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营销加上小鹏技术, 能干过华为大厂吗?



雷军三年造车,就甩出王炸车型SU7,短短1个月收获10万订单,将创造中国造车品牌交付新纪录,仅仅需要九个月,同时在4月北京车展上吸引了所有媒体目光,其他车企老板都只能跑到雷军那里赚流量曝光率,就连微博之王李想也不例外,可见雷军营销势能丝毫不弱于马斯克,堪称国内造车掌门人顶流网红。
何小鹏作为雷军好基友,华南理工男走妥妥技术路线,不仅玩自动驾驶,还搞起飞行汽车,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堪称国内车企顶流,马斯克认为与特斯拉不相上下,德国大众则花费50亿人民币,拿下小鹏汽车4.99%股份,只为小鹏教大众造智能车,那么雷军营销加上小鹏技术,能干得过华为大厂吗?
我的观点是很难,因为两者品牌定位存在巨大差异,当前小米汽车和小鹏汽车,虽然都进入20万价位豪华车市场,但走的还是高性价比路线,这在当前经济萧条和消费降级背景下,可能会很容易走量起规模,但是利润率和品牌溢价都会偏低,同时一旦品牌固化就很难往上走,这就是小米和小鹏都会遇到发展局限。
反观华为鸿蒙系列车型,传承了华为手机高端路线,任正非更是坦言要研发投入,华为产品就不能卖的太便宜,因此即便是定位最低车型智界S7都要25万起售,高端车型问界M9起售价则达到了47万,关键还能拿下50万以上级别销冠,这就是华为传递给消费者高端认知,同时品牌越高端预示着利润越高,就能投入更多资金研发未来核心技术,如此正向循环就能拥有汽车行业金字塔顶端地位。
此外小米和小鹏都是公开上市公司,是要定期公开财报信息的,这就会导致上市公司决策上受到股票价格波动影响,过度重视营收和盈利水平,从而在制定产品战略规划过于短视,不能做出更有前瞻性长远产品布局,如小鹏汽车受制于P7和G6利润太低,没有将这两款车型势能最大化,而是卯足劲头研发G9和X9两款高价车型,还有理想MAGA失利后,就放弃了原先制定纯电动车上市计划和自动驾驶研制计划,转而推出低价车型L6,就是为了保证销量,迎合上市公司财报对营收和盈利短期需求。
反观华为不是公开上市公司,就可以完全不受外部环境影响,可以根据自身对市场判断和前瞻性分析,从容布局核心技术研发,推出最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系列,更重要是财务信息不公开,还可能在与外部合作上充满灵活性,尤其是国内政商合作方式上留下足够大空间,这是小米和小鹏这种上市公司不能拥有优势。
最后华为承担着国家层面尖端技术突破重任,那就是Ai芯片和互联网操作系统,堪称新时期两弹一星,这就注定国家采购层面会给予华为更多支持,这样才能让华为有足够多利润,聚集足够多尖端人才,攻克最尖端技术,摆脱美国对华技术制裁,实现我国产业升级,这也是华为手机能占据国内高端市场,问界M9能称雄50万车型关键所在,不出意外智界S9有可能取代奥迪A6L,成为中国公务用车,这是小米和小鹏难以超越地方。
不过我们也不应该把两小品牌和华为大厂对立起来,他们都是中国汽车未来希望,只是产品定位不一样而已,就像手机领域小米、OPPO、VIVO和华为都能和平共处,华为鸿蒙智行可以承担起国家尖端技术汽车任务,小米和小鹏则在国内站稳高性价比车型脚跟后,承担起中国汽车出海任务,只有这样内外兼顾,中国汽车才能崛起于全球市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