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不活了!贵州“折耳根”勇闯哈尔滨,吓得贵州茅台连夜关评论区,小朋友们却彻底玩嗨了


这个冬天,我又出发啦。
这次的目的地是这个冬天最火的哈尔滨。
哈尔滨除了美轮美奂的冰雪世界吸引我,还有就是它如何从哈尔滨变成尔滨的,我要亲自去见识一下。

去了才知道,大家只知道哈尔滨火了。
却不知,在这爆火的背后,是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为之一年的准备。
网友在评论区不满意什么,他们就改进什么,一切根据大家的需要来。
有人说,在索菲亚教堂拍照的时候少了点氛围感,要是有个月亮就好了,于是工作人员立马行动起来,弄了个大大的人造月亮挂在教堂外。

有人说,东北的天真是太冷了,把人给冻得,于是工作人员立马搭建了好多小暖房子。
有人说,好想吃东北的冻梨,但是真不知道该咋吃,于是工作人员立马将冻梨做成了水果摆盘,方便大家食用……

不管是官方还是市民,他们都在实力宠游客,就像去年春天的淄博一样,哈尔滨不火都难。

哈尔滨的爆火吸引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众多南方的游客纷纷来到哈尔滨游玩,网友们亲切的称他们为“南方小土豆”。
紧接着,南方的小朋友们也加入了游玩哈尔滨的行列,网友更是给这些游学的小朋友们起了有趣的名字,比如广西“小砂糖橘”、贵州“小折耳根”、四川“小熊猫”……
刚刚送走了广西“小砂糖橘”,哈尔滨又迎来了贵州的“小折耳根”,这批“小折耳根”们勇闯哈尔滨,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01 “折耳根”与“茅台”之争
贵州的小朋友还没出发,他们究竟叫什么名字,就引发了一波争议。
很多人叫他们“小折耳根”,毕竟折耳根是贵州人民的心头爱,他们从刚学会吃饭就开始吃折耳根。
贵州人甚至在童谣里唱道:“折耳根,遍坡生,我是瓜婆的外孙;瓜婆从我门前过,折耳根就是我的故人。”
这样看来小朋友们叫“小折耳根”也没有错,但有“好事”的网友就不同意了,
但是有好事的网友提出,折耳根不仅在贵州有,在云南、四川也酷爱折耳根,折耳根不是贵州的专属,所有贵州的小朋友“小折耳根”,不太准确。
但贵州有一样东西,别的地方都没有,那就是大名鼎鼎茅台,所以贵州的小朋友应该叫“小茅台”。

此话一出,贵州文旅局不敢回应了,贵州茅台更是不敢吭声。
要知道,在广西“小砂糖橘”离开的时候,广西文旅局可是送了200吨的广西砂糖橘,免费送给了哈尔滨。
以此推算下去,如果是贵州小朋友叫“小茅台”,那贵州茅台公司岂不要哭晕在厕所里,不敢想,不敢想......吓得贵州茅台连夜关闭了评论区。

索性直接让贵州的娃娃”们,一人手提一篮子折耳根,连人带行李,一起送到哈尔滨去,这样贵州“小折耳根”,也就名正言顺起来了。
不过还是有网友一再强调,不要忘记,贵州“小折耳根”,大名是:茅台殿下!

贵州“小折耳根”们一到哈尔滨机场,工作人员马上就给他们送上了见面礼,他们把提前准备好的东北特色的老虎帽、花棉袄、棉背心给孩子们穿上,以防“小折耳根”们被冻到。
工作人员更是人手一个“小折耳根”,开启了“带娃”模式。
但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小插曲,急坏了吃瓜网友。

贵州“小折耳根”们原本一共来了9个,其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7岁。
但是哈尔滨的工作人员却只接到了8个小朋友,大家纷纷在镜头前开启了“数娃”模式,数来数去确实少了一个。
这最后一个“小殿下”到底去哪里了呢?这可急坏了网友们。
最终发现一切只是虚惊一场,原来是上一趟航班没位置了,最后一位“小折耳根”只好自己一个人坐下一趟航班了。

工作人员在接到最后一位“小折耳根”后,也长舒一口气。
“小可爱”也坐在大巴车上,隔着镜头奶声奶气地跟网友打招呼:“大家好,我就是最后一位‘小折耳根’。”
但折耳根和茅台之争还在继续,贵州文旅最后如何回应,就让我们翘首以盼吧,不知道哈尔滨人民过年能不能喝上茅台。
02 冰雪中的童话世界:伏尔加庄园
“小折耳根”们的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哈尔滨近郊的伏尔加庄园。

“小折耳根”们坐在大巴车上赶路时,入目皆是雪景,他们异常兴奋,激动地大喊:“李(你)看辣(那)个雪人。”
小朋友们穿着东北的花棉袄,一开口却是典型的贵州口音,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跟随着“小折耳根”们的步伐,我们来到了伏尔加庄园,这个冰雪中的童话世界。
伏尔加庄园是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庄园,庄园内四十多座建筑,充满着浓浓的异域风情,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现场。

这里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地方就是城堡雪圈,从彼得洛夫艺术宫5楼直通察里津诺城堡,这是中国首创的城堡雪圈。
自上而下300米,让人体验到了什么是冰雪世界的速度与激情。

庄园里还有一座圣尼古拉大教堂,教堂内庄严宏伟。再配上相应的音乐,生命的神圣感不由而来。
即使是不信神明的人,也会被感动落泪。

而庄园里最浪漫的项目要数马拉爬犁里,一人一马,带着你转遍整个庄园,你会经过帆船,经过灯塔,经过一堆堆“城堡”......
一瞬间,好像不知道要去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正通往美好!

这里面还有大家熟悉的俄罗斯套娃,它的背后有着一段非常感人的小事故。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妹生活在一起,有一天妹妹不小心走丢了,哥哥就开启了寻找妹妹的征程。
每到一个地方,他就会做一个与妹妹相似的套娃,询问当地人有没有见过妹妹。随着时间的流逝,妹妹也长大了,哥哥做的套娃也越来越大。
最终哥哥找到了妹妹,兄妹两人终于团聚,哥哥将所有的套娃全部送给了妹妹。

在伏尔加庄园里,每个人都可以亲手制作一个套娃。
这个庄园犹如一个童话世界,好看又好玩,但让网友不理解的是,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以前都不宣传呢?
网友们恨铁不成钢地直呼:尔滨,你糊涂啊。
“小折耳根”们直接在这个冰雪世界里玩疯了。
他们乘坐马拉爬犁绕着庄园转了一圈,遍览庄园美景;
也与庄园的大雪人"俄罗斯套娃"合影,化身冰雪世界的王子和公主;
更是看了俄罗斯歌舞,现场体会了俄罗斯的艺术文化……

孩子们梦中的城堡和童话世界,在哈尔滨的伏尔加庄园实现了。
03 通往雪乡的必经之路:二浪河景区
雪乡,曾经因为是综艺《爸爸去哪儿》的取景地大火,其壮观的雪景令无数游客心驰神往。
但过度的商业化也让雪乡在无形之中丧失了某种风味,特别是拥挤的人流,价格昂贵的民宿,都在一定程度上劝退了不少人。

但距离雪乡40公里二浪河景区,却成了雪乡的“平替”。“小折耳根”的第二站,也选在了这里。
二浪河景区是东北的一个小村落,放眼望去,这里雪并没有雪乡的厚,但是好在人流量并不多。
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商业化设施,民宿的价格也足够便宜,如果来赏雪,那么这里足够了。
大雪覆盖着整个村落,树木、屋顶、地面,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安静神秘的氛围感,扑面而来。

在这里,人好像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让人短暂地忘却了自己是外地来的的游客,只是沉浸在这美丽的雪景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如果开车走在周边的公路上,你还能欣赏到“林海雪原”等壮观景象。
“小折耳根”们个个拿着小桶,在二浪河景区厚厚的积雪里“挖呀挖呀挖”,挖出一个大洞,把摄影师不小心“埋”在了里面。

他们在人们从未踏足过的雪里翻滚、打雪仗,欢声笑语,引得无数网友羡慕至极,他们恨不得爬进屏幕里和“小折耳根”们一起玩玩雪。
童年的这趟“冰雪之行”,等这帮“小折耳根长大后再回忆起来,一定也会嘴角上扬。
04
大庆文旅局局长亲自迎接,网友:贵宾级待遇
“小折耳根”们下一站是大庆。
他们的到来,大庆上上下下都很重视,甚至大庆的文旅局局长亲自前来迎接。
不过“小折耳根”们才不管谁来迎接,他们只管玩雪。
被晾在一边的局长,只好拿出包中的玩偶来吸引他们的注意。

来到大庆以后,“小折耳根”们直接入住9号院,这是大庆的国宾楼,“小折耳根”们享受的可是贵宾级待遇。
不仅如此,大庆更是派出了“小油娃”,和“小折耳根”一对一交朋友。
孩子们最能玩到一起了,他们互送礼品,互相分享自己的趣事,手拉手一起进行了接下来的游学旅程。

孩子们先是参观了大庆石油馆。
大庆石油馆是从上海世博会石油馆,原汁原味地迁移到大庆的,是大庆市的地标性建筑。
馆内展示了石油的开采和炼制过程,让小朋友们对石油文化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石油制成的各种产品罗列在大家的眼前,我们用的塑料、穿的衣服,甚至洗面奶、洗发水等都是石油的衍生品,石油与我们的生活早已密不可分。
长长的照片墙走廊展示了大庆的发展历史,“宁肯少活20年,拼命拿下大油田”,是每一位大庆人从小种在心里的座右铭。

在这里孩子们了解到了深刻的石油文化,增长了见识,同时他们与工作人员积极互动,表达了自己的梦想。
之后,小朋友们游学了大庆航空救援支队,他们还被消防员叔叔抱着体验了一把“蜘蛛侠”的感觉。

回到哈尔滨之后,“小折耳根”们畅游了龙塔。
龙塔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塔高336米,也是亚洲著名的高钢塔。

龙塔内不仅有黑龙江各地风景的画面展,还有3D艺术馆,4D动感影院等现代科技体验。
登顶龙塔,还可以360度俯瞰城市景观,“小折耳根”们在186米的云上餐厅吃了俄餐,网友羡慕的眼泪从嘴角流了下来。
也有网友直接灵魂发问:“大折耳根可以去吗?”羡慕早已经说累了。

写在最后
贵州“小折耳根”们的哈尔滨游学,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见识到了冰雪世界下的异域风情。
这段旅程,在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中,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希望有更多地方的小朋友去哈尔滨研学,哈尔滨的“小冻梨”们也去祖国其他地方看一看。
希望这种良性循环能够多一些,也希望更多的城市开发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下一个“爆款”。
—本文完— 
作者|樱桃
责编&排版|向晚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