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凤菜别名叫什么?
红凤菜的别名有:
红菜、紫背菜、木耳菜、观音苋、金枇杷、脚目草、补血菜等。
这些别名大多是根据植株的颜色来命名的,因为红凤菜煮熟后会流出紫红色的汁液。地方不同,叫的名字也不同!
红凤菜是传统山野菜,营养丰富,在东亚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常用于制作蔬菜沙拉和天妇罗等供食用;而且在中国南方的部分地区还将其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草药。
红凤菜富含钙、磷、钾、镁、维生素 C、粗蛋白含量较高,具有补血、消炎治疗经痛、血气亏、支气管炎、中暑等功效。
红凤菜的根可入药。味辛、甘、性凉。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功能,主治咳血、崩漏、痛经、痢疾和溃疡久不收敛。
红凤菜的生长环境:
温度:红凤菜:喜冷凉气候,其根部耐旱,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死亡。要求全年日均气温15~19℃,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适宜根状茎萌发的日均气温为8~22℃,嫩茎生长最适宜温为日平均20~28℃。30℃以上其茎秆木质化速度加快,30℃以上或着8℃以下生长缓慢。茎、根可露地越冬,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休眠期。秋季开花至翌年春季。
湿度:全年降水量1300~2100毫米的地区,红凤菜均可生长。其根部耐旱,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死亡。
光照:红凤菜喜强光照,若光照不足则生长细弱,全年日照时数需1700~-2000小时。在半阴处也可开花。8月下旬花芽分化,9月上旬抽薹,9月下旬开花到翌年3月份。
红凤菜的形态:
形态特征是:红凤菜属于菊科,菊三七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具短柄或者近似无柄,长5~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或小尖齿,稀近基部羽状浅裂,侧脉7~9对,弧状上弯,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上部和分枝上的叶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具短柄或近无柄。
功效与作用:
清肠排毒、止血、清热凉血。
红凤菜是中国传统的山野菜,为菊科、菊三七属植,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红凤菜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绿色蔬菜,也被人们称为补血菜。食用红凤菜对身体有诸多好处,既能保健身体,也能延缓疾病的发生,红凤菜具有清肠排毒、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
具体情况如下:
1、清肠排毒:红凤菜含大量膳食纤维,进入人体肠道后能吸水膨胀、润滑肠道,可以加快肠道蠕动,缩短排便时间,清除肠道壁上堆积的毒素。
2、清热凉血:红凤菜是一种性质寒凉的蔬菜,能清理人体内的热毒,加快有害物质代谢,防止人体因热毒过重而出现疾病,平时热性体质、经常上火的人群适合食用红凤菜。
3、止血:红凤菜具有止血功效的作用,多用于咳血、外出血以及崩漏等多种出血性疾病,食用后可以改善症状。
适宜人群:咳血、外伤出血、热性体质者。
红凤菜食用方法
红凤菜的食用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点:
1、食用方法煎炒将适量的红凤菜洗净,油热后加入红凤菜和蛋液翻炒,加入盐、生抽翻炒均匀,即可食用。
2、凉拌将适量的红凤菜洗净,加入盐、海椒油、香油等调味品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3、炒红凤菜配搭鸡蛋或蒜泥,可以做成凉菜或配搭水果沙拉,味道鲜美。
2. 做成红凤菜炒蛋,可以做成凉菜或配搭其他调味料炒着吃味道太好了。3. 拌凉菜,可以将红凤菜清洗后切成段状,加入蒜泥、生抽、米醋等调味料,做成料汁后浇在红凤菜上。4. 做水果沙拉,可以将红凤菜清洗干净后切成段状,加入西红柿、圆葱、茭白等蔬菜,加入调味料拌匀即可。这些方法都可以让红凤菜得到充分的烹饪和食用。
禁忌人群:
对于红凤菜,通常肝功能异常的人不能吃。因为红凤菜具有一定肝毒性,此类人群吃太多,可能会对肝功能造成一定不良损伤。
此外,红凤菜属性偏寒凉,体质虚寒的人通常也不能吃,尤其是长期吃。
体质虚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饮食多样化,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但尽量不要挑食或偏食,更不建议长期过量吃同一种食物,以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中药之美,源于自然之恩,凝聚着千百年来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能够自然地与人体相融合,达到治病强身之效。中药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出生命力,具有独特的灵性和文化内涵。它能够启迪人们的心灵,引导人们走向健康和幸福。
温馨提示:
本文章科普知识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如有疑问?请遵嘱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用!切记不要随意搭配药物进行食用!是药三分毒!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