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你不敢与他人交流,不是因为你社恐,而是因为你本身就不想去社交,所以才把社恐作为借口。


▲点击上方“李壹尘”
关注我,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
▁▂▃▃▂▁
这是我日更公众号第282/1000天
你好,我是李壹尘,一个下班写作、拼命向上生长的80后。
我从小就社恐。
小时候每次见到外人,父母总让我叫人,我都会害羞的躲到父母身后,他们就会说,哎,这孩子太内向了,不爱说话。
长大后我的话也很少,除了亲近之人,很少会跟人交流,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可以一个月不说话也没事。
刚开始日更写作,我也经常在文章说自己多么多么社恐,每次有读者加过来,我都心惊肉跳,怕他们跟我聊天。
后来我一时冲动组建了读书会,刚开始的时候我焦虑了好几天,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分享,不敢跟人交流。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我慢慢不再害怕焦虑了,甚至还能跟群里的小伙伴天南地北的聊天了,哪怕在现实中,我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再惧怕与人聊天了。
以前我以为是锻炼出来的,直到共读了《被讨厌的勇气》,我才明白,自己不是天生社恐,而是把社恐当做了借口,不愿意去跟人交流。
这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被称为“目的论”,与之相对的是佛洛依德的“原因论”。
原因论:侧重于过去的事件或经历作为当前行为和心态的原因。例如,一个人因为小时候的家庭环境而害怕与人交往。 
目的论:则认为你的行为和心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为之,即使这些目的看起来是由过去的事件引起的。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不想出门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的情绪。
《被讨厌的勇气》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非常社恐,害怕见人,一到人前就脸红,她说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个脸红恐惧症。
哲人就问她,如果这种脸红恐惧症治好了,你想要做什么?
女孩说,她有一个非常想要交往的男孩,偷偷喜欢了很多年却不敢表白,只要治好了脸红恐惧症,她就马上跟他表白,希望能够交往。
哲人说,我能治好你的病,但是我不会给你治,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始终抱着“如果这样,即使告白也肯定被拒绝,到时候就会更没自信了”的念头。
也就是说,女孩不是因为脸红而不去告白,而是因为她害怕表白失败,才制造出脸红恐惧症来保护自己。
就像是我小时候不喜欢叫人,不是因为害羞,而是把内向当成了借口,“反正我内向,不叫人也没事,大家都知道我不爱说话”。
可当我组建了社群之后,内向社恐就不能成为我的借口了,因为我必须去分享,没有退路可言,自然而然我就改变了。
同理,很多人说自己是社恐,不敢去和别人社交,其实他们不是因为社恐而不敢社交,而是因为不想社交,不想出头露面,所以才用社恐当借口。
很多学生说自己不喜欢学习,所以不去学校,其实正好相反,可能是他们不喜欢去学校,所以才说自己不喜欢学习。
阿德勒说:“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很多人觉得自己无法改变,不是真的改变不了,而是因为他本身就不想改变,这是他的目的。
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去改变。
共勉。

这里是个小尾巴~
我建了一个90天共读社群,一天一块钱,已有四十多位小伙伴加入,现已运行过半。
群里是一群爱好读书、坚持自律之人,为了共同的梦想聚在一起,自律自强、自我成长!
现在共读的是《被讨厌的勇气》,如果你经常感到自卑、自我怀疑,对人际关系感到疲惫,想要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欢迎和我们一起共读好书~
······END······
下面这个是我小号,欢迎点点关注,以免失联。
推荐阅读:
《认知觉醒》:一个人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为什么内心感受不到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越来越厌恶自己?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一个人如果总是亏待自己,就容易疼痛生病,影响生活质量,还要花很多能量去平复心情,而这些损耗没一样是免费的。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有时候别人让你善良大度一点,往往是因为你已经是被选中的那个牺牲品,这只是为了堵你的嘴,千万要清醒。
···········
作者简介:
我是李壹尘,曾经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多年,2021年开始觉醒读书,拖延两年之后,2023年10月开始日更公众号,现已更新260多天。希望自己能活成一道光,温暖和照亮这个世界,通过自律和行动,去遇见更好的自己。
欢迎加我微信,交个朋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