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鹰作为一种神话中的鸟类,自古至今一直被看作帝王权力的象征。双头鹰标志至今在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黑山、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国家的国徽上依然可以见到,甚至出现阿尔巴尼亚和黑山等国的国旗上。因为拜占庭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缘故,“双头鹰”在西方世界一度十分显赫,曾经是多个强权、团体、贵族采用的标志,随着欧洲各大贵族的联姻,双头鹰形象也遍地开花,大量出现在各种国旗、国徽和纹章上。
传统上人们认为,西方的“双头鹰”最早出现在10-11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作为罗马帝国的东部分支,拜占庭帝国原本继续沿用着罗马“单头鹰”(Aquila,最著名的表现是每个罗马军团必备的“罗马鹰旗”)作为标志。到了科穆宁王朝伊萨克一世(1057-1059年在位)时期,帝国转而采用了双头鹰作为标志。一般人们相信,这是为了体现拜占庭帝国横跨欧亚的特点而做出的改进。
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双头鹰主题出现在赫梯文明的浮雕、印章和大型石雕中,是赫梯国家的主流形象之一,它的形象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一是双头鹰出现在人或神的脚下,被人或神踩着,作为一个支撑物;二是双头鹰两爪分别抓住一只公羊或其他小动物;三是在双头鹰两爪抓着螺旋状线圈。
赫梯Yazilikaya的双头鹰
公元前14-13世纪,赫梯的Alaca Hüyük城的城门(狮门)东侧的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刻有巨型双头鹰的形象,它的双爪分别抓着一只野兔。
赫梯帝国遗址上的双头鹰标志
赫梯印章上的双头鹰标志
叙利亚滚印上的双头鹰
此后大约两千年时间里,双头鹰形象似乎中断了,直到前文所述的10世纪左右,双头鹰才再次出现在拜占庭艺术中。不过作为拜占庭帝国的徽标的双头鹰,出现的则要晚得多,是在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时期。
拜占庭帕列奥列格王朝所用的国徽
今天有学者认为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形象来源于皇帝伊萨克·科穆宁(Isaac Komnenos,1057-1059在位)家族,他的家族源自于黑海南岸小亚细亚北部的古国帕夫拉戈尼亚城,这里留传下来许多赫梯时期的双头鹰传说。它正处于当年赫梯帝国势力范围内,因此认为伊萨克的选择是受到了古老的中东文化的启发,这是非常合理的。
双头鹰文化不仅仅通过拜占庭传到了欧洲,它在奥斯曼土耳其、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也都被采用。
现代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赫梯双头鹰的更早源头是更加古老的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苏美尔人的拉格什城邦,双头鹰就是拉格什城邦的安朱鸟。大约公元前2900年就出现了,起初安朱鸟的形象是狮头鹰。在两河流域神话传说中,安朱鸟最早是长有狮头鹰翼的怪兽,能够吐水吐火,相传它从众神之王恩利尔那里偷了“命运泥板”(集宇宙权力与智慧)并且将其藏在山顶,天神安努命令其他众神去追讨,不过他们都很害怕安朱鸟。
安朱鸟
后来战神、拉格什的保护神宁吉尔苏(尼努尔塔)与安朱鸟大战,宁吉尔苏召来神风并用箭射向安朱鸟,但是安朱鸟拿出“命运泥板”,挡住了所有攻击。强攻不行,只能智取。宁吉尔苏转到安朱鸟身后,剪断它的羽毛,用箭来刺它,安朱鸟想飞,但是没有羽毛飞不起来,最终被宁吉尔苏所降服。
安朱鸟也出现在了苏美尔史诗《卢加尔班达与安朱鸟》中。卢加尔班达是乌鲁克王朝的国王,他在伊朗的卢卢比迷路,在回乌鲁克途中,发现了一只小鸟(后来得知是安朱鸟的孩子),他悉心喂养小鸟。当安朱鸟回来后,小鸟将卢加尔班达喂养之事告诉了安朱鸟,安朱鸟十分感激他,于是拿出“命运泥板”,赐予卢加尔班达超速度,他获得了这项超能力之后,迅速回到了乌鲁克。
苏美尔人将狮头鹰传给了阿卡德人,阿卡德人又传给了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在赫梯时期,狮头鹰形象正式转变成为“双头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