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篇·我一年读200本书,有意义吗?



李壹尘的第3篇原创文章

你一年读多少本书?
我们经常在现实或网络上碰到这种人,他们会漫不经心的谈到“自己一年读50/100/200本书”,言语有些谦虚,仿佛做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有时候,他们还会热衷于做各种思维导图、读书笔记,而且会做成标准格式“xx年xx本书”,发表在各路媒体和朋友圈。
讲真的,一开始我真是非常惊讶羡慕“哇,好厉害,我也要像他们那样”。
然后,我认真读了几本介绍速读的书,根据书里的方法去练习,效果很显著,我读书越来越快了,有一个月我读了大概20本书。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
第一,读得多,忘得多。看的时候的确很快,但忘得更快,有些书没过一个星期就忘干净了,更尴尬的是忘记自己读过了,看到书名很熟悉,翻看过后才想起来,好像某一天读过了,内容嘛,更是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读得越多,脑子越乱。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完全相反且逻辑自洽,好像都是对的,到底该听谁的呢?读得越多,越糊涂,脑子里乱成一锅粥。
有人说,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虽然吃过的饭都忘了,却变成了血肉和骨骼。
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吃过的饭虽然忘了,但是身体里有消化系统,把饭里的营养都吸收了,而读书呢,如果只是扫视文字,充其量算是咀嚼,大脑里可没有消化系统帮忙吸收书里的营养。
那么,我们该如何消化和吸收呢?我这里有三个办法:
01、主动学习
科学家发现,不同的学习方式效果完全不同,听讲阅读的留存率最低,而教授给他人的留存率最高。(如下图)

从上学开始,我们就习惯了被动学习,老师讲学生听,效果如何大家都知道。
主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练习应用。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讲,学习就是在两个或多个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一开始,这种连接很脆弱,如果不加以巩固很快就会断掉。
主动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加固的过程。记忆越是反复调用,连接就越紧密、越坚固。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条羊肠小道逐渐拓展加固,最终成了高速公路。
比如,我们学到了”元认知能力“这个概念,也就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可以发散思维“这个能力动物有吗?为什么只有人类才有呢?如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呢?怎么才能加强这个能力呢……”
再比如,我们读历史,被某些历史人物或故事触动,我们就可以深挖“为什么会触动我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我站在他的立场,会有怎样的反应?……”
读书,不仅仅是读,不能仅满足于数量或收藏,读书之后的思考、行动要比读书本身还要重要。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切只不过是竹篮打水。
02、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读得越多,不同思想和观点之间的碰撞越激烈,这很正常。
如果我们全盘接受,脑子都烧坏了,很容易精神分裂;如果只取其一,就会形成偏见,固执己见容易自负或自卑。
我们该如何做?
正确的方法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把所有的观点糅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观点一定正确吗?
未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观点是绝对正确的,任何观点都有其适用范围和边界。
我们不需要完全正确的观点,因为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不同,就像是盲人摸象,每个人眼中的大象都不一样。
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像大海一样容纳不同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多姿多彩。
03、输出
大家都知道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如果只有输入,就像是在我们脑子里缠毛线,越缠越多,越多越乱。
而输出就像是把毛线一点点捋出来,有头有尾,规整次序。
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曾说过,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结构,体现在线性展开的语句里。
当然,输出不单指写作,音频、视频都是很好的输出方法。
不论用什么方法,你必须产出一个作品,哪怕三五句话、几个关键词都行。
有了输出,一本书算是完成了60%,剩下的是列出行动清单,去不断践行,直到自己有了改变。
正如《认知觉醒》中提到的权重比“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读书的本质就是改变,如果读了那么多书,一点改变都没有,那读得再多有什么意义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