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中有同学最近面试了字节的算法岗位,问题非常细节,后面我和他聊了聊,并且把每一轮涉及到的核心的问题摘给大家,作为参考。
整体过程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最后拿到了offer。
请解释一下Batch Normalization的原理及其在训练深度神经网络中的作用。
在图像预处理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图像增强技术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请举例说明。
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常用的损失函数有哪些?你如何选择和设计一个合适的损失函数?
请解释Adam优化算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相比于传统的SGD(随机梯度下降)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你如何在一个图像分类任务中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请比较传统方法(如SIFT、HOG)和深度学习方法。
在图像分割任务中,你会使用哪些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请解释这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你如何在数据增强过程中防止过拟合?请举例说明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在实现一个实时图像处理系统时,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系统的低延迟和高效能?
请解释FPN(Feature Pyramid Networks)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多尺度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最后,还问到了论文相关的内容,回答的都非常的完整,所有的问答内容,据说都是当初一个夜晚一个夜晚熬出来的。
趁这个机会,咱们也聊聊其中的第 4 点。
「Adam优化算法的工作原理,以及它相比于传统的SGD(随机梯度下降)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简单来说,Adam优化算法(Adaptive Moment Estimation)是一种基于一阶和二阶矩估计的自适应学习率优化算法,广泛用于训练深度神经网络。
Adam结合了Momentum和RMSProp的优点,提供了一种稳定且高效的优化方法。
下面咱们从Adam的原理、相比于传统的SGD的优势和劣势详细和大家聊聊~
Adam的工作原理
Adam优化算法在每次迭代时更新网络权重的方法如下:
1. 初始化参数:
学习率
两个超参数
和
,用于控制一阶矩估计和二阶矩估计的衰减率,通常设定为
,
一个小的数值
(例如
)来防止除零错误
2. 计算梯度:在时间步
时,计算损失函数
对参数
的梯度
。
3. 一阶矩估计(动量项):计算梯度的一阶矩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
其中
是当前时间步的动量,
是前一步的动量。
4. 二阶矩估计:计算梯度的二阶矩(平方梯度)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
其中
是当前时间步的二阶矩估计。
5. 偏差修正:由于在初始时刻
和
都偏向于0,因此进行偏差修正:
6. 参数更新:使用偏差修正后的值更新参数:
Adam相比于传统SGD的优势
1. 自适应学习率:
Adam算法通过计算每个参数的自适应学习率,使得在训练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参数上能够使用不同的学习率。这样可以更好地处理稀疏梯度问题,使得训练更加稳定。
SGD使用固定的全局学习率,虽然可以通过学习率调度(learning rate schedule)进行调整,但仍不如Adam灵活。
2. 快收敛性:
Adam结合了Momentum(动量)和RMSProp(均方根传播)的优点,既能加速收敛,又能避免震荡,特别是在处理非平稳目标时表现出色。
SGD在面对复杂损失函数表面时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震荡和不稳定性。
3. 减少手工调参:
Adam的超参数选择相对来说更加鲁棒,默认参数通常表现良好,减少了手动调参的工作。
SGD对学习率和动量参数非常敏感,需要细致调试。
Adam相比于传统SGD的劣势
1. 计算资源开销:
Adam需要维护和更新每个参数的动量和二阶矩估计,因此需要更多的内存和计算资源,尤其是在大型模型中。
SGD只需要计算和维护梯度,计算资源需求较少。
2. 泛化性能:
一些研究表明,虽然Adam的训练性能优越,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SGD训练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泛化性能更好。
特别是在图像分类等任务中,SGD结合学习率调度器(如余弦退火或学习率衰减)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泛化结果。
3. 超参数敏感性:
虽然Adam的默认参数通常表现良好,但在某些任务中仍需要仔细调整
、
和学习率等超参数。
不同的任务和数据集可能需要不同的超参数配置。
案例比较
代码中使用TensorFlow和Keras框架,比较Adam优化算法和传统SGD优化算法在训练简单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上的效果。模型用于在MNIST数据集上进行手写数字分类。
import tensorflow as tf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Conv2D, Flatten, MaxPooling2Dfrom tensorflow.keras.optimizers import SGD, Adamfrom tensorflow.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加载MNIST数据集(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mnist.load_data()# 数据预处理x_train = x_train.reshape((x_train.shape[0], 28, 28, 1)).astype('float32') / 255x_test = x_test.reshape((x_test.shape[0], 28, 28, 1)).astype('float32') / 255y_train = to_categorical(y_train)y_test = to_categorical(y_test)# 构建模型def create_model(optimizer): model = Sequential([ Conv2D(32, kernel_size=(3, 3),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28, 28, 1)),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Conv2D(64, kernel_size=(3, 3), activation='relu'), MaxPooling2D(pool_size=(2, 2)), Flatten(), Dense(128, activation='relu'), 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model.compile(optimizer=optimizer,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return model# 设置优化器sgd_optimizer = SGD(learning_rate=0.01, momentum=0.9)adam_optimizer = Adam(learning_rate=0.001)# 创建模型实例sgd_model = create_model(sgd_optimizer)adam_model = create_model(adam_optimizer)# 训练模型sgd_history = sgd_model.fit(x_train, y_train,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epochs=10, batch_size=200, verbose=2)adam_history = adam_model.fit(x_train, y_train,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epochs=10, batch_size=200, verbose=2)# 绘制训练和验证准确率曲线plt.plot(sgd_history.history['val_accuracy'], label='SGD Validation Accuracy')plt.plot(adam_history.history['val_accuracy'], label='Adam Validation Accuracy')plt.title('Validation Accuracy Comparison')plt.xlabel('Epochs')plt.ylabel('Validation Accuracy')plt.legend()plt.show()# 显示测试集上的最终准确率sgd_test_loss, sgd_test_acc = sgd_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verbose=0)adam_test_loss, adam_test_acc = adam_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verbose=0)print(f"SGD Test Accuracy: {sgd_test_acc:.4f}")print(f"Adam Test Accuracy: {adam_test_acc:.4f}")
下面,解释代码中的每一个步骤,大家看起来更加的清晰方便。
数据预处理:
加载MNIST数据集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将标签转为one-hot编码格式。
模型构建:
定义一个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卷积层、两个最大池化层、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输出层。
优化器选择:
使用SGD和Adam两种优化器分别创建模型实例。
模型训练:
使用SGD和Adam优化器分别训练模型,并记录训练过程中的验证准确率。
结果比较:
绘制验证准确率随训练迭代次数变化的曲线,以便比较SGD和Adam优化器的效果。
评估并输出两种优化器在测试集上的最终准确率。
运行该代码后,大家会看到两种优化器在验证集上的准确率曲线,并且在控制台输出测试集上的最终准确率。通过这些结果,咱们可以直观地比较SGD和Adam优化器在训练和泛化性能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Adam优化算法在训练速度和稳定性上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需要快速实验和调参的任务。SGD则在计算资源消耗较少和泛化性能上有优势,适用于训练大型模型和需要最终高测试集准确率的任务。
最后
我整理了700多篇关于计算机视觉的论文~
需要的同学,点击名片,回复“计算机视觉论文”即可~
添加微信:kkcoder,备注:CV,拉你入群,一起学习。
好了,今天的内容先这样,继续想看解决什么问题,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