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染上鼻炎的人,除了脾胃弱,无法为我们提供正气抵御外邪以外,多数人都伴随着阳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等问题。
1
“阳气”真有那么神奇吗?
阳气,主升发,主发散,它可以散布于全身各处官窍,所以阳气足,九窍通,阳气不足,九窍都不通。
“头部又为诸阳之首”,当阳气不足时,寒气汇聚头部,就会引起鼻腔的不透气以及流鼻子。如果阳气补上去了,冲掉头部中的寒气,孩子鼻子自然就透气了。
夏天4个很损阳气的行为,不要再做了!否则鼻炎只会越来越严重!
1. 剧烈运动后不注意保暖
白天阳气升发,但剧烈运动后身体毛孔张开,容易出汗并受到外界寒气的侵袭。如果此时不注意保暖,寒气会趁机侵入体内,损伤阳气。
2. 过度使用空调
夏季开空调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这种温差变化会干扰人体自然的体温调节机制。中医认为,人体需要与自然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保持和谐,过度依赖空调会打破这种和谐,使人体阳气受损,尤其是当寒气侵入体内时,会进一步影响鼻腔的通畅和气血的流通。
3. 食用生冷寒凉食物
生冷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化。鼻炎的孩子多数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生冷寒凉会加重脾胃负担,也需要耗费更多阳气去运化,对阳气造成损伤。
4. 熬夜或睡眠不足
夜晚是阳气内藏、滋养五脏六腑的重要时间段。熬夜或睡眠不足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使阳气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和恢复。长期如此,会导致阳气亏虚,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鼻炎等疾病的病情。
2
警惕“心肾不交、上热下寒”
阳气不足,导致寒气一直散不出去,就可能出现寒极生热的情况。中医讲是病的太久了,发展成厥阴病了。就好像我们洗完冷水澡或河里游泳上来之后,反而感觉浑身发热。
体内寒气积累得太多太多,出现了寒极生热,但这种热多是虚热,虚热会骗过身体,让孩子的毛孔保持打开的状态。正因如此,孩子就特别容易出汗,外邪更容易从皮毛入侵!
讲个典型医案
这个小孩我映象很深,15岁正是中考的年级,但是鼻炎反复、鼻塞、大量清鼻涕、鼻子痒等问题,导致孩子备战中考一直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也下滑的比较明显。
家长带来看的时候,已经是寒热错杂,表症打喷嚏,清水鼻涕一上午用一包纸、大便溏稀,一天好几次。从舌苔上看又是热证:舌质偏红、黄腻苔、喉咙红肿的厉害、脾气还大。
因为长期纸不离手,又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孩子情绪上都开始抑郁了。这种就是前面讲的上热下寒,治疗思路就是帮他清上温下。
3
乌梅妙用
我组了一个乌梅丸原方加减搭配辛夷、菖蒲、苍术
乌梅丸对于这种寒热错杂,虚实并治的情况十分适用,清上温下的首选。它既有花椒、干姜、附子这些温肺散寒,同时还有黄连清热去火。
乌梅作为君药,不仅发挥了收敛的功效,更是在心肾之间搭起桥梁,将肾水引至心脏,抵制心火,同时把心火引入肾水中,温补肾水。
如此一来,寒热拆分,虚热的假象也被破除;孩子复诊时,鼻子不适基本已经缓解,大便也正常了。前段时间妈妈还给我发来消息报喜,考的还算理想!
【鼻炎鼻窦炎李主任答疑】
【有问必答】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1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