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顶流”,非“尔滨”莫属。
看到哈尔滨火出了圈,各地文旅局纷纷坐不住了,开始“搞事情”。
河南文旅2天半狂发75条视频,涨粉两倍;
沈阳文旅派局长上阵,在线截胡“小砂糖橘”;
山东文旅推出“我姓东,大山东”的土味洗脑视频,跟尔滨“遥相呼麦”。
在各地文旅“尔滨贴贴”的玩梗热潮中,我被一缕“美色”吸引。
洛阳文旅派出古装美男在高铁站接驾。
185高大猛男站成一排,身负铠甲,行礼高呼:“神都洛阳恭迎公主殿下回城!”
网友们纷纷留言:
“我也不想去啊,可是他叫我公主诶!”
“尔滨对不起,我要先去洛阳当神都公主了!”
神都公主一下子火爆全网。
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在神都洛阳做一天的盛唐公主都能做些什么吧!
01
进宫请安: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明堂景区
要说神都公主每天早上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梳洗用膳,就是进宫给女皇请安。
那我们进的“宫”,是哪个宫呢?
神都,指的是隋唐洛阳城,是隋唐时期的帝都,最开始叫东京、东都。
武则天改称其为“神都”,意为“神州大地之都”,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年时光。
女皇居于洛阳紫微城,并先后修建了明堂、天堂、集仙殿等宏伟建筑。
公主们要进的“宫”,便是这大名鼎鼎的明堂了。
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又称为“万象神宫”、“通天宫”。
是女皇武则天理政、祭祀、生活的地方,现位于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明堂天堂景区。
据史料记载,明堂建成时高294尺,共有三层,上层立着高1丈的涂金铁凤。
当时洛阳城的百姓都能见到“铁凤入云,金龙隐雾”,“去都百余里外,遥望见之”,十分向往。
于是武则天宴赐群臣,大赦天下,允许百姓入紫微城参观万象神宫。这样慷慨豪情的天子之风,历史上从未见过。
明堂按照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打造,是唐代建筑中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据说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参考了唐代明堂的建筑特点。
距离明堂不远,还有一座天堂。
天堂是武则天的礼佛堂,取意“至高无上之堂”。
据史料记载,天堂高310多米,是世界古代史上最高的建筑,又称“通天塔”、“通天浮屠”。
徐克执导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出现的通天浮屠,就是取材自天堂内部的夹紵大像。
明堂与天堂,在建成7年后曾遭焚毁,女皇举国之力重建,可惜他们最终还是与大唐国运一起,被埋葬在安史之乱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堂与天堂,是现代考古发掘后复原性重建的结果。
虽不能一睹当时的盛景,但从重建的恢弘建筑和遗留的历史文物中,公主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女皇俯瞰天下、唯我独尊的霸气雄心。
“进宫请安”之后,可以顺道去看看紫微城的正南门——应天门。
这里是举办大典、朝会外使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
武则天曾在此登基称帝,公主们可以在此感受一下皇家威仪,替女皇做个“见证”。
进宫请完安,公主们就该出门野一野了,接下来这个去处绝对称得上“人间仙境”。
02
登高望远:老君山
盛唐,尤其是女皇武则天掌权时期,女子的地位颇高,社会民风民俗相对开放。
神都公主自然也不必终日拘在宫中,天气好的时候,最适合公主的户外活动便是登高望远。 洛阳附近最有名的登高之地,是老君山,被成为“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
老君山海拔2217米,因为道教始祖老子李耳曾在此归隐修炼,被公认为是道教源头。
唐朝李氏皇族奉老子为先,推崇道教,于是唐太宗重修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
公主们登高途中,可见老君山独特的“滑脱峰林”地貌,是较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引起的峰林景观。
一个个山峰好像是从山主体中“滑脱”再耸起的,又好像是一只只鲸鱼从海面跃出,十分有趣。
山中另一个“海”更波澜壮阔,那就是中鼎云海,老君山的一大奇观。
云海出现时,放眼望去,山峰隐没在云中,化为暗礁。脚下云层浮动,仿佛真是踏在烟波浩渺的水上,随浪浮沉。
走得累了,可以停在水边,闭目听听溪水奔流的声音。若是走到龙吟阁听一听瀑布回荡在山涧的湍流击石之声,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一路登顶,公主们就能见到三座金顶组成的道观群。太清观香火甚旺,是中原道教朝拜圣地。
转完了道观,还可环绕四周,俯瞰老君山。
要是能赶上日出日落之时,霞光镀满山,金顶愈发璀璨,总有一种圣光加身,超然脱俗之感。
如果是下雪时来,金顶红墙,覆以皑皑白雪,别有一番风味,也是极美。
登高之后,公主们也有些累了,不妨再到“佛教胜地”歇歇脚,接受一下艺术熏陶。
03
领略艺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龙门这个地方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治水最后是凿开了龙门山引伊水入海,才解决了水患,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于此。
这里风景秀丽,佛光山色,被白居易称为“洛都四郊山水之首”。
龙门石窟,又被称为皇家石窟,因为这里的造像大多为皇家贵族打造。
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的容貌仪态雕刻而成的。
大佛高17米,头高4米,光耳朵就有1.9米长,面露神秘微笑,气质雍容大度,被国外游客称为“东方蒙娜丽莎”。
以卢舍那大佛为中心的整组群像,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技艺最精湛的一组群雕,不仅展示了盛唐强大的国力,还蕴含着祥和慈悲之力。
龙门石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日本奈良东大寺的金铜卢舍那佛像,就是依照龙门卢舍那大佛的模样打造的。
除了卢舍那大佛,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洞窟。
如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的万佛洞,书法艺术最高的古阳洞,窟门刻有很多唐代药方的药方洞等。
龙门石窟也是个发愿祈福的好地方,这里佛像众多,自古就是达官贵人发愿造像的圣地。
旁边就是香山寺,武则天曾修葺扩建,但它闻名于世是因为白居易。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住了18年,留恋龙门山水,于是花重金重建香山寺,并在此自号“香山居士”,死后也葬于龙门白园。
让白居易如此留恋的地方,想必一定是块福地。公主们不妨也在这里许下心愿,说不定转头就实现了呢!
04 诵经礼佛:白马寺
说到发愿祈福,还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白马寺。
公主们来洛阳之前,可能已经听说过“马寺钟声”。
在跨年夜、除夕夜,白马寺会在零时撞钟祈福,意在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的幸福与安乐,每年会吸引很多外国游客特地赶来参加。
这倒不是外国人没见过世面,而是因为白马寺在国际上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方寺庙”,后来又将佛法传到中国其他地方,日本、朝鲜、东南亚,乃至一些欧美国家。
这些国家奉白马寺为佛教源头,先后出资在此建造佛殿,所以白马寺成为了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公主们一天之内就能领略四国佛殿风光,这可是当年的神都公主不敢想的事情。
白马寺保存下来的碑刻上,都有“祖庭”和“释源”的字样。
“祖庭”指祖师的庭院,而“释源”则指释教,也就是佛教,发源的地方。
白马寺还拥有中国第一座舍利塔齐云塔,译出过中国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出过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僧人朱士行。
这里是距离“佛法”最近的地方,公主们除了能了解很多佛教的历史和传承,还可以在“祖师的庭院”虔诚祈愿,或者去许愿井投下一枚硬币,图个吉利和平安。
05 博古通今:洛阳博物馆
作为神都的公主,天之骄女,自然应当勤奋好学,博古通今。
要了解神都的历史、盛唐的过去,公主们可以移驾洛阳博物馆参观学习。
洛阳博物馆建于1958年,坐落于洛阳市的中轴线上,外形如大鼎,寓意“鼎立天下”。
博物馆前方,有一座仿照武周时期“天枢”而建的观光塔。
“天枢”是武则天纪功柱,代表着武周帝国的国际地位,是万国来贺、世界之首的见证。虽非原址重建,也十分恢宏壮丽。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博物馆的馆藏是非常丰富且豪华的。
除了讲述洛阳历史的“河洛文明”展、展出馆藏精选珍品的“珍宝展”等,馆中特设反映唐代文化和艺术的“汉唐陶俑展”和“唐三彩展”等专题展览。
唐三彩是一种唐代流行的多彩低温釉陶器,因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而得名。
在前人单彩技艺的基础上,唐朝工匠创新打造出多彩釉陶作品,更加色彩丰富、瑰丽夺目。
洛阳唐三彩更是优中之优,代表了唐代陶瓷发展的最高水平。
这些唐三彩多产于武则天至玄宗的盛唐时期,以三彩女俑、三彩骆驼最为闻名,反映出当时包罗万象、开放多元的盛唐风气。
除了唐三彩,还有许多珍贵馆藏值得一看。
彩绘陶马与驯马俑:
@ Javin什么都不会
网红文物——三轮铜鸠车:
石辟邪:
泥塑佛面像:
白玉杯:
三层金丝楠木塔:
不知不觉,已是华灯初上。
作为神都公主,大家度过了快乐又充实的一天。
其实,洛阳还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没来得及介绍。
但是没关系,我在神都洛阳随时恭迎各位公主回城!
- END -
作者 | 吴漉知
编辑&排版|向晚晚
其他精彩:
被誉为“江南第一城”,最醉人的不是小桥流水,不是园林古镇,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