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魂罐》已经由凤凰传媒集团出版发行上市。
作者:铁鱼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年6月
定价:29.80元
书号:978-7-214-07020-3
分类:畅销小说/悬疑 探险
当当网:封魂罐
当年我专科毕了业,因为没找到称心的工作。打小我又是喜欢一些老玩意儿,索性就下海跟了人满世界的敲小鼓,跟了无数个师傅,也跑了无数个地方,几年下来虽然没挣到什么钱,倒是学了一肚子杂七杂八的知识。
敲小鼓,就是在民间收古董的小贩。不知道从哪朝哪代传下来的这个行业,康熙时柴桑《燕京杂记》记云:有荷筐击小鼓以收物者,谓之“打鼓”,交错于道,鼓音不绝。贵家奴婢,每盗出器物以鬻之,打鼓旋得旋卖;路旁识者,辄以贱价值得宋元字画,秦汉器皿。
大体意思就是,一些富贵人家的奴才丫鬟从主家偷出来的一些字画古董之类的宝贝,因为不识货,就会用很便宜的价格卖给那些敲着鼓收旧货的人,然后这些敲鼓收旧货的再转手卖给识货的喜欢这类玩意儿的藏家。也就是说,敲小鼓的就是最底层的古董贩子。
古董这行也分几个层次,除了故宫博物院,还有各地的一些生理往大了说像荣宝斋这类的大坐商,嘉德这类的拍卖行算是我们这行的顶端了,这类的大古董商是基本不需要四处淘换东西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各自隐秘的渠道。有些好东西不用他们自己找,自然就会有人送上门。至于买家也大都是喜欢收藏的富豪之辈。
再低一级就是各地文化市场旧货市场的古玩店那个层次。这类的玩家也各自都有一些渠道,眼力阅历知识也都有了一定的层次,虽然财力没有荣宝斋那般雄厚,但也不乏身价千万的人物,大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在古玩市场有时候遇到一些其貌不扬邋里邋遢的人四处的乱寻摸,千万别小看,保不齐就是个有真本事的,当然更有可能是捡破烂的。
再就是摆地摊敲小鼓的了,这两个说起来差不多,但也不是太一样,干这个的基本都是这行最底层的人物。摆地摊儿的大多数是卖些旧书,旧家具,再就是些从全国各地批发来的一些假文物,有时候偶尔有真东西,却因为不识货就便宜被人买走了,就谓之捡漏了。摆地摊儿的基本都没有什么真本事,全凭一张嘴蒙人吃饭。而敲小鼓的却不一样,先前的我不知道,反正现在敲小鼓的人可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是有真本事的人。对各个时期的文物,历史都有所涉猎。眼力也要好,并且要聪明,有城府。见到好东西能够波澜不惊,必要时为了便宜收到好东西还要耍一些手段。我以前认识的敲小鼓的现在基本都发家了,当然也不乏有倒霉蛋因为收了假货而赔了身家性命。
现在我们的民间不断的被我们这些人一代一代的搜刮着,时至今日,也剩不下什么好玩意儿了。所以,这行已经不好干了,即便是捡个漏也多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因为电视与网络的普及,这行再也没有像之前的前辈们那么好混了。那些花几块钱便收了什么价值连城的青铜器青花汝窑什么的事儿,现在这会儿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甚至现在的人也学得越发聪明,河南或者别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专门搞假古董来蒙人的行业了,前店后厂。无数假货,从他们手中流到市场上。有些高仿的东西,即便是行家也难免打了眼。
即便是真有好东西,人家也不会像90年代前那样轻易地出手。,盛世古董,乱世金条。现在都知道古董值钱。
前些年我曾经在河南某地遇到过一个农民,他拿了一个清末的民窑碗给我看,一张嘴就是一百万,我扭头就走。这类东西在市场上顶多值个百八十的,我一下子就被他吓到了,倒不是因为他的无知,而是这让我开始害怕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让每个人都做着这样那样的暴富梦。
后来我是觉得民间实在是无漏可捡了,也是累了,我便在我家乡的小城的文化市场,开了一间买卖,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敲了几年小鼓的收获就是让我走遍了这个国度的大好河山。经历了无数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事,听了无数各种各样的传奇的故事,也交了无数热爱古玩的朋友。
作者:铁鱼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年6月
定价:29.80元
书号:978-7-214-07020-3
分类:畅销小说/悬疑 探险
当当网:封魂罐
当年我专科毕了业,因为没找到称心的工作。打小我又是喜欢一些老玩意儿,索性就下海跟了人满世界的敲小鼓,跟了无数个师傅,也跑了无数个地方,几年下来虽然没挣到什么钱,倒是学了一肚子杂七杂八的知识。
敲小鼓,就是在民间收古董的小贩。不知道从哪朝哪代传下来的这个行业,康熙时柴桑《燕京杂记》记云:有荷筐击小鼓以收物者,谓之“打鼓”,交错于道,鼓音不绝。贵家奴婢,每盗出器物以鬻之,打鼓旋得旋卖;路旁识者,辄以贱价值得宋元字画,秦汉器皿。
大体意思就是,一些富贵人家的奴才丫鬟从主家偷出来的一些字画古董之类的宝贝,因为不识货,就会用很便宜的价格卖给那些敲着鼓收旧货的人,然后这些敲鼓收旧货的再转手卖给识货的喜欢这类玩意儿的藏家。也就是说,敲小鼓的就是最底层的古董贩子。
古董这行也分几个层次,除了故宫博物院,还有各地的一些生理往大了说像荣宝斋这类的大坐商,嘉德这类的拍卖行算是我们这行的顶端了,这类的大古董商是基本不需要四处淘换东西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各自隐秘的渠道。有些好东西不用他们自己找,自然就会有人送上门。至于买家也大都是喜欢收藏的富豪之辈。
再低一级就是各地文化市场旧货市场的古玩店那个层次。这类的玩家也各自都有一些渠道,眼力阅历知识也都有了一定的层次,虽然财力没有荣宝斋那般雄厚,但也不乏身价千万的人物,大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在古玩市场有时候遇到一些其貌不扬邋里邋遢的人四处的乱寻摸,千万别小看,保不齐就是个有真本事的,当然更有可能是捡破烂的。
再就是摆地摊敲小鼓的了,这两个说起来差不多,但也不是太一样,干这个的基本都是这行最底层的人物。摆地摊儿的大多数是卖些旧书,旧家具,再就是些从全国各地批发来的一些假文物,有时候偶尔有真东西,却因为不识货就便宜被人买走了,就谓之捡漏了。摆地摊儿的基本都没有什么真本事,全凭一张嘴蒙人吃饭。而敲小鼓的却不一样,先前的我不知道,反正现在敲小鼓的人可一个个都是饱学之士,是有真本事的人。对各个时期的文物,历史都有所涉猎。眼力也要好,并且要聪明,有城府。见到好东西能够波澜不惊,必要时为了便宜收到好东西还要耍一些手段。我以前认识的敲小鼓的现在基本都发家了,当然也不乏有倒霉蛋因为收了假货而赔了身家性命。
现在我们的民间不断的被我们这些人一代一代的搜刮着,时至今日,也剩不下什么好玩意儿了。所以,这行已经不好干了,即便是捡个漏也多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因为电视与网络的普及,这行再也没有像之前的前辈们那么好混了。那些花几块钱便收了什么价值连城的青铜器青花汝窑什么的事儿,现在这会儿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甚至现在的人也学得越发聪明,河南或者别的一些地方,已经有专门搞假古董来蒙人的行业了,前店后厂。无数假货,从他们手中流到市场上。有些高仿的东西,即便是行家也难免打了眼。
即便是真有好东西,人家也不会像90年代前那样轻易地出手。,盛世古董,乱世金条。现在都知道古董值钱。
前些年我曾经在河南某地遇到过一个农民,他拿了一个清末的民窑碗给我看,一张嘴就是一百万,我扭头就走。这类东西在市场上顶多值个百八十的,我一下子就被他吓到了,倒不是因为他的无知,而是这让我开始害怕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让每个人都做着这样那样的暴富梦。
后来我是觉得民间实在是无漏可捡了,也是累了,我便在我家乡的小城的文化市场,开了一间买卖,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敲了几年小鼓的收获就是让我走遍了这个国度的大好河山。经历了无数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事,听了无数各种各样的传奇的故事,也交了无数热爱古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