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的人想要在冬天进补,可以先用这个中成药开开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痰湿重的人,不要轻易进补。
痰湿就相当于是身体没排出去的代谢废物,也是很多疾病发生的诱因和基础。
身体内有垃圾,吃任何补益的药都很难补进去,反而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其实不是不受补,而是补得不是时候。
中成药二陈丸,就是用来清除停留在体内的痰湿、积滞的,可以帮助痰湿体质的朋友解忧除烦。
只有让身体处于一个相对“通透”的状态,然后再进补,才能避免出现“滋补不成反上火”的局面。
二陈丸是由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四味中药配伍而成。
由于陈皮和半夏是二陈丸中的主药,而且半夏在制做二陈丸中又以陈半夏最佳,因此称此药为二陈丸。
半夏辛温性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陈皮辛苦性温,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取“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之意;
茯苓甘平而淡,甘能健脾和中,淡能利水渗湿,断其源,竭其流,则湿无所聚;
甘草助茯苓健脾和中,兼制半夏之毒,调和诸药为使。
四药相配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有人二陈丸吃过之后,身体就不那么疲劳,不那么发沉了,这还没吃补药呢。
这种情况就说明他原本就不虚,感觉身体乏累只是因为体内有痰湿在作祟。
二陈丸药性偏温,更适合体寒的人。只有偏温的药物才能胜寒湿,把寒湿给蒸化出去。
中医治痰不仅要化痰,而且要解决痰的来源。
想想看,体寒的人火力不足,水就蒸发不出去。
而痰是阴性的东西,阴成形,阳化气。身体一旦受寒,身体的津液就凝结在一块,成为痰湿。
受热了也会产生痰,津液被烤干了,津液就粘稠了,于是生痰。
腻而偏白是寒湿,腻而偏黄是湿热。
治疗起来也是不同的,湿热的情况要用苦寒的药物去清利,这时候用二陈丸就不合适。
当然,产生痰的根本原因是脾虚,我们都要为自己的饮食偏颇和行为习惯买单啊。
扩展阅读
体虚,容易受凉感冒,并且体内有痰湿的,你需要这个中成药
现代人多肝郁、痰湿,可以用这个中成药来舒舒心,解解气
一个中成药,把痰湿垃圾带走,把气理顺,慢性咽炎自然就好了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