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分了!这分明是店大欺客嘛!”
这两天,“宝马涨价,拒不交车”的传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全国多地的宝马准车主相继爆料:自己6月以优惠价格订购的宝马车(有的连车架号都有了),却疑似因为涨价,被4S店告知无法提车。
一些准车主,甚至还被4S店暗示加价才能提车,他们现在已经在打各种电话投诉了。
付了定金却被临时告知无法按时提车的准车主还有不少,他们或强硬坚持维权,或无奈选择退定金,总之闹得挺不愉快的。
船长小小的眼睛充满了大大的疑惑:不是……这什么情况啊?卖出去的车就像泼出去的水,哪里有收回去的道理?
难道宝马是“活不起”了吗?还是说这只是4S店个别员工的个人行为?
宝马表示:涉及的案例均是个案,且每一个案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他们在积极与相关经销商沟通。
船长给大家翻译一下,宝马的意思应该是:这事跟我没关系哈,都是经销商的干的,而且我们已经在帮忙处理了。
但实际上,这大概率与“宝马将退出价格战”脱不了关系。
7月11日,博主 @孙少军09透露称,因为价格战导致门店亏损严重,宝马7月将会开始降量保价。
面对网上的“退出价格战”传闻,宝马中国的回应是:下半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
船长合理认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没错,我们不打算继续“卷价格”了!”
虽然宝马并没有明说要把价格涨回来(毕竟人家之前也没说自己要降价,那不是经销商自己非要搞优惠活动么,狗头.jpg),但实际上,4S店销售人员给出的报价,已经比上个月高出了不少。
船长:哦豁,我的豪车梦碎了……
一个月前,不到18万软妹币就能拿下一台宝马i3,比雷总的保时米(小米SU7)还便宜,可现在,你花21万元都未必能搞到一台宝马i3。
图源:BMW中国官网
据北京一家宝马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全系车型价格都在回升,从这周开始涨的,涨幅在3-5万不等。
这让一帮原本还在观望的网友心都凉了,本想等宝马的价格再降一波后直接拿下,谁成想这么快又涨了回去。
好嘛,这下彻底不用买了……
史无前例大降价,还是没卖出去?
今年6月,宝马i3、i5等纯电车型突然大幅降价。
官方售价35.39万元起的宝马i3,最高直降18万,几乎可以用“价格腰斩”来形容。
船长:好家伙,一台车便宜18万?四舍五入等于亏了一台小米汽车啊!(小米:完了,我成计价单位了)
此外,i5车型的优惠力度也达到了14万左右,标配版优惠下来的价格不到30万元。
宝马突然“狠砍了自己一刀”,莫不是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真把他给打“傻”了,所以直接“破罐子破摔”了?
大家都知道,今年上半年的电车价格战简直可以用“残暴”来形容。据统计,今年1-5月,有56款电动车降价,而2023年全年的降价车型累计为70款。
图源:央视财经
新能源汽车卷到这种程度,销量自然不会难看。
以“卷王”比亚迪为例,其上半年销量为161.3万辆,同比增长28.46%;身居其后的理想汽车,上半年销量18.9万辆,同比增长36%;此外,不少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上半年销量同期增幅,也都较高。
图源:中国汽车报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新势力车企这边打得“血流成河”,战火自然也烧到了豪车品牌的身上。
BBA(奔驰、宝马、奥迪)这下,是真的彻底坐不住了。
本来就不太卖得动了,新势力车企还要用价格战来抢生意,这样搞说不定以后真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残羹剩饭”了?
那咋办呢?跟着降价呗!
除了上面说的宝马,奔驰、奥迪的降价力度,也是诚意满满。
奔驰EQE目前优惠达到16万元左右,A180L裸车价仅为15.95万元;奥迪Q2L最高优惠10.18万元,奥迪 A4L也只要19万元起就能拿下。(注:此定价来自部分经销商,非官方定价)
就在前两天,船长还刷到了某奔驰4S店“买一送一”的消息,好家伙,这下真变成“批发市场”了……
十几万元的BBA、三四十万元的新势力,这场面要放在去年,船长多半不敢相信。
难怪网友调侃:“以前,没钱买BBA;现在没钱,买BBA。”
然而,都这么“卷”了,车还是没卖出去。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宝马4S店销量并未因大幅降价而回暖,不少门店仍旧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奔驰、奥迪也陷入了卖不出就降价,销量下滑再降价的恶性循环中。
这样一看,价格战打了还不如不打。
无休止的价格战,没有出路
最先回过神的是宝马,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这出“涨价”“欺客”的戏码。
原本宝马降价是为了“以价保量”,结果现在价没保住,量也没保住,损失了大笔利润不说,连品牌形象也被大大地影响了。
至于为啥连降价都卖不出去,这也很好理解,很多消费者都是“买涨不买跌”,看到这车总是降价,自然会担心这车是不是不保值?
像特斯拉就总在涨价、降价之间“反复横跳”,可把一帮特斯拉车主气得够呛。
特斯拉降价遭车主联名抵制
再说了,你原来卖三四十万的车,现在打5折也能卖,是不是说明你品牌溢价严重呢?这样一想,大家就更不愿意买BBA了。
所以啊,琢磨过味儿来的宝马紧急喊停:不对,这价格战不能再继续打了,赶快及时止损!
另外据终端市场消息,包括奔驰、奥迪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也纷纷跟进结束“降价保份额”策略。
这意味着,BBA即将全面退出“价格战”。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表示:“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从目前的情况不难判断,中国汽车行业的这场“内卷”,短时间内很难结束。
图源:理想汽车官网
BBA作为传统豪车品牌,虽然在燃油车时代是绝对的王者,但在电车领域,BBA已然被不少新势力车企落下了。
尽管BBA通过推出电车、降价促销等方式努力追赶,但许多国内消费者在选购电车时,还是会优先考虑一众新势力车企。
所以,BBA“打不过就跑”的操作不失为上策,毕竟要是真像网友吐槽的那样,“在卷价格和卷技术之间选择了卷铺盖”,就得不偿失了。
在一个多月前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还说过:“无休止的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
虽然咱消费者乐意看车企不断“降价”,但车企也明白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靠降价也不是长久之计。在这场硝烟弥漫的价格战中,没有人会是永远的赢家。
不过话说回来,BBA这波操作,已然让部分中国消费者对其“豪车滤镜”破灭,这对国产豪车来说,或许是一个机会。
咱们且看未来的豪车格局,会如何变化吧!
参考资料:
1.《汽车价格战,今年更凶猛》中国新闻周刊 2024
2.《下周还要涨?奔驰、奥迪集体涨价!》凤凰网财经 2024
商务合作微信:cdmm8899