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我的阿勒泰》一场女性澡堂群戏,隐藏了这么多秘密,原来这才是巴太踏马归来的真正原因


  文:以梦为马

人生海海  感恩遇见
这段时间,多少人醉在阿勒泰风吹草低,田园牧歌的意象中,又有多少人,被阿勒泰没有班味,淳朴原始的美好而深深感染。
这一切让阿勒泰大火,甚至火到了国外戛纳!
但是,戛纳,这个至高的影视艺术殿堂,难道也是因为阿勒泰的牛羊成群的风景画,就将这部剧纳入第7届戛纳电视剧节公布入围名单么?
导演滕丛丛接受采访说剧中隐藏着文明之间的冲突,具体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为什么要有高晓亮这个反派角色,在剧集快要结束,还要横插一脚?
结尾巴太归来,仅仅真的只有爱情元素,只为给李文秀一个答案么?
这些种种的困惑,让我不得不用文字展开梳理,去深处剖析。
只有走进《我的阿勒泰》无人涉猎的角落,那一连串的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01
女性澡堂群戏
如果在《我的阿勒泰》整部剧中,选一个封神时刻,我会选女性澡堂那场群戏。
蒸腾的水汽中,高矮,胖瘦,老少,各色的女性裸出身体,若隐若现。
有的肤色丝滑,有的褶皱,有的精致,有的粗糙,呈现出真实生活的印记。
这场公共澡堂洗澡更像是女性的一次主题议会。
一开始,熟人三三两两无意交谈,慢慢地,一个女人哼起了歌,后来另一个女人唱出声来。
音符以声波的形式,开始四向扩散,一个接着一个,像是有个隐形的指挥棒,把控着一切。
昏黄的画面中,异样的氛围在哗哗流水中一鼓一鼓地颤动,颤动,颤动。声音掺和着水汽,影影绰绰飘浮在澡堂上空,忽浓忽淡,像是在念大梵经咒。
黏合,离散,最终,合唱的音符形成一个女性独有的磁场场域。

有人说,
女性世界天然就存在一种磁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你甚至还未曾觉察,这种力量已经悄无声息开始流转。
剧中三个重要的女性,张凤侠,李文秀,托肯,就是在这种磁场中,治愈自己,完善自己,彰显出女性独有的优势和力量。

02
女性磁场
故事临近结尾,一心要改嫁的寡妇托肯,面对自己爱慕者朝戈,大吵了一架,只因朝戈心直口快地说了句,
“自己年纪轻轻,都没嫌弃你带着两个孩子在一起。”
托肯听后,一顿输出,大大方方地走了,留下男人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我也可以不结婚,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正好去县城饭馆里做事。”

托肯是剧中的女四,一出场,并不是这般有主见,有思想。
她更像是无处宣泄,或者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怨妇,整日被压制在推挤如山的家务中。
每次出场,托肯的双手都离不开家务,要么是衣服,要么饭菜。
其实,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她无法拒绝,只能通过发脾气表达自己的苦闷。
她一双大大的眼睛恶狠狠地斜瞪着,嘴唇紧抿,身体紧绷如弓。双手托着个大大的洗衣盆,里面脏衣服堆积如山。
完全一副怼天尤人,额头顶着“倒霉”俩字的悲情妇女。

可慢慢地,你会发现,托肯变了。
在和李文秀的相处中,她感受到了平等,自由,敢于追梦的力量,这才有了她后来,即便面对心上人,也敢放弃,一个人奔赴更大的未知世界的觉醒。
李文秀的力量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另一位女性,母亲张凤侠。
李文秀在现代大城市碰得一鼻子灰,无法获得打开人生的勇气和智慧,还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藉由跟随母亲在阿勒泰短短的几日,无意间却被点醒了。
一天,李文秀又心虚地觉得自己笨手笨脚,没什么用,张凤侠却斩钉截铁地告诉她,
“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李文秀开始学会接纳自己,敢于去奔赴自己的写作梦,进而散发出力量,影响到周围人。
从托肯到李文秀,从李文秀到张凤侠,面对生活的困境,女人更能在解决的过程中,逐渐接纳自己,进而重塑自己。
更神奇的是,她们还能像在澡堂合唱般,彼此形成磁场,相互感染、影响。

03
剧中三位男性的困境
和三个重要的女性对应,剧中也巧妙地设置了三个重要的男性角色,苏力坦,巴太,高晓亮。
分别代表着固守传统老一辈的最后草原保守派;在草原长大,希望拥抱现代文明的改革派;以及被现代物质文化裹挟的外来派。
如果以“家”这个元素作为分野,苏力坦熟悉的家正在丢失,代表男性权力的丧失;巴太是有家不想回,代表男性梦想的追逐;高晓亮是有家回不去,代表男性物欲的破坏。
在现代文化和传统草原文化的相互融合变局中,三个男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解决的方法,在结尾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戛然而止!

苏力坦的权力在被一点点剥夺。
他失去了金雕猎人的身份,猎枪被统一管控,最后,连后代也纷纷离他而去。
他只能孤独地接受最后一个草原猎人身份现实,变卖一半资产,老无所依,孤苦死去。

巴太作为男主,他的梦想也一点点走向幻灭。
这个什么都不缺的草原王子,总是被无端的命运裹挟,原本有父亲,有哥哥的他,可以撒欢走出去,开拓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可世事无常,很快,他被拖拽回草原放牧,背弃他心爱的驯马事业。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踏雪(理想)带回家乡。即便这样,可还是控制不住命运的凶险,最终落得马死人悲。

而外来入侵者的象征高晓亮,更加悲惨!
被现代文明,物欲裹挟的高晓亮,无论在哪都脱不开那双带着牌子的黑皮鞋。
阿勒泰的草原是田园牧歌的,是和自然亲近的,他却妄想从这里找到金钱。
没有任何资源,梦想又和环境脱节,让他如同水中浮木,没有归属。
高晓亮拖不掉名牌皮鞋,也甩不掉外来身份。
夏牧场但凡有一点人为破坏,他就被怀疑是始作俑者。
被着一大堆木耳,在交易市场,口舌聒噪地叫卖一上午,最后还是靠着“张凤侠”三个字卖掉。
他进入了一个完全身不由己的领域-夏牧场。一个人人是家的地方,对他来说,床太硬,木耳价格太便宜,农业社会的采摘方式,无法收获工业文明的赚钱速度。
他躁动着,不安着,被欲望的洪流冲刷得失去了理智,最后落得里外不是人。

可怕还不是男性各自有各自的困境,而是他们缺乏女性的柔软智慧!
固守着各自的“自以为是”,甚至无法坐下来,哪怕好好说会儿话。
苏力坦和巴太一个要传统生活,一个要奔赴理想,针尖对麦芒,每次见面,一场口头大战在所难免。
高晓亮在男性群体中,总是边缘和被欺凌的,所以他几乎只和女性说话,只和弱者说话,将自己所有的依赖,所有情绪的出口,都对准女性。
全剧,你是否记得他和巴太有过对话?反正我是不记得!
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巨大的隔阂,和女性磁场的彼此滋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写在最后
在文明冲突的变革中,男性是保守的,无措的,固步自封又各自为营,进而变得顽固不化,走向被抛弃的命运。
如果你能读懂这些剧中男人的真实困境,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结尾巴太的归来,绝不是仅仅是给心爱姑娘一个答复,而是他的选择如何,决定着未来男性的生存状态。

毕竟父母一代,终将老去,年轻一代要接手草原!
文艺青年在描绘巴太在漫天的烟火中出现时,总是过于唯美,
“巴太在夜色中踏马而来,伴着月色和晚风下飘远的歌声,缓慢而坚定地走上归家路途。”
可这绝不是一场简单的爱情赴约,而是有着沉重而现实的话题。
巴太的抉择,决定了受困男性是否能冲出牢笼!
如果巴太选择苏力坦道路,他会重夺草原的控制权,恢复男性的旧权力,而这和有着新时代思想的女性必然发生冲突。
如果巴太选择成为高晓亮,他会将草原的牛、马,一切的资源,想办法变成货币和精品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草原一去不复返。
而如果巴太选择“放弃了理想的巴太”,那他还是巴太么?
那么,是否有理想的选择,理想的抉择又是什么?
是巴太向女性学习!
放下性别的代沟,放下自尊、好面子的男性属性,向女性学习,学习柔软,学习如何在和问题的对峙中,接纳自己,完善自己,最终疗愈自己的心伤。
最后,男人和女人一起,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富有生命力的新世界,那个人们心目中理想的阿勒泰。

—       E N D   —
排版:水木
文案:以梦为马
校对:Linthan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作者:Linthan,笔名:水木;以梦为马.
公号10万+作者;
多家写作平台签约作者.
喜欢在阅读和文字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成长.
喜欢分享,写出对自己和他人有触动的人和故事.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感恩遇见,让我们破牢而出!
文末福利
一、往期10万+文章供参考
00《我的阿勒泰》结尾,巴太回到了自己家,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现实中的阿勒泰,也是千千万万他们的家
01《我的阿勒泰》结尾,巴太回来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是,现实中的阿勒泰,还有千千万万的巴太没有回来
02《我的阿勒泰》火出圈,那个曾经的流量大咖却忽视以至于默默无闻?
03一个孕检不陪同,一个渐冻症检查不守护?段睿和蔡磊的相处透露出婚姻的真相
04蔡磊病情越来越重,段睿被诟病,错就错在这一点
05蔡磊最新动态冲上热搜,透露出的消息一好一坏
06弥留之际,蔡磊被骂,错就错在这一点
07训斥小孩,偷偷落泪,弥留之际,蔡磊让人感到极度陌生
08蔡磊段睿最近安静得可怕,但一发声,所有人都哭了
09害怕疼痛,“训斥”妻子段睿,弥留之际的蔡磊让我们感到极度陌生
10《我的阿勒泰》导演透露,张凤侠穿的几乎都是男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实中,也有很多女人穿“男装”
二、围观我的朋友圈

三、一套简单找到人生之路的方法
强推!力荐!只需回答几个问题,全世界最简单寻找“人生之路”的方法,被评为“神作”!
四、爆款文章的干货供学习
01月入4500+,2个月写出9篇10万+,只因我明白了如何取标题
02疯狂5月,被小米点名,被蔡磊点赞,获得了睡后收入,心态也崩盘过,最后被一篇文章深深治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