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本文是纯干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想要少得病,就要保护好身上的两个部位,肾和脾。
脾是百病之根,它带来的影响很广泛,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脾,作为后天之本,我们可干预的东西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健脾的方法,让自己少得病。
参苓白术散作为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传统方、常用方,在多种内科杂病的治疗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药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药事机构编制及颁发的成药典,荟萃了历代方剂的精华,许多中成药名方都是出自于这部书。
根据原书记载,它主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
认为久服可“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参苓白术散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它不仅能治疗脾胃气虚,而且在因气虚而水液停滞、出现脾虚兼痰湿时,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原方是散剂,但现代常用的剂型有丸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胶囊等多种。
它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脾胃气虚夹湿证,表现为饮食不化、肠鸣泄泻、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
另一方面是肺脾气虚痰湿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
参苓白术散原方众多药物中,有许多能补益脾胃、化湿燥湿,且为药食同源的佳品,比如白扁豆、山药、薏苡仁等。
其中,人参能补益脾胃之气,白术补气健脾燥湿,茯苓健脾利水渗湿。
三药为君药,合用可以益气健脾,兼可除湿。
山药益气补脾固涩,莲子肉补脾涩肠,二药助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固肠止泻;
白扁豆健脾化湿,薏苡仁健脾利湿,二药助白术、茯苓健脾除湿止泻,四药共为臣药。
佐以砂仁芳香化湿、行气醒脾,可畅达气机,使全方补而不滞;
桔梗宣利肺气,配伍砂仁能调畅气机,使全方兼有脾肺双补之功,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可口服参苓白术散(丸)成药,具体服用量遵听医嘱。
中医认为气机阻滞则会脾胃失健,脾胃气虚则运化乏力,湿气便由此而来。
祛湿要先健脾,健脾则要益气。
参苓白术散是在补气鼻祖“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用健脾、祛湿、和胃三个步骤来夯实脾胃。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把多余的水湿化掉,从根源解决湿气问题。
除此之外,脾虚夹湿证者应少吃空心菜、生萝卜、槟榔等耗气的食物以及甜、黏、油腻的食物。
参苓白术散在使用时应注意,阴虚火旺证者应慎用,防止渗湿伤阴。
除了参苓白术散,临床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也常用于脾胃气虚。
具体如何应用与区分选择,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扩展阅读
分享一方,补足你的脾胃虚损,助你恢复脏腑功能
分享一个祛痰的中成药,上可养脾肺,下可护肠胃
冠心病伴有失眠?中医有一方,可补脾行气、化痰祛瘀、宁心安神
本文部分内容引用《参苓白术散 健脾祛湿的佳品》( 1.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