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日志53:地雷区 Land of Mine


“你回家想做什么?”
“我要去做建筑工人,德意志需要我们去重建。”少年战俘说。
                                                        ——《地雷区》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1945年5月二战结束后,丹麦西海岸留下4万多枚地雷。丹麦军官卡尔·莱奥博德·拉斯穆森押着一群德军战俘男孩,在无人的海岸线上开始排雷。
按每小时排除6枚地雷的速度,需要3个月完成任务。卡尔中士对战俘说,3个月后可以回家。
然而,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这些战俘都是十分年轻的军人,内心既恐惧、惶惑,又怀着一些希望。
“你回家想做什么?” “我要去做建筑工人,德意志需要我们去重建。”少年战俘说。
经过简单的培训,丹麦军官留给他们一张地雷的分布图,排雷小队就在中士监管下开始工作。
刚开始,由于经验不足,陆续有人受重伤或失去性命。少年战俘的心理和精神受到沉重打击。
渐渐的,他们顾不得害怕,开始与饥饿做斗争。他们在深夜偷了附近农场的饲料,却不知这些饲料里混杂着老鼠屎。

图源:网络
看着少年战俘一个个出现严重的呕吐、腹痛,中士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终伸出援手。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中士对这群少年战俘从憎恨到怜悯,到同情,最终产生了像兄长一般的关爱之情。
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和煎熬,忍受不时失去同伴的痛苦之后,终于有几名幸存者熬到了任务结束。谁知,噩运还在继续。
丹麦军方高层又下达了新的排雷任务,少年战俘再次被运往新的目的地。
途中,卡尔中士做出一个选择,他让幸存的几个孩子越过国境线,回到德国,开始新的生活。
从职业和身份上说,他违抗军令犯了大错,但从人性的角度说,他排除了自己心里的地雷,真正终结了战争......

电影赏析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二战结束后,2000多名德国战俘徒手排除了丹麦海岸线上45000多枚地雷,战俘中很多是年纪很轻的少年。

图源:网络
电影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公之于众,也将人性的多面性反映得淋漓尽致。
影片背景是白茫茫的沙滩,远处的天空和海一样蓝,风景秀美就像度假区。然而,这样干净的画面反衬出战争的残酷。
影片没有隆隆的炮火声,也没有吵闹打架的混乱场面,平静、安静的氛围一次又一次被不期而至的死亡讯息打破,一层又一层地增加压抑和绝望的气息。
影片抒情而残酷,节奏张弛有度,人物形象点面结合,演员表演十分投入,小演员们的表情和情绪很有感染力。
卡尔中士看似麻木冷漠,其实内心善良真诚。片中在表现他激烈的思想斗争时,采用背影画面,慢慢从侧面转向他镜中的脸和坚毅的眼神,完美表达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和性格特征。
影片通过牧场女主人和丹麦军官的表演,以点带面表现战后人们对待德国战俘的态度,没有很强的戏剧冲突,对白寥寥数语,但震撼人的心灵。
“停战,不只是现实的炮火不再燃起,只要人心中的炮火依旧燃烧,战争就远未结束。 ”
地雷不只埋藏在沙土之下,也埋藏在人心和人性的深处。
对战争的反思和道德的批判,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准。影片获得最佳男演员、最佳音乐等多项国际大奖,代表丹麦电影真实、含蓄的艺术特色。

图源:网络
在真实的历史中反映真实的人性,这是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 End ——

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读文学,看经典,追寻城市记忆,每日分享。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历史文化N0.3:大运河·3-望亭
每周一景N0.53:乡村振兴·7-小桃源
名画欣赏·2:达·芬奇-基督受洗 The Baptism of Christ
读书笔记164:沉没的西雅图 Sunken Seattle
观影日志31:不一样的天空 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
读书笔记163:纽约三部曲 The New York Trilogy
观影日志30:剪刀手爱德华 Edward Scissorhands
往期回顾17: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We Are Not Ourselves
每周一景N0.41:杭州印象(二) Hangzhou Impress
名画欣赏·1:达·芬奇-亚诺河谷风景

小赏怡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