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47:恋情的终结 The End of the Affair


对于我来说,安逸就像是在错误的地点或者错误的时间里勾起的错误的回忆:人在孤独的时候宁愿不要安逸。
                             ——格雷厄姆·格林《恋情的终结》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二战期间,英国伦敦,作家莫里斯和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萨拉是一对婚外恋人。
飞来的炮弹中断了两人的恋情。炮弹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
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于是,萨拉不辞而别。
不知就里的莫里斯妒恨交加。两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当初那段感情中炙热的爱、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着莫里斯。
莫里斯怀疑萨拉另有新欢,于是请了私人侦探调查。
最后,从萨拉的日记中,莫里斯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
追悔之余,莫里斯提出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但此时的萨拉已经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

图源:网络
这段恋情最终如莫里斯预言的那样,变成了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
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小说记述了爱情开始的时刻,以及最后的时刻。
书里有狂热的爱、狂热的恨、狂热的猜疑、狂热的嫉妒、狂热的信仰,有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英国作家,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在67年写作生涯中,他创作超了25部小说,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
1950年,格雷厄姆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他一生被提名多达21次,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
1976年,格雷厄姆获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1981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1986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其功绩勋章。

图源:网络
格雷厄姆一生游历于墨西哥、西非、南非、越南、古巴、中东等战乱之地,甚至任职于英国军情六处。
从事间谍工作的经历也成为他创作小说的题材。格雷厄姆关注人灵魂深处的挣扎与救赎,以及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
威廉·戈尔丁评价格雷厄姆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
每年他生日期间,在英国赫特福德郡——他的出生地,都会举办为期4天的格雷厄姆·格林国际艺术节。
全球的粉丝齐聚这里,参加纪念活动。

作品赏析
人性的爱情
《恋情的终结》是格雷厄姆·格林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他将此书献给C——他的婚外恋情人凯瑟琳。

图源:网络
凯瑟琳与格林相恋时,格雷厄姆42岁,已经是一位有名的作家,而凯瑟琳30岁,是5个孩子的母亲。
格雷厄姆的人生哲学决定了在他们热恋期间,自己还可以有别的情人,但绝不允许凯瑟琳有别的男人。
于是他怀疑和嫉妒她拥有的一切,包括她的信仰,甚至憎恨她的丈夫和五个孩子。
“爱情是狂热的,也是自私的,多少人在爱中受尽折磨和痛苦,但很少有人能拒绝爱情的诱惑。”(格雷厄姆《恋情的终结》)
小说里很多细节都来自格雷厄姆自己当时的恋情。萨拉的丈夫与凯瑟琳的丈夫都叫亨利,这让凯瑟林的家人非常愤怒。
在格雷厄姆与凯瑟琳的关系中,爱、恨、妒忌、绝望、占有、厌恶、迷恋、猜忌,一刻不停地交互出现,甚至同时存在着。
“爱是一种抛弃一切物质形态的价值体系。”
“我不知道他在哪里。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在同一片沙漠里,在寻找的也许是同一眼泉水,但相互看不见,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要是我们在一起的话,沙漠就不再会是沙漠了。”(格雷厄姆《恋爱的终结》)

图源:网络
小说毕竟是虚构的,小说的灵感来自生活,但故事情节和表达方式肯定经过作家的加工。
在现实中,也许凯瑟琳老公亨利看似软弱的包容才是正确的。凯瑟琳从未真正想过离开亨利,他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我们需要克服的是自己的自私和贪婪、嫉妒和愤怒。要么占有,要么绝望,就会陷入一种可怕的情感牢笼,从而失去对真正爱情的感知力。
格雷厄姆说,所谓的灵感,其实是作家潜意识的东西,要经过外界事物的刺激才可以被激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小说写作也不完全是虚构。
爱情与宗教
看格雷厄姆的《恋情与终结》,会想起纪德的《窄门》。
“窄门”出自《圣经》。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13章24节)
在小说《窄门》中,读者体会到因为虔诚的信仰而对人性和欲望的克制。对于不信教的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
小说《恋情的终结》则充分暴露人性的本能。在努力克制关于爱的本能之后,在信仰的指引下自我救赎。

图源:网络
小说中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它并非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
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小说探讨了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
就算不信教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是与非。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爱是永不止息。”(《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3章)。
米兰·昆德拉说:“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一部小说,若不被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知识是小说唯一的道德。”
《恋情的终结》这部书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叙事特点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很多英国的大作家都喜欢采用第一人称。
格雷厄姆曾表示,他受到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的影响。他对第一人称的叙事大为赞叹,于是运用到自己的小说《恋情的终结》中。

图源:网络
第一人称的叙事不仅增强故事的可信度,而且让读者更加贴近作品,不知不觉产生共鸣。
小说叙事上的第二个特征是没有开始和结束。
诺贝尔奖得主奈保尔说过,“生活并没有清清楚楚的开始和结尾。生活就是不断地在进行。你应当从中间开始,从中间结束,而一切就在其中。”
在叙事时间上,小说有两个时间轴,一是莫里斯和亨利的再次见面,莫里斯雇佣侦探,一直到结尾;第二个是莫里斯和萨拉的旧日恋情。
回环的叙事时间线索,不断穿插莫里斯与萨拉的相识、相恋以及诀别。

作品影响
《恋情的终结》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小说,入选2015年《卫报》历史百大英语小说和BBC历史百大英国小说。
2014年,英国《每日电讯报》评价它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图源:网络
威廉·福克纳评价:我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是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如此。
《恋情的终结》也是对大作家马尔克斯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马尔克斯从这本书中汲取了天主教的元素,并用在自己的创作中。
“我曾以极大的兴趣阅读过《恋情的终结》。我从这部书中借用过一只船,这是大主教的船,我把它用在《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这部书里。”(马尔克斯)
小说先后5次被改编成电影和歌剧。1999年版由拉尔夫·费因斯和朱丽安·摩尔主演,获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数十项提名。
其他改编电影还有:1955年,爱德华·迪麦特雷克执导、黛博拉·蔻儿主演的同名电影,并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1年,印度宝莱坞也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爱无止境》。
2011年,意大利乐队 Daisy Chains 发行一张致敬格林的专辑,并用书中第一句话“故事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A Story Has No Beginning or End)”为名。
专辑中第二首歌曲是小说的同名歌曲,《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
2012年,小说由科林·费尔斯献声,录制成有声读物。

图源:网络

名人评价
虽然把诺贝尔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
                                                        ——马尔克斯
我这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是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如此。
                                                    ——威廉·福克纳
《恋情的终结》是我读过最寒冷刺骨的反爱情小说,可怜的莫里斯!可怜的莎拉!可怜的亨利!
                                                       ——约翰·欧文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不断被阅读和提起,他是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
                                                    ——威廉·戈尔丁
—— End ——

图源:网络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每日分享我读过的好书。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每周一景N0.34:朱家角古镇 Zhujiajiao Ancient Towns
观影日志14:雄狮少年 I Am What I Am
读书笔记146:权力与荣耀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观影日志13:盗梦空间 Inception
读书笔记145:菊与刀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观影日志12:楚门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读书笔记133:纯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
读书笔记132:玫瑰的名字 Il nome della rosa
读书笔记131:基督最后的诱惑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
往期回顾10:别让我走 Never Let Me Go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