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爱拉肚子的,这些中成药一定要知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喜乐小语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今天说说腹泻、肠胃炎、肠易激的常用中成药。
一、寒湿型腹泻:最常见的腹泻类型
着凉了,或者吃了寒性的食物,肠胃受不了,消化功能又不足,容易引起腹泻。
这类腹泻往往来得比较急,先肚子疼,然后腹泻,有时肚子还咕咕响(肠鸣)。
大便像水一样,有酸臭味,还有没有消化的食物,也就是完谷不化。
中成药:藿香正气丸(水/口服液/颗粒/胶囊)
组成:广藿香、紫苏叶、白芷、陈皮、制半夏、姜厚朴、茯苓、苍术、甘草、大腹皮。
很多人以为藿香正气只能用于中暑,这是一个误区。
其实,藿香正气系列药物,可以用于脾胃有湿引起的腹泻。
也可以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
表现为头痛,头昏,胸闷,胃胀,腹胀痛,呕吐,腹泻,尤其适用于胃肠型感冒。
如果去外地担心水土不服,也可以带一些藿香正气中成药。
使用时要注意,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对酒精过敏的人不能使用,也不能与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药联合使用。
但藿香正气丸、颗粒、胶囊等其他类型制剂不含酒精,可以使用。
同类中成药有平胃丸、温中止泻丸、和中理脾丸等。
二、脾虚型腹泻:长期腹泻多见
这类腹泻往往是慢性久泻,平时大便过稀,饮食也少,进食后胃不舒服。
进油腻食物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夹有未消化食物,神疲倦怠。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散)
组成:人参、麸炒白术、茯苓、山药、炒薏苡仁、莲子、炒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健脾益气,用于脾虚引起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腹泻。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药对于腹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服本药时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也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同类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补脾益肠丸、参苓健脾丸等。
三、脾肾阳虚:老年人多见
脾肾阳虚型的腹泻常见于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就是五更泻。
就是每天黎明3-5点的时候就开始肚脐下的位置隐痛,然后开始肠鸣而泻。
大便也不成形,有未消化的食物,但便后腹痛感觉减轻。
平时还常有喜温怕冷,腰酸,四肢凉,舌苔淡白等肾阳虚症状。
中成药:固本益肠片
组成:党参、炒白术、补骨脂、麸炒山药。
本药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腹泻,腹隐痛,大便清稀,或有黏液、血便,食少腹胀,腰酸乏力,怕冷,四肢冷,舌淡苔白,脉虚。
也可以用于慢性肠炎见上述症状者。使用时要注意,湿热性腹泻、痢疾不宜用本药。
同类中成药有四神丸、温脾止泻丸等。
四、肝气犯脾:肠易激综合征
有的人情绪激动、紧张、生气时,就会腹痛、腹泻,或者大便次数增多。
比如出门前、演讲前、考试前,就出现这种情况,泻时急迫,泻后腹痛减轻,症状类似于西医的肠易激综合征。
中成药:痛泻宁颗粒
组成:白芍、青皮、薤白、白术。
用于肝气犯脾引起的腹泻、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以及肠易激综合征。
同类中成药有柴芍六君丸、舒肝止痛丸、柴胡舒肝丸+补脾益肠丸等。
以上药物请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儿童、老年人用药请遵医嘱。
扩展阅读
肠胃总是出问题?一个中成药,止泻止痛,肝脾同调
4个中成药改善胃肠道机能,可用于不同便秘
为什么说脾胃好了,人就瘦了?来看看这个方子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 欢迎星标 和我度过每一天 ▽
您的支持 成就我的坚持
文章好看就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