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奥运冠军卖掉9枚金牌,换了281万,被人质疑后,她的回答,打脸众人


2003年,奥运冠军卖掉自己的9枚金牌,换了281万,却被人质疑。
没想到,听到她的回答,所有人都沉默了。

她叫陈小敏,1977年出生在广东鹤山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里.
因此,陈小敏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着父母干农活了。
后来,陈小敏的父母发现,女儿的力气特别大。
别人背上几十斤重的柴火,累得气喘吁吁,女儿却轻松自如。
后来,鹤山准备成立举重队需要招学员。
而11岁的陈小敏,虽然个子小,却力气很大,就这样被教练相中,去了体重队。

进了举重队后,陈小敏小小的个子,被人轻视。
但陈小敏不服输,经过刻苦训练,三年之后,就进了广东省队。
进了省队后,陈小敏得到了更加专业的指导,成绩也突飞猛进。
1992年,陈小敏又进了国家队,并一举拿下了七运会冠军,还打破了三项亚洲记录。
后来,陈小敏开始了开挂的举重生涯。

她先后拿下了全运会,亚锦赛,世锦赛,奥运会大满贯。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一举夺得女子举重63公斤级冠军,拿到金牌。
成为了奥运冠军的同时,还打破了2个世界纪录。
其实,悉尼奥运会前夕,陈小敏腰部和腿部肌肉拉伤严重,关节错位,神经也被压迫。
继续练下去,还会有瘫痪的风险。
但是,陈小敏还是一边治疗,一边坚持训练,才获得了奥运会参赛资格,拿到了奥运会冠军。
2003年,陈小敏退役,已经拿下了9枚金牌的她,也没什么遗憾了。
只是,因为一直都在训练,没多少文化的她,选择去广东财经大学进修。
在那里,陈小敏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还被羊城晚报邀请,做了团委书记。
也是在当团委书记期间,陈小敏才发现,这么多年过去,家乡还是如此落后。
本来就是穷苦出身的陈小敏,想用自己的一点力气,为家乡做点贡献。

但是,那时的陈小敏,虽然是奥运冠军,但毕竟才工作几年,能力也有限。
于是,陈小敏就想到,把自己的金牌拿去卖。
当陈小敏的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后,并不同意。
要知道,陈小敏拼搏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些金牌。
如果金牌没有了,那陈小敏努力的意义在哪里?
但是陈小敏却说:“金牌放在那里,只是一份荣耀。如果建希望小学,就能看到更多孩子们的笑脸。”

于是,在2003年,陈小敏拿着自己的9块金牌去拍卖,换来了281万元现金。
也包括了那枚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她冒着瘫痪风险换来的金牌。
有了这些现金,陈小敏就马不停蹄的回到家乡鹤山。
在那里,她以自己的名义,建了一所希望小学——陈小敏希望小学。
并且,她还给学校配备了教学设备、体育器材、甚至还有电脑。

可是,没想到,陈小敏的这一善良的举动,却在十几年后,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原来,陈小敏年纪渐长,腰伤复发,不得已辞去工作,去澳洲疗养期间,便喜欢上了澳洲。
十几年后,陈小敏经济好转,便移民去了那里。
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后,就开始造谣:陈小敏当年卖掉金牌,就是为了移民。
对此,但陈小敏并没有理会这些。
她只留下一句话:“卖金牌,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

一样米,养百样人。
有些人,无能又软弱,却只会在网络上咆哮。
而有些人,虽然能力有限,但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世界带去温暖和希望。
【免责声明】:文章旨在倡导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内容素材、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涉及版权、人物侵权等,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修改完善或删除。
-END-
谢谢你看到最后!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记得关注↓↓↓,下次不迷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