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



沙俄曾经是一个令欧洲乃至世界敬畏的军事巨人,但日俄战争失利之后,俄国与英国开始走近,并带着雪耻和复兴的追求,毅然参与对巴尔干事务的干涉之中,对奥匈帝国宣战。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国力羸弱,俄军在东线战场伤亡惨重,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随着战场局势的糜烂,其内部先后爆发了两场革命,直接迫使其率先退出了大国争霸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随着苏维埃的掌权,同盟国将苏俄视作软弱可欺的良机,协约国却将其视作扰乱棋局的叛徒。结果就是一战后期,苏俄遭到同盟国的猛烈羞辱,俄国为此不得不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割让乌克兰、波兰、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地,以委曲求全的方式寻求脱离战争。然而一战的结果是协约国得胜,这的确促使和约失效,却也招致红白内战的爆发和协约国对苏俄的干涉。
在此后数年,新生政权为了生存而苦战不休,病疫、战乱、饥荒和屠戮造成了俄国超过两千万人的死亡,数百万人逃离家园。经济崩溃导致许多受教育人士流亡海外,俄国卢布对美元的汇率也从1914年的2:1暴跌至1920年的1200:1,成为一战各参战国通胀率最高的国家。当然,对于苏俄乃至苏联最为关键的影响是国际上的孤立处境,苏维埃意识形态下的苏联,天然地遭到了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排斥,国际地缘局势非常恶劣。如何破局成为苏联领导人的当务之急。
列宁推出战时体制,包括:成立了15个方面军以应付战争;实行军事共产主义;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供给制;实行余粮征集制,成立武装征粮队,强制征收农民手中的“余粮”;成立了以托洛茨基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指挥全国的各个战场。
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亦称“军事共产主义”,关于经济的政策主要有: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所有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国有化,小工业企业则实行监督;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以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国家直接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战时共产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爆发时期,为适应战争需要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为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粉碎外国武装干涉、从而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20年底,苏俄开始进入经济恢复时期,战时共产主义不再适应形势需要,便改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停止实施。
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从而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就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
除了战时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外,列宁还为俄国带来了高度务实的外交策略。1918年与德国签署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被列宁视为1807年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签署的《提尔希特和约》等价而论,认为均是获取喘息之机的权宜之计。另外一个列宁留下的遗产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战略,这源于苏俄建立之初,因内忧外患导致的一系列战争。在平息内战的过程中,国内与国外反苏势力纠缠不清,致使后期巩固政权的战争愈发带有越境攻击作战的色彩。
列宁时期,红军在西线兵锋最远已经推进到了华沙城下,却因干涉国群起支持波兰而功亏一篑;在东线,红军不但将日军赶出了西伯利亚,甚至明目张胆的趁着中国内外交困之际,将自己的触手伸向外蒙和东北地区。于是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也成为苏联外交的一大特点......到www.minzushi.org查看原文

↓↓↓↓点击左下蓝色"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文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