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95:最蓝的眼睛 The Bluest Eye


邪恶的人以邪恶的方式去爱,残暴的人以残暴的方式去爱,软弱的人以软弱的方式去爱,愚蠢的人以愚蠢的方式去爱。

图源:网络

内容简介
1941年,这是一个白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故事发生在美国俄亥俄州洛林市某个黑人社区。黑人女孩皮科拉11岁。
她的母亲早就知道,这个长得非常黑的女儿长大后不会是一个吸引人的女孩。
小说的叙述者是克劳蒂亚·麦克蒂尔,皮科拉唯一的朋友,她比皮科拉小两岁。
皮科拉相信:如果自己的皮肤是白色的,那么生活就会美好得多。她还开始相信:蓝色的眼睛是一个白人的象征。
皮柯拉的父亲是乔利·布里德洛瓦,作为一个非洲裔美国人,他时常因为出身而遭受挫折与羞辱。
皮柯拉亲眼看着父亲梦想破碎,逐渐变成一个暴徒。母亲波林在白人家庭做女仆,她对干净整齐的白人家庭十分羡慕。
在一个春天的下午,父亲喝得烂醉回家。当时家中只有皮柯拉和父亲两人。他强暴了皮科拉。

图源:网络
不久,父亲再次强暴皮科拉,并导致她怀孕。身心遭受伤害的皮柯拉太想从这残酷的现实中逃走了。
她拜访了在索阿菲德教堂担任牧师的迈卡·伊莱休·惠特科姆。皮科拉请求迈卡给她一双蓝色的眼睛。
为了钱,骗子牧师迈卡声称自己可以帮助皮科拉实现梦想,条件是,皮科拉必须先为他执行一个任务。
迈卡早就想除掉一只生病的老狗。他给皮科拉一块有毒的肉,让皮科拉拿肉去喂那只老狗,并欺骗她说,这样她就能实现愿望。
皮科拉眼睁睁看着那只老狗吃了有毒的肉之后在地上痛苦挣扎,最终死去。她吓坏了。
之前被强暴的阴影,再加上这次受惊吓,皮科拉疯了。她彻底逃避现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
皮科拉幻想着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而且还拥有了一个亲密的朋友。
这个朋友总是不离她左右,因为皮柯拉已经拥有世界上最蓝的眼睛......

图源:网络

作者简介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2019),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雷恩,美国黑人女作家。
20世纪60年代末登上文坛,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闻名。
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苏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娃》《宠儿》《爵士乐》《天堂》等。
1966年起在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她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1969年,莫里森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此后,她经常应邀撰写社会评论,为黑人的利益而呼号。
莫里森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0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
1970年代初美国第二波女权运动中,莫里森以《黑人女性对女权运动的态度》公开发表对当时女权运动的看法。
1988年起,莫里森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同年获美国普利策文学奖。

图源:网络
1993年,莫里森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黑人女作家。获奖理由是: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表达方式。
2003年,新书《爱》再次引起广泛关注。2012年发表第十部小说《归乡》。2015年《上帝,救救孩子!》再次为种族平等呼吁。
2019年8月5日夜里,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奥巴马称她为“国宝”。

创作背景
1941年前后,美国白人对黑人“肉体奴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南方黑人穷困潦倒,社会处处隐含种族歧视。
于是,美国白人竭力泯灭黑人古老质朴的传统,以求达到“精神奴役”。
一部分黑人因为物质生活得到些许改善而自觉满足,全盘接受白人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中抛却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奴隶制结束后,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体仍然被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身体政治所支配。这种支配不像奴隶制下那样血腥残忍,却同样险恶。
正如小说所反映,黑人将白人优越、黑人低劣的种族主义思想内化为自觉要求,本书试图“打击种族自卑神经的痛处”。

图源:网络
同时,小说揭示了这种“将整个民族妖魔化”的精神奴役竟然在社会最脆弱、最易受伤害的成员——孩子和女性身上扎下了根。
黑人女孩皮科拉将自己遭遇的不幸归咎于自己非白人(即不可爱)的身体,因此渴望拥有一双白人女孩拥有的蓝眼睛。
在皮科拉看来,蓝眼睛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通行证。
作者在小说中并未直接驳斥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身体政治的荒谬,而是探索它对黑人精神世界造成的毁灭性后果。
莫里森通过反映“种族自卑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扎了根”来解释种族自卑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小说赏析
莫里森的小说聚焦黑人不幸的历史、坎坷的命运、匮乏的精神世界,并从黑人的立场上阐述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自然是白人欺压黑人的最好工具,然而,自然又是黑人获得快乐和希望的源泉。
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作者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于工业破坏自然的极大不满。

图源:网络
小说的主题除了种族主义之外,还有突出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
把自然环境与女性进行完美融合的代表作就是 《最蓝的眼睛》。
—— End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日分享我读过的好书。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读书笔记094:消失的13级台阶 消えた13段の階段
每周一景N0.21:邬达克建筑之旅 5
读书笔记093:不存在的骑士 Il cavaliere inesistente
读书笔记092:树上的男爵 Il barone rampante
读书笔记091:分成两半的子爵 Il visconte dimezzato
往期回顾6:上海孤儿 When We Were Orphans
读书笔记090:看不见的女孩 La Chica Invisible
读书笔记089: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每周一景N0.20:邬达克建筑之旅 4
比较与评论4:《江南三部曲》与《红楼梦》(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