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人物6: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被歧视也不会让你的道德水准更高。我还知道,男人不是天生就坏,他们只是拥有特权。而特权令人盲视、失去洞察力,因为这就是特权的本质。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

图源:网络

人物简介
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1977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南部城市埃努古。
起初在尼日利亚大学学习医药学,19岁时前往美国,先在德雷塞尔大学学习传媒学和政治学。
后又转学到东康涅狄格州立大学,2001年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
2003年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紫木槿》获得2004年橘子小说奖的提名。
2006年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半轮黄日》成为她最著名的代表作。
这部小说窥探了尼日利亚的内战伤痛。获2007年橘子小说奖,2015年更被评为“橘子小说奖十年最佳小说”。
她也因该小说成为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图源:网络
2008年又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她往返于尼日利亚和美国两地。
2013年,她第三部长篇小说《美国佬》(Americanah)令她在美国爆红。
小说呈现了作者对美国种族政治的思考和感受。摘得2013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并且成为超级畅销书。
2015年,她被《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
2017年,她获得哈佛大学荣誉人文博士学位。
奇玛曼达有“尼日利亚的托尔斯泰”之称,被视为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70后作家之一。

种族主义
我们把科菲这样的人称作美裔非洲人,不是非裔美国人,那是我们对祖先是奴隶的兄弟姐妹的称呼。
                                  ——《美国佬》(Americanah)

图源:网络
在阿迪奇埃的作品中,我们理解到不一样的种族主义。作为种族主义的下位者,“生而有罪”带有复杂的印记。
我们一直以为肤色是种族歧视最鲜明的标志。事实上,除了肤色还有头发。
非洲人的头发卷曲缠结,这种自然的头发被种族主义的上位者视为丑陋、肮脏、不体面之物。
昔日的黑人奴隶被要求紧裹头巾藏起卷发,今日美国企业以面试者自然头发“不够整洁”而拒绝录用。
与《美国佬》中伊菲麦露一样,阿迪奇埃也是到了美国才意识到自己是个黑人。
阿迪奇埃经历了漫长的与头发的斗争。为了将头发拉直,阿迪奇埃几次烫伤了头皮。
其次,阿迪奇埃意识到一个微妙的讽刺——非裔美国人和美裔非洲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
例如:她的观点与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完全不同。
阿迪奇埃在《美国佬》一书中对种族主义提出现代而尖锐的批判。在其他国家考虑友谊是否成立时,美国人永远将种族因素排在第一位。

托妮·莫里森,图源:网络
关于种族议题,阿迪奇埃可以把《美国佬》书写得幽默,而莫里森不能。
作为非裔美国人的莫里森在美国一出生便是黑人,从婴儿时代起就会因肤色而受到敌视。
”我从莫里森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从不移开目光,她站在痛苦面前直视痛苦。”(阿迪奇埃)
阿迪奇埃则与《美国佬》中伊菲麦露一样,她们并非出身于战乱和贫穷的非洲,她们是中产阶级的孩子。
她们吃得饱,穿得暖,读过书,英语流利。她们考虑的种族主义议题不是一百年前奴隶制与黑白之战,而是涉及阶级、地区、性别和意识形态。
人们往往能够理解一个人“逃离战争、逃离那种粉碎人灵魂的贫穷”的举动,而无法理解“从没有选择的、令人压抑的颓废中逃离的需求”。
阿迪契在《美国佬》中写道,“他们中没有人挨饿,或遭强奸,或来自被烧毁的村庄,但只是渴望有选择和有保障。”
在特朗普统治时期,美国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重新崛起,右翼分子掌握话语权,人们对于种族、歧视、隔离、宗派主义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那段日子,为了追求“选择和保障”来到美国无疑更加艰难,“现在人们想拿一个旅行签证都面临着重重阻碍,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政策颁布,”阿迪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图源:网络
“当以民族主义为代表的极端右翼在全球兴起,受到威胁的其实是所有少数派、所有与他们不同的人。”(阿迪奇埃)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的种族议题适用所有人。

美国佬
他们自己也嘲弄非洲,交换荒唐、愚蠢的故事,他们对嘲弄感到心安理得,因为那是源自于憧憬的嘲弄,源自于想看到一个地方再度崛起的心碎愿望。
                             ——《美国佬》(Americanah)
在美国生活了13年的伊菲麦露决定回国。终于踏上故土之时,她发现尼日利亚早已大步向前,而自己被抛在原地。
新兴中产权钱交易,知识分子离地三尺,女性为物质放弃爱情,男性为权力背信弃义,穷人动不动乞讨,富人以标准英音为荣,对西式生活跃跃欲试......
第三世界的活力与不堪同时涌来,她悬停于不是家乡的美国与同样不是家乡的新尼日利亚之间,无处落脚。
“美国佬!”朋友这样嘲笑伊菲麦露,一个没有美国口音却总是用美国眼光看问题的“不合时宜者”。

尼日利亚内战,图源:网络
看到这些内容,感觉似曾相识。是否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都将走向“美国佬”的命运?
在接受了现代教育和西方价值观之后,与本土的文化产生隔阂,夹在我本来是谁与我想成为谁之间,无法安身?
尼日利亚是非洲强国,受美国和中国的影响较深,发展迅速。阿迪奇埃在美国和尼日利亚之间来回奔走,对社会的变化感受颇深。
阿迪奇埃说,对她来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两种文化的鸿沟,而在于“人们太看重西方,甚至于开始鄙视自身”。
在她的故乡尼日利亚东南部,没人再学伊博语了,讲本民族语言的人受到鄙夷。
年轻人认为学好英语和中文普通话更为重要——在这个全球化的年代,语言应为未来计。
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Alain le Pichon)在《一神论的影子》中提到了“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的观点。
阿迪奇埃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无论是欧洲在某些方面向美国看齐,还是美国有些方面向欧洲看齐,全球化实际上都并非全球之事。
“世界上那些欠发达区域没有为这一进程提供什么可供想象和抵达的模式或需求。”

图源:网络
阿迪奇埃的一位朋友迫不及待想当富豪,问富了之后要怎样,回答是“买一艘船出海,或者去瑞士滑雪,做做慈善”。无一不是向西方看齐。
如此看来,我们今天不停地讲弘扬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何等重要!

女权主义
我本人对女权主义者的定义是,无论男女,一个说出”是的,性别问题在今天依旧一样存在,我们必须把那修正,我们必须做得更好”的人。
——《女性的权利》(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2013年美国歌手碧昂丝(Beyoncé)在单曲《Flawless》中引用了阿迪奇埃演讲的原声段落:
“我们对女孩说,你可以有雄心壮志,但不要太远大;你应该立志成功,但不要太成功,否则你会对男人构成威胁。
我们为什么教育女孩向往婚姻,却不教育男孩也同样向往。
我们教育女孩视彼此为竞争对手,不是在工作或成就上,而是在吸引男人注意力上。
我们教育女孩,她们在两性关系中不能表现得和男孩一样。”

图源:网络
“女权主义当然是广义上的人权的一部分——但选择使用‘人权’这个含糊的表述,等于否认性别问题的特殊性和具体性,那将用以佯装千百年来受到排斥的不是女人。而事实上,那个问题关系的不是全体人类,而是特定地关系到作为女性的人。”(阿迪奇埃)
”做一个女权主义者并非有谁强加于我,我选择在一系列平台上表达女性主义的立场,是因为性别平等这件事情真的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我既然选择了这么做,就要承担相应的代价,其中就包括人们对我的文学成就的轻视或忽视,也包括我在尼日利亚受到的巨大敌意和种种批判。”
在阿迪奇埃身上,种族议题与性别议题重叠,严肃文学作者与女权主义偶像的身份重叠。她深陷某种争抢之中。
很难说阿迪契作为作家的名声与她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名声哪个更响亮。
她发表于2012年12月的TED演讲《我们都应该是女权主义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在YouTube上至今已有近560万点击。
另一方面,阿迪奇埃既是女权偶像,也是迪奥(Dior)的灵感缪斯和No7化妆品的代言面孔。
在2016年的迪奥秋季秀场上,“我们都应该是女权主义者”这句话被印在迪奥的T恤衫上。

图源:网络
在2016年《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评选的全球最佳着装女性中名列首位。
当被问及对于美国歌手艾丽西亚·凯斯(Alicia Keys)发起的、希拉里·克林顿声援的不化妆运动(#nomakeup movement)的看法时,
阿迪奇埃表示自己从小就爱美,女性有化妆的自由,也有不化妆的自由。

天纵之才
阿迪奇埃至今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两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作品。
她的TED演讲《单一故事的危险》与其后的《我们都应该是女权主义者》在YouTube上有超过一千万点击。
有着“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之称、同样是尼日利亚作家的钦努阿·阿契贝(Chinua Achebe)称阿迪奇埃为“天纵之才”。
当看完她的小说和她对于种族主义、女权主义、“美国佬”等关键词的阐述时,我们已经真正认识了这位思想深邃的“尼日利亚的托尔斯泰”。

图源:网络
当媒体问及“最近在写什么”时,阿迪奇埃回答:绝对保密!
—— End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每日分享我读过的好书。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往期回顾
每月人物5: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每月人物4:东野圭吾 Higashino Keigo(下)
每月人物3:东野圭吾 Higashino Keigo (上)
每月人物2:张爱玲 Eileen Chang
每月人物1:石黑一雄 Kazuo Ishiguro
读书笔记118:紫木槿 Purple Hibiscus
音乐专辑2:香颂 chanson
每周一景N0.27:堂里
观影日志4:狙击手 Snipers
服饰专辑3:小黑裙 Little Black Dress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