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Alzheimer's & Dementia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Urolithin A improves Alzheimer's disease cognition and restores mitophagy and lysosomal function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尿石素A可以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减少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水平,增强长时程增强作用。具体来说,UA改善了细胞溶酶体功能,诱导线粒体自噬,从而逆转了痴呆症状。
尿石素A(UA)在改善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面显示出显著效果,并涉及多个生物学层面的机制。以下是针对该效果的详细分析和归纳:
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研究发现,经过长达5个月的尿石素A治疗,多种AD(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种改善可能归因于尿石素A对痴呆相关病理特征的直接作用。
减少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水平:
尿石素A治疗显著降低了小鼠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水平。
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累积是AD病理学的关键特征之一,与神经元退化和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因此,降低这些蛋白的水平有助于缓解痴呆症状。
增强长时程增强作用:
尿石素A还增强了小鼠的长时程增强作用(LTP),这是一种突触可塑性的表现,对于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
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尿石素A在改善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
改善细胞溶酶体功能和诱导线粒体自噬:
研究表明,尿石素A改善了细胞溶酶体的功能,这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和清除细胞内废物至关重要。
同时,尿石素A还诱导了线粒体自噬,这是一种细胞内的自我清除机制,能够去除受损或功能异常的线粒体,从而保护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有助于逆转痴呆症状并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其他潜在机制:
除了上述直接作用外,尿石素A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改善痴呆症状。例如,它可能增加sirtuin蛋白家族中Sirt1和Sirt3的表达,这些蛋白对衰老和线粒体自噬均有影响。
此外,长期的尿石素A治疗还能显著降低DNA损伤反应,这可能有助于保护神经元免受进一步损伤。
尿石素A通过改善细胞溶酶体功能、诱导线粒体自噬等多种机制改善了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减少了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水平。这些发现为开发新的痴呆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