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ian engraving map,窗口显示并非全貌
辩证法即是雕刻法
接上篇:拳门《辩证法》:《真武百年》厉害在什么地方?欢迎加入铁萼府
说明:配图为雕刻师Merian Matthew(1593-1650)作品,他是欧洲伟大的铜版画雕刻师,其以独创的“轴测投影”与高超的雕刻蚀刻技艺,在所处时代的铜版画市场享有统治地位与话语权。因为保护封套,并古物原有缺损,窗口展示仅为画面主体,并非全貌,不能完整代表但基本没有影响原作创意。本篇配图仅为欣赏学习版画藏品,禁止转载商用。
上篇正文低调宣告了藏书铁萼府构建工程的启动。其中说到,为了打好基础,这段时间有大量从海外收集古籍雕刻版画。在现实中,这些艺术品可以支撑起“藏书”二字的底气,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力依托;而在虚拟现实,拥有了这些资料的持有权利,又可以成为AI艺术共创的优势资源。
为什么选择精品版画为资源,其中道理很深,作用很大。单从理念关联上看,版画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辩证法的论证过程。
首先得说,咱们对标哲学先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并非全盘接受其思想观点,只是非常推崇其中的对话辩证法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再就是其中场景化展示方式的亲近感,使得咱们归属一派。即是以对话展示对话,这就是小说的写法了。
辩证法是为把握真理而运用的逻辑推演法,这是咱们尊重的核心。在《理想国》最后的章节有专门对艺术的论述,然而柏老师对艺术品与音乐的态度截然不同,其主张驱逐画家与诗人,照此说,咱们当是被驱逐的,咱们收集版画,是堕落行为。
不过仔细看,咱也理解柏拉图的意图。诗人属于作家,但又不完全一样,比如柏拉图自己也是作家。柏拉图认为,可知世界存在的是真理,可见世界存在的是真理的倒影,画家和诗人作品的本质是模仿,而且是对缺乏真实性的倒影的模仿。
而柏拉图推崇几何,简单来说,就是几何的公理推导与辩证逻辑有着同样的严密性与明确性,然而又都是形而上学。
这个话听着好像没有什么,但其中道理是很厉害的。形而上者即是依托于道理推演,而不一定是以眼前的事实经验来作求证。好比我们的科学发现,很多是面对未知事物先推演出了一个存在的道理,而后才以实验证实的。
有时候试验还存在反复的不成功,但你相信有,推算出有,就极可能真的会有。而这抽象与具象,一虚一实之间,可见真理自身即是大美。
几何的求证与天体运行的规律都是同样严谨的,而在艺术品当中,版画的艺术特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版画最终呈现虽然是一种视觉的错觉游戏,但是其制作过程,每一刀线条都是扎实而明确的,甚至是计算出来的,尤其是木刻版画,错一刀也无法复原。
而所谓辩证法亦是雕刻法,是一个从概念到概念,不断切削而最终定义的过程。
作为家族小说的百年世系
我本身亦有版画美术经验,对于刀与木有着浓郁感情与智慧体悟,此次收藏,还专门收集了一些古老的几何书页。此亦表明,形式只是载体,内还看内容。
对比此中道理,柏拉图就诗作的不同类型也有区分对待,此亦鉴别行为辩证态度。
咱们铁萼堂的拳门文学,虽然拳法呈现气象万千,但是每一处表现都有扎实的科学道理,且对传统概念与形容修饰也陆续规范了定义,如此形成了理念与形式的呼应。
而其他的艺术品形式,不太容易反映这一特点。
咱们作品也具有家族小说特点,在《真武百年》系列之前,以往名家作品多有神秘玄妙的元素,甚至由此统领主线。往上追溯,多会找见《百年孤独》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故事情节与人物结构大同小异。像我恩师的作品《牟氏庄园》,算是书写家族命运而又难得跳出魔幻色彩的坚实之作。
而同样根植于乡土,铁萼堂文学作品既尊重情绪表达,又追求真理推演,文笔兼有意识流与魔幻现实主义味道,但却没有被神神叨叨的力量左右,情节推动也完全不依赖于奇迹巧合。
从《六合大拳师》到《六合拳宗》,也是去神秘化的一个过程。这一份情节上的扎实,与精准的武艺描写相统一,是刀尖与木版铜版高度配合的艺术结果。
铁萼府据有版画原创能力,可以无限充实作品与藏品,内容的高品质之外,形式上亦可以稀缺性与独一性成就品牌气质。在别人还在扭捏神叨梦想虚幻的时候,咱们的坚实城堡已经建起。
其实传统文化都很扎实,哪怕玄学与巫术,感觉上的云山雾罩,只是隔着距离而已,是被对符号的误读信息迷住了而已。而钢版的细微线条,亦可呈现出朦胧光影。
鉴赏能力与购买能力
对于精美版画的收藏,也算是一件轻奢的投资。不光要找到渠道,还要懂得鉴定,还得想办法运送回来。亏得各方面的朋友、同学帮忙,也欠了不少的人情。
资金、眼光、关系、运气缺一不可,其中运气也非常重要。时机不等人,好画也不等人,凡拥有与被拥有,都是讲机缘的。
艺术品收藏不像是逛商场,东西就那么几份,甚至只有一份;市场上也许有,但你不知道在谁手里,不知道从哪里找到,更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转让。
这感觉有点像高级料理,上什么就是什么,而不像普通的饭店,可以按个人口味随便点,厨师跟着顾客走。
所以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也不是便宜就容易找到。有时候一个犹豫就错过了,而你期待的某一张作品,也许找遍网络都找不到。
好像我前几天公开发文寻找那一张使徒路加肖像,原本那都算不上藏品,是很普通的一套发行量不小的图谱版画,然而传承了一百五六十年,如今我翻遍数以万计的版画,又有朋友在德国古董店里寻找,找见了这个公司出品该系列有五十余张作品,包括该小系列四张中的其他三张都找到了,唯独不见这一张。
而我收藏有一张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世题材木刻版画,构图之巧妙雕刻之精良叹为观止,受当时的工艺限制,木质雕刻味道十足,可谓是无价上品。但因为是出于古代书籍而不是独立的版画,许多藏家都没能留意,而我以相对很低的价钱就拿到了。
这一批收藏品,因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投资门槛,也会迅速形成铁萼府的两套壁垒。一套是鉴赏能力壁垒,一套是购买能力壁垒。
使徒肖像那一张,我凭借美术专业能力与耐心,有幸找到了该版的被临摹版,甚至还找到了被临摹版之前的壁画原版。而之所以能够拿到创世题材木刻那张,也是出于审美感应而非对形式藏品的执着。
所以咱们是藏书府而不是藏画府。
也是缘分使然,当年收藏雕刻书页的时候,还没有完善的藏书铁萼府的构思。而铁萼府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并非是形式上出了几本书,而同是书中内容的大分量。很多人学到的武术,已不知是抄袭与转述了几个版本的铁萼堂武学。
武术学习,其实与古董版画收藏是一样,学习什么样的武术,找寻什么样的老师,如何从纷乱的广告中筛选出值得关注的那一个,其实都是学问。
而找到之后,是否有条件学习?其实也需要问一问自己。不是你想学,别人就一定会教你;也不是你什么时候想学,老师都一定在等你。
这两个事情特别具有教育意义。说白了,就是你怎么对人,人就怎么对你;错过,是自己未能及时把握,及或没有条件拥有。
藏书铁萼府,拳门《理想国》,为什么选择古籍版画来呼应拳门文化?以上是其中一二道理。
关联文章:藏书铁萼府
拳门《辩证法》:《真武百年》厉害在什么地方?欢迎加入铁萼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