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秋季渐凉,天气变化无常,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接踵而至,极限拉扯的温差更是让无数鼻炎患者叫苦。
肺开窍于鼻,肺有了问题,鼻子不过是替它受罪而已。
外邪侵入人体后,首先进犯的是我们人体的肌表和肺。
而鼻为肺之窍,所以鼻子首当其冲,人最先感受到的是鼻子堵塞了,呼吸不畅了。
邪气侵犯我们人体后,特别是热邪,一定会消耗我们人体的津液,我们就会出现发热、口干、口渴、咽喉肿痛、咳嗽、痰黄、鼻塞流黄涕、头痛等症状。
风热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的风邪和热邪组合成风热邪气侵犯人体,另一种是外界的风寒之邪侵犯人体,由于人体素有内热,外界的风寒与人体的内热纠缠也转化为热邪。
中成药鼻通丸就是治疗由于风热导致鼻塞的良药。
此方来源于北京地区沿用已久的经验方,以通鼻窍疗效卓著,故称鼻通丸。
方中苍耳子温和疏达,味辛散风,主入肺经,散风热,升清阳,通窍止痛,为君药。
为辅助君药增强散风、通窍止痛,方中配以辛夷,辛温发散,芳香透窍,其性上达,升达清气,有散风邪、通鼻窍之功;白芷辛散疏风,通窍止痛;薄荷散风清热,三药合用共为臣药。
为辅助臣药,加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配以佐药黄芩、鹅不食草。其中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功,为使药。
诸药合用,具有清风热,通鼻窍的功效。
治疗由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所致的症见鼻塞,时轻时重,或交替性鼻塞,遇冷则塞减,鼻气灼热,鼻涕色黄量少,嗅觉减退,头昏头病,流泪,舌红,苔薄黄,脉浮有力。
西医诊断为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见上述症状可辨证应用。
中医认为鼻炎多为外感风寒留滞鼻窍郁而化热所致,主要通过祛邪来缓解症状。
成人可以选择鼻通丸,儿童可以选择小儿鼻炎片,两者都是针对鼻炎患者的良方。
扩展阅读
秋季常见遇寒发作的鼻炎,用这两味药煮粥喝,治标又治本
秋季易发过敏性鼻炎,这个中成药,帮你解决鼻炎的困扰
咳嗽可能是受热了,这个方子能疏散风热邪气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