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篇·怎么做读书笔记?



李壹尘的第4篇原创文章

上篇文章我浅谈了一下读书的方法,有朋友私信问我怎么做读书笔记,今天就分享一下。
讲真的,一开始我从来不写笔记,因为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有自信。
结果呢,当然成了个笑话,人的记忆再强也不可能记住所有东西,更何况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后来,我试过很多方法,比如九宫格法、拆书法、卡片笔记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都很好,却不适合我。
因为我比较懒,越复杂的方法越不想做,想着找一个简单有效的笔记方法,就这样,我选择了周岭的触动读书法。
周岭先生是《认知觉醒》的作者,原先只是一位普通人,36岁认知觉醒,通过读书写作和自己的努力,做出来很大的成就,出版了三本畅销书,其中《认知觉醒》在微信读书里被评为“神作”。
神作之名,名副其实,我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才开始觉醒,下定决心读书写作和跑步,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周岭能取得这么大成功,和他的读书方法很有关系,也就是他自创的触动读书法。
什么是触动读书法呢?
我们都知道,读书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读得越多可能忘的越多,如果全部记住也没啥意义,因为书是无穷的。
周岭认为,欲速则不达,越是急于求成效果就越差,不如找到一个触动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深挖,去思考、去践行、直到彻底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
所以,触动读书法就是找到一本书最触动自己的地方,或者合上书过几天看看自己还能想起哪些东西,一句话还是几个关键词。
如果没有触动的地方,这本书就没有价值,或者太难超出了自己的认知,或者太简单自己都知道,那就没必要记笔记了。
如果触动点太多,那就选出最触动的地方,不要贪多,一次只选一个点,这样才不会贪多嚼不烂。
或许有人问,一本书只选一个点会不会太慢了,有效果吗?
其实不然,即使你一个月只读一本书,一本书一个点,那么一年也有12个触动点,听起来好像不多,但是又有几个人一年能改变12个点呢?
一年12个点,两年呢,三年呢?……
那些不读书不努力改变的人,肯定年复一年老样子;而那些沉迷于读书数量却不重视改变的人,改变也是微乎其微。
读书是有复利效应的,它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式的。
读书越多,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越强,读起来更快,知识更渊博,你的改变也会越来越好,离你的理想越来越近。

讲真的,一开始我对触动读书法也抱有怀疑态度,因为我那时太渴望改变现状了,把一切都寄望于读书上,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装进脑子里,怎么可能用这种笨办法呢?
我因周岭而觉醒,却没学他的笔记法,反而走了不少弯路,兜兜转转一圈回来,我发现还是这个方法好,越简单越有效,越能坚持下去。
既然认为它好,那就极度践行它。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做好。
但凡一件事有值得去做的价值,那就必须去做,甚至拼命去做好。
我是从《拖延心理学》开始践行触动读书法,因为我总想着完美,要做必须做好,所以做起一些事来就会拖延。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地方就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就深入践行这一点。
每次只要我想做什么事,想到了就立马去做,哪怕做不好也要做,一开始心理很难受,慢慢就习惯了。
通过这种方法,我基本克服了拖延。
后来我想养成跑步的习惯,因为我血压有点高。
于是我读了《掌控习惯》,里面提到了一点,想要养成习惯--“想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用小赢证明给自己看”。
我想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所以我才要跑步。
一开始我每天只跑五分钟,跑完了就撤,再给自己比个耶。
就这样,一点点增加距离、拉长时间,用一次次的小赢来证明给自己看,现在我能一口气跑五公里了。
跑步的习惯自然而然养成了,一点痛苦都没有。
你看,我读了两本书只改变了两个点。
但是这两点,对我来说改变太大了,简直如脱胎换骨一般。
当然,触动读书法或许适合我不适合你,不论你用那个方法,请记住,读书的本质在于改变。
只要紧紧盯着“改变”这个根本目标,一切方法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现在,我要养成写作的习惯了,从公众号日更开始。
你会和我一起努力吗?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