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志34:亲爱的法兰基 Dear Frankie


母爱的伟大你想象不到。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9岁男孩弗兰基跟着单亲妈妈莉兹生活,从懂事起,他们就不停搬家。这一次是搬去爱尔兰跟外婆一起住。
弗兰基问妈妈是否还会搬家,外婆铁青着脸说:再也不搬了,除非搬去坟墓!
从母亲和外婆的谈话中,弗兰基知道大人有些事情瞒着他。但他不关心,因为他总是沉浸在自己宁静的世界中,做自己喜欢的事。
弗兰基是一位聋儿,听不见别人说话,但他擅长读唇语,因此与人交流并不困难,并且能与正常孩子一样上学。
弗兰基聪明好学,尤其喜欢地理,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是让那个并不太聪明的同桌里基·门罗很妒忌。
弗兰基从未见过爸爸,他只知道父亲是一名船员,在一艘名叫“阿克拉”(Accrra)的远洋船上工作。
这也是他喜欢地理的原因。“阿克拉”号经过的港口都被弗兰基细心地标记在地图上。

图源:网络
除了跟爸爸写信之外,弗兰克很少与别人交流,甚至妈妈莉兹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莉兹每月都会去邮局从固定的信箱取信。
其实,这是母亲莉兹为儿子编织的一个善意的谎言。多年来,她一直冒充弗兰基的父亲给儿子写信,并从回信中了解儿子的内心。
事实上,母子俩不停搬家是为了躲避家暴。弗兰基也不是天生耳聋,是因为父亲家暴所致。
尽管这样,莉兹还是努力维持父亲在弗兰基心中的完美形象,并坚持以父亲的名义给儿子写信。
一方面,这是了解孩子心理成长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他缺失的父爱。
有一天,同桌里基递给弗兰基一张报纸,上面说“阿克拉”号将在两周内停靠在他们那座的小城的港口。
里基打赌弗兰基的父亲不会来看他,但倔强的弗兰基用自己所有“家当”赌爸爸会下船来看他,并且写信告诉了爸爸。
莉兹知道后心急如焚,“阿克拉”号是她随口编的,没想到真有一艘船叫“阿克拉”号。
她既不希望谎言被戳穿,又不知道去哪里去找一个船员爸爸,来满足弗兰基的心愿。

图源:网络
莉兹在外游荡了一个晚上也想不出办法,天亮时偶遇薯条店老板玛丽,将遭遇一五一十告诉了她。
玛丽一直同情并关心母子俩,并为莉兹解决了工作问题。没过多久,她就物色到一名男子,只要给钱就能帮忙。
莉兹看着眼前英俊的男子,有点不敢相信。她将弗兰基与父亲的书信交给他,男子收了钱之后一口答应。
“阿克拉”号靠港的那天正是弗兰基参加足球比赛的日子。他对足球并不上心,独自一人坐在港口的山坡上,眼睛望着“阿克拉”号。
他知道父亲不会来看他。这只是他的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
傍晚,玛丽找到弗兰基并把他带回家。见到已经等他多时的“父亲”,弗兰基将信将疑,表现得很冷漠。
男人送给弗兰基一本关于海洋的书,弗兰基非常喜欢。他相信眼前这个陌生人就是一直跟他写信的爸爸,因为只有爸爸才知道他喜欢什么。
莉兹催促他们赶快去足球场兑现诺言。弗兰基不仅在同桌面前挣回了面子,还让“父亲”教他踢足球。
第二天,男子带弗兰基登上了“阿克拉”号。一家三口登山游玩,其乐融融。男人的表现完全符合弗兰基心中的父亲形象,莉兹内心充满感激。

图源:网络
晚上,在玛丽和男人的一再邀请下,莉兹和弗兰基一起参加了酒吧聚会,玩得很开心。弗兰基在“父亲”怀里睡着了。
男人将弗兰基轻轻放到小床上之后,被他房间里的书和墙上的地图深深吸引,他仿佛真正走进了弗兰基的内心世界。
迷迷糊糊醒来的弗兰基给“父亲”看了心爱的集邮册,并将自己亲手做的海马送给他,然后心满意足地沉沉睡去。
临走时,陌生男人与莉兹深情对望,两人灵犀相通,互相吸引,无奈分手在即。看着男人远去的背影,莉兹从口袋里拿出他退回的钱。
与此同时,弗兰基真正的父亲已经病入膏肓,他的姐姐找到莉兹,恳求再见母子俩最后一面。
莉兹独自一人来到医院,她拒绝了丈夫握手言和的要求,也拒绝带弗兰基来见他,但是他带来了弗兰基的照片和他画的海马。
父亲最后平静地离开人世,莉兹将真相告诉弗兰基。弗兰基一边望着远去的“阿克拉”号,一边十分平静地向母亲点点头,其实他早就知道真相。
对于某些人,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原谅。
莉兹终于忍不住问玛丽,在哪里找到那位扮演父亲的陌生男人。玛丽平静地回答:他是我哥哥。

图源:网络
影片最后的画面是莉兹从容走远的背影......

影片赏析
这是一部典型的欧洲电影。开头没有过多交代,留下许多悬念。随着情节展开,谜底一一揭开,在结尾处达到情感的高潮。
影片由肖娜·奥尔巴赫执导,杰拉德·巴特勒、艾米莉·莫迪默、杰克·姆塞洛纳主演,2004年5月上映。
影片拍摄地是英国的一个港口小城。从人物形象到风景特色,都洋溢着浓浓的英伦味道。
相比美国同类影片,英国电影更加含蓄抒情,具有童话色彩。
影片主题,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关爱,二是伟大的母爱,三是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成长,四是涉及残疾人的话题。
影片是关于一个“谎言”的故事,但是从头到尾,我们只看见伟大的母爱和儿子对她的体谅。

图源:网络
影片讲家庭暴力,但是全片没有出现一个暴力镜头。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我们有权利选择不原谅。
这是我们对待家暴的态度。这部电影至柔又至刚。
影片对白不多,以书信为主的内心独白很有感染力。人物关系不复杂,重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
可以说,影片中所有演员,从举手投足到眼神和表情都充满了戏份,十分完美。
片中还展示了英国的学校和酒吧文化。
结尾处的长镜头将观众的情感推向高潮,凸显情感真相,让观众留下深刻记忆,产生一些遐想和思考。
这些都是英国电影的魅力。
影片又名《法兰基,我的爱》。
—— End ——

图源:网络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每周一景N0.43:杭州印象(四) Hangzhou Impress
名画欣赏·3:达·芬奇-天使报喜(Annunciation)
往期回顾18:占有 Possession
读书笔记166:古董局中局 Mystery of Antiques
观影日志33:迫在眉梢 John Q
读书笔记165:长安十二时辰 The Longest Day in Chang An
观影日志32:12怒汉:大审判(俄版) 12
每周一景N0.42:杭州印象(三) Hangzhou Impress
名画欣赏·2:达·芬奇-基督受洗 The Baptism of Christ
读书笔记164:沉没的西雅图 Sunken Seattle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