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梦为马
奥运赛场是人类的竞技场,也是生活的修行地。
比赛期间,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经典名场面。
酷酷的土耳其大叔,神枪手尤苏夫,插着兜,举起枪,砰砰砰,打出高分,获得银牌。之后,还习惯性地擦一擦枪托上的指纹,像极了专业杀手。
来自乌克兰的雅罗斯拉娃·马胡奇克,在奥运田径场上,钻进睡袋,酣眠小睡,醒后,一个飞跃,把跳高金牌收入囊中。
来自美国的短跑名将诺亚·莱尔斯,一身黝黑的肤色,与闪闪发光的头饰,色彩鲜艳的美甲,形成强烈反差。
这些奇葩的多余举动,到底是为了博人眼球?还是有着其他的深意?
神圣的奥林匹克人类竞技场,是应该庄严专注?还是烟火飞扬?
让我们走进这些“奇葩”背后的故事寻求答案。
01
8月4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剑拔弩张。气氛安静得连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一声枪响,电光火石间,诺亚·莱尔斯以9秒79夺冠,只有0.005秒的微弱优势。
吸引我的并不仅仅是那块竞争激烈的金牌,而是发枪起跑前,莱尔斯那双手。
上面涂着色彩鲜艳的指甲油,还有一些亮晶晶的外饰。
图:注意看手指
莱尔斯是美国的一名男子黑人短跑运动员,十指色彩斑斓的美甲让他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这美甲还颇讲究,上面画得是二次元的漫画人物,其中就有来自日本的热血漫画《火影忍者》的「晓组织」。
早在巴黎奥运会全美选拔赛,莱尔斯就因「卡牌」而闻名。
每次成功晋级,他都会对着采访镜头,亮出他珍藏已久的“青眼白龙”《游戏王》经典卡牌。
在他的不断曝光下,《游戏王》卡牌竟成为了潮流单品。
在正式的巴黎奥运会男子200米预赛,莱尔斯习惯性地掏出卡牌,这时,一个黑衣裁判走进赛道,给他来了一记警告。莱尔斯低着头,像一个做错事儿的孩子。
在赛场的另一边,同样是田径项目,乌克兰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雅罗斯拉娃·马胡奇克获得金牌,比赛间隙,她的一个举动引发了热议。
巴黎奥运赛田径场,比赛正酣。
运动员的嘶吼,裁判员的枪声,观众的呐喊,共同充斥着这片场地。
在喧闹的紫色场地上,出现了一个亮绿色的睡垫。
一个女孩躺在上面,双腿裹进柔软的睡袋,双眼闭着,她正在酣眠小睡。
一头褐色的头发编织整齐,长长的睫毛一呼一吸,有节奏地舒展,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如果不在奥运赛场,而是出现在某个古老的童话故事,人们一定会惊呼,
「看,睡美人」
马胡奇克看似睡着了的奥运照片很快就会成为经典,一位原推特用户写道:
“雅罗斯拉娃·马胡奇克钻进睡袋的样子让我痴迷,”
可在奥运现场,跳高观众更多的是疑问,
马胡奇克的睡袋是怎么回事?这是否会对赛场的其他选手造成干扰?
02
这些举动到底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深意?
这取决于这些「多余」动作是否能帮助运动员更好突破自己,体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运动宗旨。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乒乓球决赛场上,乒乓球传奇邓亚萍就有过类似的「多余动作」。
在5局3胜制的比赛中,邓亚萍在先赢两盘的情况下,连丢2盘。
第五局决赛局开始后,邓亚萍手上多了一个动作。
每当她状态起伏,她就会去用手按球台,不是随手一按,而是用力,慢慢地,摁一下、两下、三下。
最后,她以21比5的大比分终结了比赛,赢得了胜利。
这个提前设计好的动作,用到了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词汇-思维阻断。
当一个人越想控制自己不想什么,大脑就越会想什么,例如,要求你不想大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大象。
而让你不想起大象的最好方式,就是有意识地设计新动作,转移注意力。
这个举动在竞技场上屡见不鲜。
一次重要的足球淘汰赛,C罗表现得异常低迷,在休息期间,他竟然去找理发师,改变了发型,之后,有如神助般,他凭借一己之力,带领球队晋级。
「睡美人」马胡奇克也是利用睡袋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状态。
马胡奇克这一习惯始于2018年。
她的教练斯捷潘诺夫告诉她,两次跳高间歇坐得太久,血液会在马胡奇克的腿部积聚,从而影响成绩。
因此,平躺进睡袋的主意诞生了。
在这种方式的加持下,那年,马胡奇克在青奥会上夺得跳高冠军。
对于百米冠军莱尔斯来说,那些「多余的举动」也是如此 。
莱尔斯从小就有阅读障碍症,卡牌上的那些动漫图像,为他打开了生命的意义,也成为了获得成绩的动力源。
在一开始的奥运预选赛上,莱尔斯掏出了青眼白龙卡,随后夺得第一名。
到半决赛,莱尔斯再次掏出经典卡牌“被封印的艾克佐迪亚”,莱尔斯跑出了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再次获得冠军,也如愿跑进奥运会赛场。
赛前,他直言:
“我今天凑齐了艾克佐迪亚的左膀右臂,明天我就会拿出双腿,是时候发动完全体的效果了。”
03
无论是“睡美人”马胡奇克还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牌佬」莱尔斯,他们在场上的奇葩多余动作,都是为了更好的成绩而服务。
马胡奇克在夺得金牌后,没有在自己的睡袋引流,继续制造话题,而是让人们关注自己国家的境遇,
“近500名运动员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他们再也无法比赛,再也无法庆祝,再也无法营造这种氛围。我为金牌感到高兴,这真的是为了他们所有人。”
可是,在这片同样的赛场,在奥运世界级舞台上,有一些运动员的多余动作,并不是为了提高成绩,而是希望捕获聚光灯,通过引流成为网红。
所以,我们看到了,
只要有镜头扫来,那一套五花八门,各种画心,画符的动作就会出现。
只要出现有曝光的地方,各种装饰,文身,穿搭都一定要彰显个性,留下记忆。
我们也看到了,比赛中,其他队员都早早落位,准备起跑,却有人趴在栏架上「黯然神伤」整整8秒。
这些多余的奇葩动作,已经不是为了比赛,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潜能,而是对他人造成干扰,带有某种「自我作秀」的嫌疑。
曾经的跳高天才张国伟就是类似的“典范”。
在国际田径赛场上,张国伟屡建奇功,斩获多个重量级冠军。
后来,因为一系列「多余的动作」进军网红,职业生涯遭遇滑铁卢。
比赛中,张国伟总是穿着鲜艳的袜子,每成功越过一个高度,就会对着镜头,一顿操作,夸张得手舞足蹈,刻意搞怪,“白鹤亮翅”等夸张动作,一度成为他的形象种子,为他带来了流量。
进军网红后,张国伟火了一阵,很快便在娱乐圈消声觅迹,后又宣布复出征战赛场,却再也没有过耀眼的成绩。
《王牌特工》有句话,
「Manners maketh man」,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塑造这个人本身。
可能会有人说,对于运动员来说,「菜」才是原罪。如果获得金牌,所有的一切都是合理的。
可还真不是这样,比起单一的奖牌维度,大家更喜欢看到的是人类在追求极限展现的「不屈精神」。
就像苏炳添,即便一直以来很低调,却并不妨碍他备受关注和祝福。
写在最后
《了不起的我》一书中,提到了一个心理学词「刻奇」,它的本质是「模仿」。
努力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爱情变成了爱情的模仿,感动变成了感动的模仿。
无论是马胡奇克还是莱尔斯的美甲,这些「奇葩的行为」都是一种自发的行为,是在追梦路上自然而然产生的「副产品」。
而有些不明就里的人却觉得这些是成为冠军的必要因素,因此开始了各种猎奇的追随,殊不知,早早失去了对本质的把控,自然而然无法得到匹配的好成绩。
反观生活中的自己,如果一直努力却迟迟无法有所斩获,是不是也可以自问,
我们的目标是否清晰?
是不是陷入了流于表面的肤浅模仿?
是不是只是在表演一场叫做“努力”的行为艺术?
— E N D —
排版:水木
文案:以梦为马
校对:Linthan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Linthan,笔名:水木;以梦为马.
公号10万+作者;
多家写作平台签约作者.
喜欢在阅读和文字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成长.
喜欢分享,写出对自己和他人有触动的人和故事.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感恩遇见,让我们破牢而出!
文末福利
一、往期10万+文章供参考(更新至14篇)
00《我的阿勒泰》结尾,巴太回到了自己家,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现实中的阿勒泰,也是千千万万他们的家
01《我的阿勒泰》结尾,巴太回来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现实中的阿勒泰,还有千千万万的巴太没有回来
02《我的阿勒泰》火出圈,那个曾经的流量大咖却忽视以至于默默无闻?
03一个孕检不陪同,一个渐冻症检查不守护?段睿和蔡磊的相处透露出婚姻的真相
04蔡磊病情越来越重,段睿被诟病,错就错在这一点
05蔡磊最新动态冲上热搜,透露出的消息一好一坏
06弥留之际,蔡磊被骂,错就错在这一点
07训斥小孩,偷偷落泪,弥留之际,蔡磊让人感到极度陌生
08蔡磊段睿最近安静得可怕,但一发声,所有人都哭了
09害怕疼痛,“训斥”妻子段睿,弥留之际的蔡磊让我们感到极度陌生
10《我的阿勒泰》导演透露,张凤侠穿的几乎都是男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实中,也有很多女人穿“男装”
11、三金影帝张译见到他,化身粉丝,出演《我的阿勒泰》却被人忽略,不是他,你永不知,为什么有人说于适是老天赏饭吃
12、10岁,因他看懂《庄子》,20岁,因他迷上了高数和量子物理,后来,才发现,瘦弱的他,最厉害的是和聂卫平打桥牌
13、北漂9年,买房32万平方米,雷军一顿早餐曝光,普通人大破防?
二、围观我的朋友圈
三、一套简单找到人生之路的方法
强推!力荐!只需回答几个问题,全世界最简单寻找“人生之路”的方法,被评为“神作”!
四、爆款文章的干货供学习
00 疯狂5月,被小米点名,被蔡磊点赞,获得了睡后收入,心态也崩盘过,最后被一篇文章深深治愈
00 7月复盘:1个痛点,3个人际关系的卡点,5大写作收获点
00 公号第一周写作就变现三千,因忽略这一点,浪费2周,至少损失3000+
01 月入4500+,2个月写出9篇10万+,只因我明白了如何取标题
02 单日收入470+,一周收入近3000,新增2篇10万+,只因明白了如何“蹭”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