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宛若芝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中草药名字叫——蛇床子!
蛇床子是——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之功效。常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蛇床子的生长特征及药用分析,就有小编来做具体分析:
一、蛇床子的别名
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实、气果、双肾子、癞头花子、野茴香。
二、蛇床子的分布区域及生长环境
产于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华北、东北。
生于田边、路旁、草地及河边湿地。苏联、朝鲜、越南、北美及其它欧洲国家也有分布。
三、蛇床子的生长形态及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60厘米。根圆锥状,较细长。茎直立或斜上,多分枝,中空,表面具深条棱,粗糙。
下部叶具短柄,叶鞘短宽,边缘膜质,上部叶柄全部鞘状;叶片轮廓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2—3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轮廓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0.5—1厘米。
先端常略呈尾状,末回裂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10毫米,宽1—1.5毫米,具小尖头,边缘及脉上粗糙。复伞形花序直径2—3厘米。
总苞片6—10,线形至线状披钎形,长约5毫米,边缘膜质,具细睫毛;伞辐8—20,不等长,长0.5—2厘米,棱上粗糙。
小总苞片多数,线形,长3—5毫米,边缘具细捷毛;小伞形花序具花15—20、萼齿无;花瓣白色,先端具内折小舌片。
花柱基略隆起,花柱长1—1.5毫米,向下反曲。分生果长圆状,长1.5—3毫米,宽1—2毫米,横剖面近五角形,主棱5、均扩大成翅。
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平直。花期4—7月,果期6—10月。
四、蛇床子的功效与作用
入药部位: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肾经;功效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主治: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蛇床子还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功效。
五、蛇床子在临床上的功效与应用
蛇床子用于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湿疹疥癣 等。
用法:治妇人阴痒带下,常与白矾煎汤频洗。
治疥癣、湿疹,可与蛇床子、樟脑、冰片等涂搽患处。
肾阳虚证:治肾阳虚衰,下焦虚寒所致的男子阳痿不育,女子宫冷不孕等,常与鹿茸、淫羊藿、熟地黄等同用。
六、蛇床子的副作用
蛇床子副作用比较多,如引起胃肠道不适、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导致肝功能受损等。
1、引起胃肠道不适:蛇床子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若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恶心、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2、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蛇床子辛温燥烈,若有阴虚火旺的问题,服用之后容易使症状加重,出现明显的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等表现。
3、导致肝功能受损:蛇床子的药物成分需要在肝脏代谢,若长期过量用药,会加大肝脏的负担,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身体乏力、厌油等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引起过敏,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本章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如有疑问?请遵嘱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用!切记不要随意搭配药物进行食用!
植物之美,源于自然之恩;分享植物知识,感受乡间美好!草木情,乡间味,都是草药至宝。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