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必须有能量支撑
接上篇:《老拳师》的礼物:以文学世界生态系统,突破传武发展三大难题
这系列文章很有意义,如果是一个处于人生迷茫阶段的人,可以参考规划一下,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比如一些人跟我探讨武术发展、养生功法、未来需求之类,他们也打算由尝试进入行业,他们认为可以像我这样“教学武术功法”。
有个话我没好意思说,容易打击积极性。不管你是做什么事业,果真上升到专业职业层面,背后必须有一个能量支撑。所以上篇说“《老拳师》的礼物”,支持门人的礼物。
我教学武术功法,之所以成交率高,满意度高,其实功夫不只是在功法本身。如果新人可以跟着我经历一下咨询过程,听我解读一下语言细节,你会发现,无论功法教学过程还是介绍功法的时候,其实是整个武学系统的输出。咨询者正是感受到了背后那个强大支撑,自然就认同了功法本身。
换句话说,即便我不教九式功法,我教别的拳,他们依然会学习,并且同样可以得到提高。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我专门宣传九式功法的文章并不多,是一些人问我是否教学,我才顺势推荐了功法。
再如《真武百年》上下册,一套书有五厘米厚度,社交活动中许多人是不会细看的,但是这个分量他们都感受得到。很多爱好者表示写得太深,很多地方看不太懂。这就对了,这是高度使然,如果一看就懂,就没有书写的必要了。看不懂才需要进一步讲解。如果没有这个差距,那骄傲的就是读者而不是作者了。
如果你认为跟我学习了三式功法,对自身的某些问题得到了改善,然后就可以凭借这个开门迎客了,如果需求不高,或者正好对症,这当然是可以的,可一旦客户的需求超出你的学识怎么办呢?
如果你在身体的长进之外,还有经营意愿的话,就一定要珍惜咱们的武学作品与解读文章。不然你就只能加盟进来,由师门给你处理那些超出能力的不分。
我上篇提出不提倡半路出家者追求职业竞技,其目的不是教人回避实战,而是告诉你一个道理,如果你认定了某个目标,就一定要做出成绩,就要全力以赴。否者你在同学之间都做不到出类拔萃,又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立足,乃至保持长盛不衰。
以转化能力增强竞争力
像现在一些教拳网红,他们那些拼凑的东西特别容易推翻,果真追究起来,很多涉嫌违法犯罪。
商业模式都是要提早规划的,预则立,不预则废。前几天帮助两位咨询者参考发展规划,一位康养行业,一位小商品的。商业模式无非三个方向,人、店、货,你首先突出哪一个元素,接下来的努力就必须与之匹配,因为人要在一个新的领域做到精熟,得经过五年磨练,一旦选错了方向,再要跳换会额外困难。
别以为“人在店里卖货”是一个立体场景,主打人、主打店还是主打货,是不同的模式。
主打人,你必须有本事有名气,营造个人魅力形象;主打店你必须有规模,有特色,有一些独有的配套服务;主打货你必须有渠道,量越大越要节省成本。
换言之,你要在个人名气上下功夫,还是在货品渠道上下功夫,还是在店铺管理上下功夫,五年仅仅能够照顾好一样。否则你就只能模仿邻近的同行,然后在竞争中苦苦支撑。
当然,五年之后,你就可以依据强项把另外两项扶持起来。但如果你分散发力,五年之后你可以一事无成,血本无归。
其实这个五年的概念就足够淘汰掉一批信心不足的人了。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压缩五年期,让你一年崛起,这就是转化能力。就是把过去的一些感受、能力转换为现在事业所需要的能力或者花样,增强你的竞争力。
转化能力是很专业的学问,人要成功,要么拥有专业知识,要么拥有知识组织能力,转化能力就是知识的组织能力。
比如我在教学功法的时候,基准课程之外,引导部分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会结合他们的职业经验讲解道理,这就可以帮助他们将原先的功夫转化过来,省却了专门的训练过程。由自身经验转化而来,功夫也会更加扎实。
成功的先决条件
说这系列是闲聊,是因为在人生成功这件事情上,我还没资格给人讲课。但为什么还要说呢,因为不即时留下文字,忙起来就没空写这些了。再就是,就如何把事情做好,我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可以自己阅读学习,就节省了咨询费用。
成功的错位在于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不同。
此前一位亲友让我帮忙他在海外的业务,前景很诱人,但我没有答应,不是我对国际局势看得多透,而是我的人生追究很简单,我不追求飞机游艇豪华舞会,我能够用二十年完成《北海古卷》就够了。
《真武百年》系列的完成,已经让我可以代表赛道平等对话其他领域的精英了。把事情做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我很少宣传我的教学,一方面是不想透露教学技术,再就是不想暴露费用情况,因为很多人只能看到你的轻松,他看不到这背后的逻辑,产生落差之后,就会额外增添矛盾。
我的底气,一是来自已经完成的作品,一个来自对未来的判断。AI时代的竞争力,主要就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想象力。
人类社会有两次重大的转折,也是科技革命,不亚于原始人学会了语言。上一次是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这一次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人工智能革命。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双手,智能革命将使人类智能得到爆发式开发。
而这一场革命,恰巧发生在全球经济萧条期,因而有的人将弯道起飞,有的人将越发焦虑。
科技进步速度都是直观感受得到的,我与先前朋友圈的疏离,也都清晰感受得到。在很多人的面前,已经横起了一条大河,而且越来越宽。
我劝说过几位有些潜力的学生,但其中多数没有上心,三次之后,我就不会再专门提醒了。
看到本质才能预判未来
前些天我实地参观了《老拳师》背景地的文化遗迹,比如烟台的奇山守御千户所,古代民居建筑细节保留很好。再如青岛的圣弥厄尔大教堂,那一片街区的建筑非常漂亮。放在五年前,如果利用3D建模,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现在的科技可以通过拍摄扫描来智能完成。
如此便利,我们文学虚拟世界的视觉创建也不再是不可实现,你的想象力可以尽情发挥。
AI这个事情,很多人都只是消费者心态,太过依赖成品软件。
我有一个老哥,我看他就陷入了AI焦虑。前些时候,他经常转发一些笑话AI的文章,那些文章主张人工智能只是国外利益集团搞出来割韭菜的名堂,认为就像元宇宙一样,纯是资本制造的概念。
显然不是,元宇宙也不是骗人的概念,这都是未来趋势,只不过是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点超前。等于说很多地区都吃不上饭了,都陷入了战争的恐慌,根本就没有心思享受科技乐趣。
老哥的文笔是报道风格,这是非常容易被AI替代的。跟老哥情况相仿,有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就遭遇了AI美创的惊艳登场。
后来老哥还是忍不住付费了某款软件,用过之后表示非常失望,认为AI工作太不现实。其实那个软件模仿的是日漫风格,清新而幼稚,如果你是做少女文案的,这个就非常合适。所以问题不是AI不现实,是老哥买错了软件。
但老哥好歹尝试了,哪怕是带着印证负面评价的情绪,这也是一种进步。而很多人,却是害怕被AI改变,假装看不见,只是盼着AI就是一场幻觉。
AI时代就是文本时代,也就是文字语言时代,恰好我选对了。
十年前,我还在业内世界排名榜首的外企集团做设计,很庆幸在写作与绘画之间我选择了写作。五年前,短视频发达,再次庆幸,我在坚持创作。如果当时放弃文字书写,转为口播讲述,确实很方便,但是文本数据便不存在了。
短短几年,短视频平台已经显现出颓败之相,“创作者们”并没表现出创造力,多数作品都是在跟风模仿,在硬找话题,于是产生了大量的视觉垃圾。而为了引起关注,还要把话故意说得刺激刻薄,弄得人的精气神都不好了。
所以大家看现象一定要看本质,只有看到本质,才能预判未来。
大淘汰还没开始
去年我开始解读小说场景,原本设想给AI整理一套范本,片段引用的话,不做一点介绍没头没尾。公众号文章的整理,原本是计划去掉导读部分,完全技术化。因为是别人帮忙整理,所以暂时没有删减。
但是经过测试,发现用不着人工编辑,AI自己就有识别能力。而且发现这部分很有价值,当所有文章联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认知系统。将来就可以演变为具有辩论能力的辨认分析系统。
在知识产权的诸多侵权形式中,洗稿是最恶劣者之一,对原作者的伤害比抄袭更为严重。因为抄袭的判断相对容易的,洗稿却很容易逃脱责任。
当前AI改写十分便利,洗稿的成本便越发低廉,所以一定要做好防范准备。现在一些急功近利的人,抄袭别人欺世盗名,将来他们的那套东西也会被后来的抄袭者进行洗刷,人文文化领域会成为垃圾信息的重灾区。
前天我作为公众号洗稿合议小组成员,对两篇争议文章参与了审核。现在我开始接受任务,积累一些侵权分析数据。即便选择不公开论述过程,我也会把判断依据写成文章,将来都可以形成训练文本。
AI铁萼府语言文本亦是铁萼堂文学作品,铁萼堂语言风格明显,其中对武学的修饰更是反复推敲才确定下来的,并且相互关联,这就可以保证版权了。在这个基础上,待《老拳师》的精修工作完成之后,就开始开展品牌标识化的工作,为新时代的竞争建好壁垒。
目前其实就已经可以看出,传统武术知识库将出现铁萼府小百科与普通武术百科两大系统。而普通武术百科又会分为两大系统,武术管理中心的大数据系统,以及民间散乱的大杂烩系统,大杂烩系统真假掺杂,会污染掉通用的AI数据库,进而破坏正统数据。
如果这个领域还有价值,往后还有大的考验在等着咱们,AI时代的大淘汰还没开始。
因为不是专门指导创业的文章,没什么主题,总结一句话吧,把事情做好,是成功的先决条件;个人奋斗,要提早布局。做正经事,做正经人。
延伸阅读:
《形意镖师》全章节|传送门
不依赖视觉的「神意感应」打法:螳螂铁布衫实战技法精选
旧社会江湖狠人什么样子?且看梅花单钩牟汉柱、袖里剑娄擒羊
跟《老拳师》练心意拳,有三句好话说在前边,不懂这个练不成
暗劲劈拳:同样的武术技法,为什么有人用着顺畅,有人一用就挨打
厉害!我向AI提问形意拳虎扑,他连肘关节的细节要领都讲清楚了
大秘密:老拳师讲长寿大师龙虎束展劲,那是抡锤子抡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