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今年各地的雨水都很多,所以今年的感冒有个特点,就是在外感的同时夹杂了很重的湿邪。
我们所熟知的外感发热,常与风、寒这两种邪气相关。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湿。我们需要分清类型来辨证。
湿为阴邪,与寒同属,其性沾腻,其症重着,秽浊,滞满。
湿邪侵犯束于卫表者,最突出、也是最特别的症候:
身体沉重,头蒙胀重如裹,乏力体倦,或胸闷,腹满恶心欲吐,或呕吐,不思饮食等外感秽浊症候。
外感冒湿虽也是外感病邪,但与外感风寒、风热上的治疗是完全不一样。
主要是以化浊利湿为主,无须使用发汗解表法,是湿化则自然除的道理。
湿邪感冒,大多数人对此缺乏认识,所以特意讲一下。
如果的确是湿邪感冒,就用三仁汤。三仁汤是祛除身体湿热,最拿手的方子。
三仁合剂是三仁汤的中成药方剂,用起来方便。
“三仁”者,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
吴鞠通取其宣化畅中、清热利湿,使气化行而湿郁开。
三焦是水湿的重要通道,把三焦打通了,湿热就有了退路。
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这便是三仁汤的思路。
首先,杏仁是用来清上焦湿热的。宣利上焦肺气,肺气宣发,可通调水道,有“提壶揭盖”之义。
其次,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调中。
最后,薏苡仁健脾利水,通利小便,清下焦湿气让湿热从小便走。
临床运用三仁汤的许多医案都给出了重要提示:
舌苔腻是湿浊证的重要指征,这在运用三仁汤时不可不识。
最后补充一点,在人体的脏腑功能中,能消除湿邪的主要是脾,是由脾气的健运,能化湿。
湿邪四时俱在,由于各种外邪除凉燥外常常夹湿,譬如汗出当风,汗被逼回肌腠就是湿。
所以治风也好,治寒也好,治暑也好,凡是夹湿的,都要特别注意不能使大汗出。
西医对湿邪没用概念,对这类感冒也就没有好的办法。
在遇到发热很久,治疗无效,西医检查不出个所以然来的时候,一般要考虑,是否感冒了湿邪。
病人浑身无力,低烧,持续好久都不能好,中医辨证论治,只要两三副中药就没事了。
扩展阅读
一个擅治湿热的中成药,化解失眠、口臭、尿黄
夏天最易胃肠型感冒,家中常备这个中成药
感冒了嗓子疼痛,咽喉上火,就用这个中成药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