015年的中国电影是一个黄金发展期,《捉妖记》点燃了资本市场对中国电影市场的,提升了阈值。当这个票房卖过了20个亿以后,我们就知道它一定是在创造历史了。

杨薇薇:中国的观众是对于本土的商业大片,是有特别饥渴的,就是特别渴望的这种消费热情,我觉得观众的审美也在提升。我在顾长卫导演工作室工作了12年,我能看到有很多的老中青,几代电影人,他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努力。

杨波:我是2009年进入电影行业的,是一名青年电影工作的新兵,2017年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现在来看是一个里程碑,首次突破500亿大关,《战狼2》一举夺得中国影史的票房冠军,为新主流大片立下了一个多年不可逾越的标杆。另外《电影产业促进法》的正式实施,也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2017年的时候我当时在公司负责参与联合出品博纳影业的《红海行动》,最终这部电影在2018年春节档上映,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和投资回报,也进一步的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新主流大片投资、创作的信心。

刘永昶:《红海行动》可能是大家印象比较深的一部,这部电影是标志着中国的新主流军事大片的成熟。2018年,中国电影的票房是超过了600亿,而在这个600亿当中,国产电影的票房占了60%多。我们作为电影研究者,都对这样一个现象感到非常的高兴。2018年整个现实主义的创作,让人非常的兴奋,《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小人物的现实主义,类型片它也非常的发达。

王真峥:2019年,我可能进了一百次电影院。具体说到《魔童降世》,它绝对是代表了我们国漫发展的一个最高点,我们再往前回看的话,前面有《大圣归来》,有《大鱼海棠》,所以它不是一枝独秀的。2019年是所谓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在《流浪地球》之前,我们几乎所有看的科幻片,都是美国进口大片,中国在这个电影类型上是缺失的,而《流浪地球》填补了这个空白。

蒋丛:2020年正是在忙《狼群》,一个项目到开机这一刻,对于我作为导演来讲,其实谈不上什么困难。拍摄现场很冷,演员受伤之类的这些事,其实这都是拍动作片的一个常态,也没觉得是困难。中间有一次是因为疫情,正好是春节后疫情非常严峻,那次开机没开成,很幸运就是最终还是在2020年的10月开机了。

宁敬武:《长津湖》和《长津湖·水门桥》,应该是有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三个导演拍了两个题材,然后制作成两部电影,分前后两次来发行,这是电影史上没有的。中国电影这十年,它的变化在于它以快速扩大的观众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票仓,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工业能级的差距快速地被填充。当我们看到的像《长津湖》实际上就是这种快速成长的,以青春期成长的速度来完成工业化的一种努力。

篇章二:成长
“这个十年,也是我自我成长的十年”
刘永昶:这个十年来,正好应该是我从事高等教育,也是我自我成长的十年。这个十年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高速成长,原有的国有影视生产机构,像我们的幸福蓝海它都跟上生产,民间的资本大量涌现,我们看到了一批著名的中国本土的影视公司开始成长了。那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政策上的一个扶持,激励着我们生产机构,协力地往前去推进。
黄斌:《白日焰火》作为一部幸福蓝海、江苏广电主投主控的项目,取得了很大的荣誉。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电影,但是最后票房也突破了一个亿,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白日焰火》一下子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然对江苏的意义非凡,改变了我们幸福蓝海的这个基因,对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实这是精神和气质的一次历练。

杜闻伟:《捉妖记》这个项目,其实我们当时就是跟着香港的电影人,跟着他们玩,我们在学。其实大家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因为这种类型的片子在中国,像这么大的投资还没做过。许诚毅导演就是做特效的,他的整个动画轨迹,都非常逼真,这视觉效果很新奇。《捉妖记》也很拿了很多奖,这个是香港的电影人的一次尝试,然后他们赢了。
王真峥:科幻电影为什么中外都非常重视。因为它其实是在一个电影的工业化体系里面,站在金字塔尖的这么一个类型,它是中国电影得以和世界电影对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内容。到了2022年,其实“蓝星球”已经走过了四年了,那么我们在这四年当中得到了来自科幻界,来自电影界的很多知名的作家、编剧、导演无私的帮助。
“蓝星球”每年面临着大量的选篇,征集和评选的工作,我们的一个态度是尽量放宽对于科幻片的一个定义。因为在中国,它还仅仅是萌芽阶段,我们觉得在起初这个阶段,都要采取一种包容和鼓励的态度。

黄斌: 有的时候,我们做电影工作应该是走红地毯,会见明星,自从搞了乡镇影院以后,我们每每是一脚泥,一身灰。我们在城市里头,大多认为电影就是一种娱乐形式,乡镇影院拓展以后我们发现,电影还可以是丰富百姓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地方生活质量的体现。目前江苏700多个乡镇已经覆盖率达到了30%左右,苏南好的地方已经快接近全覆盖了,所以在全国可能也是领先的。
杨波: 人杰地灵的江苏大地,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和庞大的市场空间。我目前也在参与集团的创作生产相关工作,在省电影局的指导下,苏影集团正在积极对接在苏落户的多部国家重点电影项目,挖掘具有江苏特色的题材,展现江苏实践、江苏经验、江苏典型,引导作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江苏故事。

图为《觅渡》电影发布会现场
张永祎:现在我们大众影评也是风起云涌,利用了互联网的便利,通过这个微信、微博、公众号、小视频,可以随时随地把自己观影感受抒发出来,而且很多都充满着真知灼见。
篇章三:初心
“中国电影人初心没变,这是非常可敬的一件事情。”
蒋丛: 我的姥姥姥爷都是戏曲的编剧,我爷爷以前是北京京剧院的,跟文艺沾点边。有一个偶然的机会自己独立当导演,这个诱惑太大了,当时是24岁,07年就拍了第一部电视电影,拍了十来年。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何保持,如何维持初心是一个我最大的挑战。
杨薇薇:我正式拍出来的第一部我编剧的电影就是《最爱》,当时看到了阎连科老师的小说,我当时就非常激动,就拿这个小说推荐给顾长卫导演。很短的时候不眠不休地出了一稿剧本,都是获得了导演和阎老师的认可。电影是一个从想象到实现的过程,编剧是一个从个体到集体创作的过程。你如果想让你的作品,你的片子有更好的结果,你首先是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宁敬武: 我本科读了一个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大学毕业做了五年的金融工作,但是最终还是考电影学院了。这个行业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岗位职位,它是要坐冷板凳的,所以说还是要有兴趣,才能坐得住和做得好。
对于中国的一些对传奇人物、优秀人物,也包括鲁迅所说的“脊梁”的这些人,那还是要有人去为他们书写,为他们拍成今天大家喜闻乐见的电影。《觅渡》创作我觉得对我来说也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我们创作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这三个在江苏,在中国革命史上,非常有地位的三个知识分子,牺牲的时候都很年轻。我们可以讲一些更深度的,这些人的人生价值和他们的作为。

图为《觅渡》创作花絮照
刘永昶: 这个十年,中国电影是快速成长的。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2019年底之后,经历新冠疫情,中国电影它是遭受到一些挫折。但是我们相信,它一定是暂时的,疫情它也一定会过去,乌云过后一定是阳光。
宁敬武: 疫情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启发,就是可能要求我们更要务实,更要注意电影定位的准确性,所以说它可能需要中国电影人,以更平和的心态,更强的意志力和坚韧度,来做好自己的创作。哪怕是题材看似很小的一个创作,都可以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核爆式能量的作品。
蒋丛: 我一直很佩服我们中国的电影从业者,中国的电影人想不断地挑战中国电影水准的天花板。我觉得每年还能涌现出一批非常不错的作品,非常动人的作品。大家都秉承着一个热爱吧,这个初心还没变,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非常可敬的一件事情。

王真峥: 我觉得电影就是雕刻时光,那么所有的电影人都愿意花自己的精力去丰富观影者的体验。我想这样的感触也是一直在支持我们这些影视工作者,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继续努力的一个原因。




陈 澄(南京师范大学):电影能够让我看到更多样的生活,看到更丰富的世界。
李思琪(北京电影学院):选择这个专业也是为了挑战自己,通过学习了表演,对生活更加有了一个自己的理解与态度,更加的朝气蓬勃。
潘子昕(北京电影学院):我觉得我从一个看电影的人,到接触电影,后来又成为电影中的角色,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
陈一鸣(南京艺术学院):每年都有很多的青年电影人扶持计划以及电影节,青年影展的举办,这对青年影人来说,又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未来我还是会选择从事电影行业的,一方面是对电影本身的一种热爱与执着,同时也希望未来,通过我们这些电影专业莘莘学子的努力,能为中国电影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特别鸣谢
感谢江苏省电影集团对
《光影世界》栏目的大力支持

场地支持
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广场旗舰店

扫码添加“江苏影视频道”官方小编号
编辑:俊辉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