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千年中草药,集天地日月之精华,秉四时五行之灵气,感受药草之韵味,及其具有独特的灵性和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之草药,引导大家走向健康和幸福,其神奇功效在众多典籍中都有记载
薄荷,中药名。
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它是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光明温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节餐桌上的鲜菜,清爽可口。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
别名:野薄荷、夜息香、鱼香草中文学名:薄荷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植物纲
薄荷原产地:
薄荷的原产地是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薄荷是一种多年生的植株,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好,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和耐低温性,属于一种长日照的植物,一般比较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下。
薄荷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但是在中国的分布也很广泛,一般比较常见的产地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河南、台湾等地,薄荷是中国江苏的特产,一般江苏和安徽产的薄荷是最好的。
薄荷的形态特征:
薄荷是唇形科薄荷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直立,高度在30-80厘米之间不等,叶子为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左右,边缘有粗大的锯齿,表面为淡绿色。其花为轮伞花序,一般生长在叶腋间,花冠为淡紫色,长4毫米左右,表面有柔毛。它一般在7-9月开花,10月结果,果实黄褐色。
薄荷的生长习性:
薄荷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一般在海拔2100米以下的地方都能生长。当气温处于25-30℃时,植株生长较快,低于15℃就会生长缓慢,冬季可以忍耐-15℃的低温。作为长日照植物,它很喜光,光照时间长有利于植株开花。另外,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只要不是过砂、过黏或酸碱度过重的土壤都可以生长,并且生长期都比较旺盛。
功效与作用:
薄荷是一种有着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中华常用中药之一,既具有药用价值,也具有食用价值。薄荷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把薄荷叶泡茶来喝,有保健的作用。
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疏散风热:薄荷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证,医学临床上表现为发烧、怕冷、嗓子痛、头痛、咳嗽、咳吐黄痰或者咳痰不爽、大便偏干等感冒症状。
2、解毒透疹:薄荷有解毒透疹的功效,对于麻疹、疹出不畅,用薄荷可以使麻疹透发出来,缩短病程。
3、清利头目通鼻窍:薄荷具有清利头目、通鼻窍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或者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引起的咽喉疼痛、头痛等症状,以及感冒或者过敏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功效。
4、疏肝理气:薄荷有疏肝解郁、理气的功效,对于肝气不舒引起的胁肋疼痛、心情不畅、失眠多梦、郁郁寡欢等症状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薄荷的适宜人群:
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等均可食用。
食用方法煎服:
取适量薄荷,放入砂锅中,加水后熬制5分钟左右放凉即可饮用。
取适量薄荷叶片洗净,放入杯中,倒入热水后,直接饮用,能够起到疏风散热的功效。
薄荷副作用:
人群体虚多汗、脾胃虚寒者不宜同食甲鱼
因为薄荷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和甲鱼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大量同食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现象。
禁忌:
1、薄荷不可以食用过多,薄荷中有轻微麻痹呼吸的成分,食用过多会使呼吸加重。
2、薄荷属于寒凉性食物,对肠胃刺激较大,月经期的女性要避免食用,可能会加重痛经。
3、胃寒也最好不要食用,可能会加重身体寒性,引起身体不适。
4、薄荷不可以和甲鱼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
5、晚上也不宜食用薄荷,很容易使大脑产生兴奋,出现失眠的症状。
温馨提示!
体质虚寒、脾胃虚寒或者腹泻者不适宜大量食用薄荷!孕妇应避免过量食用薄荷!
本文章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如有疑问?请遵照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食用!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